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A股走出了一波令人眼前一亮的“深V”行情。
早盘受海外市场波动影响,三大指数集体低开,不少人应该都心头一紧。
但随后市场稳步回升,最终全线收红:沪指涨0.23%,深成指涨0.37%,创业板指更是大涨1.03%。

成交额缩量,不到2万亿,但交投依然活跃。
从开盘仅300多只个股上涨,到收盘近3400家飘红,这场反弹不仅修复了指数,更修复了信心。
那么问题来了:面对同样的低开,为什么有人选择观望甚至离场,而另一些人却果断出手?
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我们拉长来看,今年以来,A股多次在外部扰动下低开,但多数情况下都能快速修复。
比如10月13日那次,早盘大幅低开后全天震荡走强,最终翻红。
再往前就是9月中旬,7月底,都有出现这样类型的行情。
这种反复出现的模式,逐渐被短线资金所认可,那就是低开不空,反而可能关注反弹点。
所以昨晚海外市场的调整,特别是科技方向出现明显回调,但是大家要知道,美股7大AI巨头今年都持续在创新高。
另外就是开盘日韩大跌也给市场人气带来一定影响。
但是回到A股,整体环境相对稳定,而且外围大跌的影响对A股并无大影响。
换句话说,早盘的低开,情绪成分大于实质风险。
一旦情绪释放完毕,资金可能自然回流。
复盘下来,很多人担心反弹靠权重股硬拉,但数据直接反馈出来,今天真正推动市场回暖的,是电网设备、电池、光伏、算力硬件、半导体等方向的核心标的。

看似分散,实则指向同一逻辑:新型电力系统与AI算力基建的双轮驱动。
电网设备大涨,源于多地冬季保供压力上升+特高压项目加速落地;
电池与光伏反弹,受益于海外储能需求超预期+国内大基地项目并网提速;
算力硬件走强,则与国产AI芯片交付放量、数据中心PUE(能耗效率)监管趋严直接相关。
这些不是短期炒作,而是产业订单、政策落地与盈利预期的共振。
以光伏为例,10月以来组件出口环比增长超20%,硅料价格止跌企稳,行业已进入“去库存尾声+需求回升”阶段。

更值得关注的是,此前连续回调的券商板块也在今日止跌回升。
事实上,当前券商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中低位,而行业正持续推进业务结构优化。

目前板块整体市净率约1.5倍,处于近五年30%分位,而头部公司2024年净利润增速普遍在10%–15%之间。估值与成长性的错配,或许正在创造中长期配置价值。
这种变化虽不显眼,却可能带来长期价值重估的机会。
当市场不再只盯着“行情贝塔”,而是开始关注“业务阿尔法”,行业的投资逻辑也在悄然进化。
每一次市场大幅波动,都是对市场资金心态和判断力的考验。
有人看到下跌就恐慌,有人却在低开中看到错杀的机会。
区别不在信息多少,而在是否理解市场的运行逻辑。
而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不是预测明天涨跌,而是建立一套能在波动中保持清醒的思维框架。
毕竟,真正的机会,可能出现在大多数人犹豫的时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学术研讨。
如果觉得资料有用,希望各位能够多多支持,您一次点赞、一次转发、随手分享,都是笔者坚持的动力~
更新时间:2025-11-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