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中美两国围绕着芯片领域的角力是双方较量的核心,在美国向荷兰ASML施加以巨大的政治压力之后,中国难以进口更加先进的高精度光刻机,不得已开启了极其艰难的国产化之路。
与此同时,中国国内的芯片制造企业也将重心进行转移,聚焦在制造成本更低,技术难度不是那么高的中低端芯片上,在产能上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突破。
在这一大背景之下,一些西方国家的媒体,居然还向美国方面发出警告深圳如果不阻止中国在中低端芯片上取得优势地位,那么美国就会面临巨大的损失,实在令人感到匪夷所思。
中国低端芯片让西方国家如临大敌?
英国金融时报在10月3日的报道当中,刊登了由美国胡佛研究所研究员麦克•库肯所撰写的一篇文章,在内容中直接将矛头对准了中国现阶段的低端半导体产业。
作者认为,目前美国高度关注尖端AI半导体芯片,但中国却在逐渐“下沉”,在基础芯片市场上实现垄断,因为从数据上来看,中国在基础芯片上的产能已经占据了全球产能的40%,并在2030年前后还会进一步扩大。因此,库肯向美国发出呼吁,要求白宫贸易办公室迅速结束针对中国低端出口型芯片的301调查,果断实施反制措施,如果错过了这一个巨大的时间窗口,那么所产生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到时候,无论是美国生产的汽车,医疗设备,还是用于军事的导弹,都会成为中国将“美国的优势转化为自身筹码的工具”。特别是在军事领域上,美国的“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F16战机,以及“标枪”反坦克导弹都高度依赖此类基础性芯片,放弃美国在国家层面上对于基础芯片的管控,几乎等于把美国的军火库让给外人。
在这一大前提下,如果对手掌握了最为基础的“开关”芯片,那在先进芯片上的任何成果都将毫无实际意义,这也是他呼吁美国政府尽快出手的“立足点”。
背后体现出了什么样的客观现实?
实际上,在当今全球化自由市场的大背景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垄断全产业链,因为这涉及到了最为基本的地缘政策,无论是原材料的开采,二次加工,乃至运输,都涉及到了最为根本的地理环境和国家实力限制。
而中国之所以能在低端市场站稳脚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自身就是一个制造业大国,有着良好的工业基础,所以才可以迅速转向制造“基础芯片”,并在极短的时间内占据市场主导地位,这不是什么阴谋诡计,而是市场的自由调节能力。
正如美国专家所说,美国政府固然可以对中国启动301调查,但这种逆市场化的行为,对全球供应链的破坏反而更加巨大,完全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更新时间:2025-10-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