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曹萍
2025年,恰逢郑州商城遗址发现七十周年。这座距今约3600年的商代第一座都城遗址,历经数代考古人薪火相传的发掘与研究,不断刷新世界对中国早期文明的认知。9月29日晚,“国宝回家乡——纪念郑州商城发现70周年考古新发现展”在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盛大启幕。四件明星商代青铜重器在“商城之心”实现历史性团聚,还有近500件新发现文物集体亮相,再现巍巍亳都的恢弘气象与灿烂文明。
盛大开幕:跨越三千六百年的文明接力
晚上七点整,一场古今交融的文化盛宴拉开了展览的序幕。此刻,沉睡千年的华夏古乐在商城遗址上空苏醒,骨笛陶埙与钟鼓磬瑟和鸣,共同奏响一曲震撼人心的《商颂·玄鸟》,带领现场众人聆听源自城市根脉之处的深沉回响。曲毕,豫剧的锣鼓声铿锵响起,以传统艺术的蓬勃生命力赢得满堂喝彩。随后,一群少年们朝气登场,他们用充满张力的肢体语言“书写”甲骨文字,用跨越国界的舞蹈律动激活古老文明,将商汤桑林祈雨故事背后朴素的民本位思想,通过潮流具象的时代转译,跃然于舞台之上。从上古的悠远乐声到当下的创新活力,这场跨越三千六百年的文明接力,见证着商都文脉奔涌向前,绵延不绝。
国宝团聚:四大青铜重器世纪同框
这是一场期盼已久的团聚,也是一次华夏文明根脉的深度溯源。此次展览将郑州商城丰硕考古成果汇聚一堂,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杜岭一号、二号方鼎分离数十载后,首次在出土地郑州聚首。杜岭一号方鼎作为迄今发现的商代早期最大青铜器,它的出土震惊世人,是商代早期青铜铸造技术的巅峰之作,更是郑州商城作为商代王都的有力佐证。与“杜岭兄弟”一同亮相的,还有郑州向阳回族食品厂窖藏坑出土的两件珍贵方鼎。今天,在这座集中展示早商文明的专题文化空间,四尊国之重器深情对望,每一位观者都能透过器身的古老纹样,感受华夏文明清晰而有力的脉搏。
成果璀璨:近500件新发现文物集体亮相
此次展览何以成为全城焦点?答案深植于这座城市最厚重的文明土壤之中。郑州商城这座“最早的大邑商”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不可或缺的关键地标。这片土地历经战国、唐、宋、元、明、清等朝代,城址不移,文脉不断,人脉不息,始终是古都郑州蓬勃跳动的“心脏”所在。此次展览聚焦新时代郑州商城考古新发现,展出近500件新发现文物,贯穿城市营造、文字、礼制、祭祀与文化等主题。展出文物横跨年代之久、器物品类之丰、覆盖范围之广、文明内涵之深令人瞩目,其中大部分是首次与观众见面。走进展厅,观众脚下正是连绵三千六百年的商城遗址,历史不再遥远,文明触手可及。
当城市向上生长,考古向下追寻,一张巨型考古拼图正逐步连接缀合,让绵延至今的文明根脉成就现代都市的魅力,成为每一位华夏儿女的“底气”。2025年9月30日至2026年1月5日,走进“商城之心”,在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看一场展览,读懂一座城。
更新时间:2025-10-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