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行之瑞丽:边境线上的繁华与沉寂

最美人间四月天,我们来到中缅边境的小城~瑞丽。

这座边境小城曾因翡翠贸易而繁荣,却也因疫情和战火而历经沧桑。

瑞丽给我的初步映像是沿街到处可见的菠萝蜜,和列队整齐划一的高大如水泥柱子的大王椰。

累累硕果的菠萝蜜

导游说到七八月份,菠萝蜜成熟的季节,行人都会被“果熟自然落”的果子砸着,随便捡着就能到饱。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在七八月份来,免费吃菠萝蜜。

列队整齐的大王椰


一寨两国——边界线上的和谐共生

瑞丽的第一站是一寨两国景区。这里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因中缅71号界碑将傣族村寨一分为二而得名——中方一侧叫银井,缅方一侧叫芒秀。

踏入景区,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条几乎看不见的国境线。它可能是一条水沟、一道竹篱,甚至是一道田埂。


铁围墙外面,缅甸一边好些个缅甸女人在向中国游客兜售中华烟,云烟和一些缅甸特产,操着生硬的汉语,用手指比划着谈价钱,生意似乎还不错。

导游告诉我们,这里常有"中国的瓜藤爬到缅甸结瓜,缅甸的母鸡跑到中国下蛋"的趣事。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荡两国"秋千——坐在上面轻轻一荡,就能"出国"到缅甸,虽然现在因为疫情和战火,秋千再荡多高,也只能荡到高高筑起的铁围栏上,因为曾经的一秋荡两国的说法,游客也纷纷排队打卡。

银井村里,中缅两国的边民同饮一井水,同赶一场集,语言相通,习俗相近。

同饮一井水

更让我惊讶的是,许多缅甸芒秀村的孩子每天背着书包,跨过国境到中国一侧的银井小学读书,放学后再返回缅甸。

这种独特的跨境生活,在世界上恐怕也极为罕见。

按导游说的线路,我们看到了这个景点唯一值得打卡一看的71号界碑,因为除了这个界碑是真的,其他的都是仿造的缅甸、老挝的建筑。

中缅街是纯粹的商业街,但似乎店家比客人多。

姐告国门珠宝城——翡翠之城的陨落

离开一寨两国,我前往瑞丽最著名的姐告国门。

天公不作美,我们一下车,就有雨点噼里啪啦落下来,赶紧跟随着人流到姐告国门前拍张照打个卡,国门上面写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瑞丽口岸”,并非“姐告国门”,这个我喜欢的傣族语的名字。

“姐告”这里曾是全国最大的玉石交易市场之一,疫情前每天人潮涌动,翡翠商人络绎不绝。

然而,当我真正站在姐告玉石城前时,眼前的景象却让我心情复杂。

2020年疫情爆发后,瑞丽口岸关闭了1012天,姐告玉城多次停摆,许多玉石商人被迫离开,转战广东四会、揭阳或云南腾冲。

尽管2023年国门重新开放,但战火纷飞的缅北局势让翡翠原料运输受阻,市场至今未能恢复往日的繁荣。

我在珠宝城里遇到了来自黑龙江的玉石商人,他的柜台前几乎没有顾客。"以前这里一铺难求,现在免租一年都没几个人回来。"他苦笑着说。

另一位缅甸华侨刘老板告诉我,他的妹妹在缅甸做翡翠直播,但战事让物流几乎瘫痪,"现在只能卖存货"。

战火下的边境生活:一墙之隔,两个世界

瑞丽与缅甸木姐仅一墙之隔,但两边的境况天差地别。

在瑞丽口岸,我看到不少缅甸人带着行李等待入境,其中看到一个十岁左右的女孩和她的家人正举着牌子寻求中国亲戚的庇护。对面在打仗,逃离战乱是她们最盼望的。

网约车司机易师傅告诉我,从他家的小院就能看到缅甸山头的炮火。"但我们这边很安全,没什么可怕的。"他的语气里带着庆幸。这种强烈的对比,让我深刻体会到和平的珍贵。

瑞丽的等待与希望

傍晚,我漫步在瑞丽的街头。这座城市依然充满活力,中缅友谊街上,缅甸商贩叫卖着牛肉罐头和鱼罐头;口岸旁,小推车满载着蔬菜、鸡蛋等待通关。尽管战火影响了翡翠贸易,但边民们的生活仍在继续。

一寨两国的和谐共生,和平友爱的爱情生活才是中缅两国人民的共同期盼吧!

这座城市像一位历经沧桑的旅人,既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又期待着未来的复苏。或许,当缅北战火平息,翡翠之路重新畅通时,瑞丽会再次闪耀它的光芒。

在这里,我看到了"一寨两国"的奇观,也目睹了姐告国门珠宝城的落寞,这座城市的兴衰故事,远比我想象的更加复杂。

还是发一张“一塔佑两国”的佛塔照片,祈求缅北战火早日停歇,祈愿瑞丽这个边境城市早日重回往日的繁花鼎盛吧!

2025年4月25日,记于瑞丽。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4

标签:旅游   瑞丽   云南   边境   沉寂   繁华   缅甸   国门   翡翠   战火   菠萝蜜   界碑   疫情   口岸   玉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