破除“指数牛”质疑,A股数据说话,散户咋盈利?

最近A股天天被喊“牛市来了”,但我身边好多朋友吐槽,“指数蹭蹭涨,我账户咋没动静?这怕不是‘指数牛’骗人的吧”?

一开始我也跟着犯嘀咕,直到翻了市场数据才明白,不是牛市假,是咱们普通投资者没找对跟市场同步的法子。

有人说“没赚到钱就不算牛市”,这话真有点太主观了,判断牛市又不是看个人盈亏,得看全球通用的标准,主要指数涨了多少、涨了多久。

从年初到9月24号收盘,上证指数、沪深300这些大盘指数都涨了不少,创业板指更是涨得猛,科创50也不甘落后。

要是从4月8号那波强势上涨开始算,这五个多月里,指数涨得更夸张,上证指数和沪深300都涨超两成,创业板指直接飙了七成多。

对比同期的美股、港股,A股这波劲儿确实足,说“牛市”真不是吹的。

为啥牛市真来了,好多人却没赚到钱?我琢磨了下,核心还是咱们普通投资者跟机构比,先天没优势。

咱们要上班要照顾家庭,哪有那么多时间天天盯盘、研究财报?而且炒股要技术、要经验,还得能控制住“追涨杀跌”的情绪,这些咱大多不擅长。

本来想自己选几只股票搏一把,后来发现每回牛市都这样,能跑赢大盘的散户没几个,反而好多人因为频繁交易,手续费都花了不少,最后还亏了钱。

为啥指数基金比自己炒股靠谱?

其实应对这种情况,有个简单的法子,选指数基金。

我查过基金业协会的数据,长期能跑赢大盘的散户连两成都不到,但指数基金不一样,它跟着指数走,比如沪深300ETF、科创50ETF,这波行情里涨得都不错,比大多数散户自己炒赚得多。

而且指数基金还不用操心选股,一篮子股票分散风险,不怕踩中个股“雷区”,手续费也比主动型基金低不少。

像保守点的朋友,选上证50、沪深300这类大盘指数基金就行,稳当,想多赚点收益的,创业板、科创50的指数基金更适合,毕竟这波高科技板块涨得最猛。

要是怕一次性买入风险高,还能定投,每个月固定投点钱,平摊成本,就算市场波动也不用慌。

对咱们没时间没精力的普通人来说,这比自己瞎炒股明智多了,当然,光知道选指数基金还不够,得明白这波牛市是谁在推。

其实现在A股主要是机构资金说了算,基金、“国家队”这些大资金是主力。

市场调整的时候,“中特估”板块总能稳住盘面,等市场自主上涨了,创业板、科创50这些高科技板块就成了领涨的“领头羊”。

咱们要是能跟着这个节奏走,赚钱的概率肯定大。

就像之前“中特估”板块,因为国资委推动央企价值重估,就算3、4月市场调整,它也没跌多少,后来高科技板块起来,因为有人工智能、半导体的政策扶持,创业板指直接涨疯了。

这就是机构资金的逻辑,跟着政策走、跟着基本面走,咱们普通投资者跟着这个方向调仓,总比自己瞎琢磨强。

普通投资者该怎么抓牛市机会?

现在市场还有个明显特点,就是“二八现象”,少数板块涨得好,大多数股票没动静。

主线赛道很清晰,AI、半导体、机器人这些板块表现最突出,未来低空经济、量子科技、卫星互联网也被普遍看好,在这些赛道里选标的,胜率相对更高。

要是怕追高,新能源板块也可以看看,之前新能源估值太高,好多人不敢买,现在有了国家反内卷政策,产能调控住了,不少企业库存降了,股价也开始反弹。

对“恐高”的朋友来说,布局这类有政策支持、能困境反转的板块,也是个不错的选择,现在A股牛市趋势挺明确的,别再纠结“指数牛”公不公平了。

与其抱怨市场没让自己赚钱,不如改改过去“自己炒股”的老习惯。

要是没时间,就定投指数基金,要是想选板块,就盯着机构重仓、政策支持的主线,要是怕风险,就等新能源这类板块的调整机会。

牛市不是每个人都能躺着赚钱,但选对方法就能抓住机会。

未来政策还会继续支持高科技和实体经济,A股的红利还会释放,只要咱们别瞎操作,根据自己的情况选对策略,肯定能分到牛市的“蛋糕”。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7

标签:财经   散户   指数   牛市   板块   基金   市场   高科技   政策   投资者   新能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