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坛的星空中,有些传奇独自闪耀,而有些,则如双星交辉,彼此照亮,共同谱写出更动人的华章。郎平与朱婷,这两个与中国女排紧密相连的名字,她们的关系早已超越了普通的师徒。在央视专访的“跨时代对话”中,我们得以窥见,那条在至暗时刻亮起的手机短信,是如何成为一段传奇薪火相传的见证。
今日,央视《体坛零距离》栏目放出了郎平与朱婷的专访预告片。在这短短预告片当中,郎平和朱婷透露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往事。
像是里约奥运会女排1/4决赛,对阵东道主巴西的生死战前。空气仿佛凝固,压力如同实质,将肩负全队进攻重任的朱婷被压的喘不过气。训练结束后,满心压抑却哭不出来的她,沉默地躲进车里,朱婷将自己与外界隔绝。那是一种无法言说的孤独,是主攻手独自扛起全队希望的巨大沉重。就在此刻,手机的屏幕亮了,是郎导的短信。
“我的弟子遍布世界,你是我最为骄傲的!站在球场上你就是最棒的!”没有长篇大论,没有战术指导,只有这短短几句。然而,这寥寥数语却像一把精准的钥匙,精准打开了朱婷紧锁的情绪闸门。她蒙上被子,痛哭失声。那泪水里,有长期压抑的委屈释放,更有被全然信任、被深刻懂得后的滚烫暖意。郎平懂她。懂她看似强悍的外壳下藏着的不安,懂她作为“世界第一主攻”这个名号背后的如履薄冰。这份懂得,不是空泛的鼓励,而是一个走过同样战场、背负过同样期待的过来人,所能给予的最精准、最有力的托举。
朱婷在专访中透露,在之前比赛状态低迷时,她也收到过郎平的短信,称她是“最优秀的徒弟”,祝愿她能有更好的发挥。这条短信,同样带来了巨大的慰藉。一句“最优秀的徒弟”,一句“最为骄傲的弟子”,郎平毫不吝啬地将最高的肯定,在她最需要的时候,给予了朱婷。这背后,是郎平从她的恩师袁伟民那里继承来的带队智慧,在关键时刻,对核心球员的无条件信任,比任何战术都更具力量。后来赛场上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朱婷“哐哐砸球”,一次次高高跃起,将那枚“烫手”的排球,狠狠地砸在对手的地板上,逆转战局,奠定胜局。那一刻,郎平的短信早已化作她骨子里的底气。最好的师徒,从来不是单向的指引与服从,而是在泪水中并肩,将一种精神、一种力量,妥帖地传递下去。
她们的深情,不止于赛场上的力挽狂澜,更流淌在平日充满烟火气的点滴细节里。在这次专访中,郎平与朱婷师徒二人谈及了许多赛场之外的内容。比如在被问到如果没有从事排球,会干什么? 朱婷的回答是开茶叶店,郎指导则是想成为眼科医生。用一道菜形容对方? 朱婷眼中的郎导是“毛血旺”——内容丰富,有劲够味,是团队的核心;郎平眼中的朱婷是“宫保鸡丁”——公认的“硬菜”,受欢迎,能力强。两个比喻,精准又传神。
如果没有排球,朱婷想开一家茶叶店,享受宁静;郎平则希望成为眼科医生,带来清晰。她们本可选择另一种人生,却都在排球这条路上,走到了极致。这条短信的重量,在于它承载的,不仅仅是郎平对朱婷的鼓励,更是“女排精神”代代相传的具象化。郎平把袁伟民曾给她的力量,用21世纪最普通又最不普通的方式,妥帖地传给了朱婷。它告诉我们,真正的传承,不是冰冷的口号,而是在后辈被压力淹没时,一只及时伸来的、有力的手;是在你自我怀疑时,一句斩钉截铁的“我相信你”;是两代最伟大的女性排球人之间,那份无需多言的懂得与并肩。这,就是传承最美的样子。
更新时间:2025-10-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