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期中考完,看着成绩单我半天说不出话来,说重了怕打击他的自信心,轻描淡写又怕他不当回事,真是左右为难!”每到考试季,这样的问题困扰着不少家长。
11月15日下午,宁波晚报粉丝节“记”上“鑫”头主题论坛走进宁波高鑫广场。
活动特别邀请了宁波市实验小学的一对“师徒”组合——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三级班主任工作室领衔人,宁波市首届名班主任茅燕琴,与她的昔日学生、如今的同事魏莱。两位老师聚焦考后沟通误区,为现场家长送上了一份干货满满的“沟通秘籍”。

活动现场。记者摄
师徒拆解三大雷区
戳中家长痛点
“很多家长把考试当成‘最终判决’,却忘了它本质是一次‘知识体检’。”拥有二十余年班主任经验的茅燕琴老师一开口,就点透了考后沟通的核心症结。她结合大量真实教育案例,总结出家长最易踩的三大“沟通坑”。
“审判长模式”最伤孩子,茅燕琴老师认为,这类家长一看到分数就劈头质问“你对得起谁”,用“才考这么点分”否定孩子所有努力,最终让孩子陷入“我再努力也没用”的无助。
“消防队长模式”则显得急功近利。茅燕琴老师直言,成绩不理想就立刻加码试卷、取消所有娱乐活动,把学习变成“应付考试的拉锯战”,只会慢慢消耗孩子的内驱力。
还有“躺平式鼓励”,看似开明,实则流于表面。茅燕琴老师提醒道,一句轻飘飘的“没事,你很棒”,不仅让考差的孩子感受不到真正的关心,甚至会让他们产生“爸妈是不是放弃我了”的错觉。
作为茅燕琴老师的昔日学生,魏莱老师以“过来人”的身份补充道:“学生时代最怕家长说‘别人怎么就能考这么好’,感觉自己所有的付出都被这一句话否定了。”如今身为教师的她坚信,“双向看见”才是亲子沟通的关键。家长要看见孩子为成绩付出的努力、面对挫折的无助,孩子也会懂得家长的殷切期盼并非压力。
魏莱老师分享了班里的真实案例:“班里有个孩子这次语文没考好,但考前他每天都在补薄弱的基础题。我把这点告诉家长后,家长没有批评孩子,反而和他一起分析解题思路,之后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
告别无效猜测
“量身定制”沟通术

活动现场。记者摄
避开雷区后,如何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实现“精准沟通”?两位老师结合真实案例,给出了“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
“成绩下滑时,孩子本身就满是挫败感,家长的第一反应不是追责,而是接住情绪。”茅燕琴老师提出“修复信心+归因分析”三步法,核心是先积极共情,再把“问题”变成“课题”,真正解决事情。
她说,家长不妨先用“没考好肯定挺难过的吧?”一句简单的共情,让孩子感受到家是安全的港湾。
接着,家长和孩子一起把“考砸了”的笼统焦虑,转化为“哪个知识点没掌握”“哪种题型易出错”的具体课题。最后家长用“每天5分钟专项练习”的小步行动,让孩子觉得“这个问题我能解决”,明白“爸爸妈妈会和我一起努力,身后是坚实的力量,而非监视的目光”。
茅燕琴老师也分享了自己的育儿经验。面对孩子学习缺乏规划、无法按时交作业的问题,她没有强硬说教,而是通过私人电台等潜移默化的方式耐心引导,让孩子在试错中逐渐意识到自身问题,进而主动做出改变。
魏莱老师的教学案例,同样印证了这一方法的有效性。她曾遇到一位语文成绩从90分跌至75分的学生,家长起初急着质问“是不是上课没听讲”,让孩子越说越委屈。“重点不是‘为什么考差’,而是‘遇到了什么问题,我们怎么一起解决’。”魏莱老师建议家长先分析试卷,最终发现丢分全集中在阅读理解概括题上。之后,家长每天陪孩子读短文、练习提炼重点,下次考试,孩子的成绩便回升到了88分。
在两位老师看来,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质,不存在万能的亲子沟通公式。家长如果能跳出“只看分数”的局限,多些理解与陪伴,孩子便能在正向鼓励中慢慢进步。
“轻复盘、重鼓励”
不给孩子额外负担
论坛现场,两位老师还带来一些即学即用的亲子沟通小技巧。
比如,家长不说“你就是粗心”,改说“你这次审题比上次认真多了,要是再注意下单位就更完美了”;比如把“你怎么总出错”换成“咱们一起想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再比如,对低年级孩子可玩“错题小侦探”这类游戏化沟通,面对高年级孩子则赋予更多选择权,让他们更有参与感。
“先夸‘具体行为’,再聊问题,孩子才更容易听进去。”茅燕琴老师解释第一个技巧的核心,肯定孩子的具体优点,能降低他们对批评的抵触。而“用‘我们’代替‘你’”的小窍门,能让孩子觉得“这是咱们一起面对的事,不是我一个人的错”。
茅燕琴老师还在现场分享了AI赋能家庭教育的新方式。她建议:“家长可以让AI生成育儿记录表,每天记录孩子两三件日常小事,再让AI梳理提炼其中的正能量闪光点。这能帮家长跳出负面情绪,用更积极的视角看待亲子沟通。”
活动尾声,小学时曾是宁波晚报小记者的魏莱老师,也向在场孩子寄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用长处为成长赋能。”结合亲子沟通主题,她进一步建议:“就像采访要耐心倾听采访对象一样,家长回到家也该静下心来,听听孩子考后的情绪与困惑,不随意打断、不急于评判,让孩子感受到被看见、被尊重,有效沟通的大门自然会打开。”
“以前不知道怎么跟孩子谈考试,今天的技巧既好懂又好用!”现场一位家长边记笔记边感叹。此次论坛以面对面交流的形式,让抽象的亲子沟通知识变得鲜活易懂,不少家长都表示“茅塞顿开”。
#宁波##宁波头条#
编辑:龚一鸣
更新时间:2025-11-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