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那个馒头,21块钱一个,最近就这么挂在热搜上。
不是什么山珍海味做的,就是普普通通的烤戗面馒头,看着跟咱们平时吃的没啥区别,一下子就点燃了。
网上说什么的都有,罗永浩吃了一桌子菜,回去就发了个动态吐槽,说菜量小,味道也就那样,关键是价格太高,还都是预制菜。
这事儿说着说着,就成了整个行业都在看的大戏。
预制菜这个词,其实去年就挺火的,但从来没有哪次像现在这样,让人感觉这么直接。
这么贵,这么不明白,那个21块钱的馒头,成了所有讨论的中心点,好像把人心里最后一点念想都给戳破了。
馒头贵不是大事,关键是贵得让人心里不舒坦,看看那个消费单子,15道菜,花了785块。
餐厅那边说他吃的时候挺高兴,走的时候还跟服务员说挺好的。
结果一回家就开喷,直说预制菜太多,味道一般,定价不合理。
三方一下子就对上了,罗永浩一边,西贝创始人贾国龙一边,胖东来那个于东来也跑来掺和。
一开始好多人还在讨论什么“花钱就是爷”。
没多久大家就都明白了,这事儿根本不在服务,也不在馒头本身。
就是大家对餐饮行业那种“手工现做非预制”的信任,碰上了全是中央厨房复热包的现实.
就像你满心欢喜去看演唱会,以为是现场真唱,结果发现全是对口型。
心里那点信了的东西,一下子就塌了。
消费者的嘴巴能接受工业化的味道,兜里的钱不一定愿意掏这个账。
西贝那边的反应挺快,贾国龙直接就把菜单和小票都晒出来了。
强调说没有预制菜,罗永浩直播的时候就拿出一份人民网的《预制菜行业发展报告》。
说西贝的预制菜用到了八成,还不光是纸面上的东西,西贝的厨师也出来说,羊排鸡汤这些菜,做一次能给三顿饭用。
网友这下看明白了,谁黑谁已经不重要,主要是这个行业好像都这样。
一边靠着中央厨房压成本提效率,一边又在外面宣传什么非转基因、古法戗面、现做现蒸。
这不就是看大家不懂行,吃信息差的红利么。
大家不是不能吃预制菜,是不能接受你卖的是“诚意”,做的却是“速食”的活儿。
西贝后来干脆让大家参观后厨,直播镜头一打开,锅灶全都是电磁炉。
腌好的肉用包装袋装着,上面标注保质期18个月。
鸡汤是用料包兑出来的,宣传的非转基因油只给儿童餐用,其他的都是转基因。
其实这种操作在连锁餐饮里挺常见的,可你一个原本标榜自己不用预制的西贝。
在镜头底下就显得特别扎眼,那个号称古法制作的馒头,直播里一揭锅盖。
看起来跟外面几块钱的馒头没啥两样,眼看着之前说的那些诚意,都碎了。
罗永浩这边还没骂完,于东来突然冒了出来。
在抖音上发了个视频,力挺西贝和海底捞,说吃着放心可口,还特意把西贝的名字加粗显示。
很多人一下子就翻车了,觉得于东来之前一直是零压消费、反内卷的代表人物,这会儿突然替西贝说话,就被大家怀疑是不是站队了。
收钱了,忘了自己以前的风波教训,那个视频很快就删了,评论也关了,账号都搞成了私密状态。
这一连串的操作,让人看出来他也踩雷了,与其说是站错了队。
不如说大家已经不想再容忍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有时候你说得越少,反而站得越清楚。
这场馒头风波,整个中餐行业都开始发抖。
罗永浩这次能把事情搞这么大,不是因为他名气有多响,也不是西贝做得有多失败,而是他把吃饭这件小事,变成了大家伙儿情绪的一个出口。
明明知道吃的是预制菜,还得装作自己吃得起、吃得懂、吃得值。
馒头的定价是西贝的自由,是市场规则,关键是一个馒头的定价变成了整个行业的遮羞布,那就没人能假装看不见了。
真正值得琢磨的地方不是罗永浩到底吃没吃完,是大家还愿不愿意为那份真诚买单。
或者说,饭馆里的每一道菜到底是原材料还是包装品。
消费者不是非得要你现炒,只是想知道个真相,信息透明这事儿看着简单。
真做起来很少有谁能坚持到底,谁把自己喊得越良心。
谁就越怕被放大镜照着,这事儿过去之后,谁还敢在自家门头上挂“良心”两个字,谁就得小心下一次热搜的风口。
更新时间:2025-09-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