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9号傍晚,在西藏喜马拉雅山脉江孜热龙地区,海拔差不多5500米的地方,户外品牌始祖鸟跟艺术家蔡国强搞了个《升龙》艺术烟花项目。
145根扇形彩烟沿着山脊放出去,拼出了3000米长的“龙形”景观。
本来想靠这“高山艺术”提升品牌调性,没成想直接炸出了大麻烦,把自己推到了舆论风口上。
始祖鸟这品牌一直打着“敬畏自然”的旗号,2019年被安踏收购后,在中国市场名气越来越大,卖的价格也快赶上奢侈品了。
这次的烟花项目,是它“向上致美”年度项目的第三季,前两季在云南香格里拉和喜马拉雅南迦巴瓦搞的,当时没出啥大问题。
主办方后来也说,烟花用的是“生物可降解材料”,燃放等级还是最低的V级,噪音和光污染比普通夜间焰火小多了。
但网友和户外圈的人根本不买账,争议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生态风险,二是价值观跑偏。
喜马拉雅那地方的生态有多脆弱,懂行的人都知道,土壤保不住水,植被长起来慢得很,野生动物对环境变化也特别敏感。
有专家就说,高原上温度低、降水少,微生物活性也低,就算是可降解材料,降解时间可能得比平时长几十倍。
更让当地人不舒服的是文化层面的事儿。
活动选的查琼岗日神山,在当地藏族同胞心里是“雪山女神的发簪”,是特别神圣的存在,祖祖辈辈都忌讳在这儿大声炸响,说会“惊到山神”。
结果始祖鸟和蔡国强把这儿当成了“火药画布”,这不是明摆着不尊重人家的文化吗?
本来想靠“环保措施”平息争议,可始祖鸟只说个大概,没公开详细的环保评估报告、材料检测数据这些实在东西。
这种“挑着说”的做法,反而让大家更怀疑它是在“生态作秀”。
后来它悄悄删了各平台的宣传内容,蔡国强那边相关的视频也没了,这操作就更让人不满了,有问题不解释,删内容就能解决吗?
始祖鸟这事儿还没平息,今年好几个品牌也在公关上翻了车,套路都差不多,要么硬刚消费者,要么说话不过脑子,要么内部管理一团糟。
西贝前段时间因为预制菜的事儿,跟罗永浩吵了起来。
一开始西贝创始人贾国龙还硬气,说要起诉,结果舆论越闹越大。
后来发了封道歉信,里面居然写“顾客虐我千百遍,我待顾客如初恋”,这话说出来,网友能不炸吗?大家纷纷吐槽“我买个菜而已,咋就成‘虐’你的人了?”其实消费者就是想知道“是不是预制菜”“能不能吃到现做的”,结果西贝拿“中央厨房”这种行业术语来回避,根本没说到点子上。
还有桃李面包的电梯广告,推五仁口味蛋月烧的时候说“有人说五仁不好吃,那是因为你还年轻,没饱尝过生活的毒打”。
吃个月饼还要被教育“没受过苦”,这不是找骂吗?把大家的生活压力当营销噱头,一点都不好笑,反而让人觉得反感。
更离谱的是某薯片品牌,找孙颖莎代言,结果宣发物料印错了语录,还把废弃的物料放了出来,直接引发粉丝骂战,孙颖莎也遭了无妄之灾,被网络暴力。
这明显是内部审核没做到位,管理混乱才出的错,事后再下架召回,伤害都已经造成了。
这些品牌接二连三出问题,不是运气差,是现在的消费者跟以前不一样了。
我查过一些报告,现在年轻人虽然不少都有焦虑,但买东西越来越理性,不光看价格和品质,还特别看重“情绪价值”,买个潮玩、养个宠物,都是为了让自己开心。
而且大家不再盲目信品牌说的话,你要是跟自己宣扬的价值观不一样,立马就会被看穿。
那品牌该咋做才能避免翻车?首先得把自己的价值观摆正,别嘴上说“敬畏自然”,行动上却破坏环境,嘴上说“尊重顾客”,实际却跟消费者硬刚。
像始祖鸟,要是提前找环保专家和当地文化人士评估,把方案公开让大家提意见,也不会闹到这步田地。
其次要学会“透明沟通”,出了问题别藏着掖着,该公开的数据就公开,该道歉就真诚道歉。
西贝要是一开始就好好回应“预制菜”的问题,而不是硬刚,也不会丢这么多好感。
最后内部管理得跟上,像孙颖莎代言那事儿,要是有严格的内容审核流程,废弃物料根本不会流出去。
还有,品牌别总想着教育消费者,现在大家不吃“说教”那一套,平等对话、多听意见,比啥都强。
今年这些品牌危机其实都在提醒大家,现在已经是“情绪消费时代”了,消费者买的不只是产品,更是品牌的价值观和真诚度。
雪山不会说话,但每一寸草、每一块冰都记着人类的行为,消费者也不会一直包容,品牌要是一次次背叛信任,早晚会被抛弃。
说白了,品牌想长久发展,别搞那些花里胡哨的营销套路,踏踏实实践行自己的价值观,真诚对待消费者,才是最靠谱的“公关”。
更新时间:2025-09-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