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酸奶便宜又美味。”
我就是被这句话坑了!以至于我花高价(好几百)买了一个酸奶机,并且不信邪地连续做了一周酸奶。
我发现,自制酸奶面临3大问题。
01
操作
就像所有中餐一样,操作流程说起来都可简单了:
在鲜奶里混入菌种,放进酸奶机里等待一夜即可。
实际操作起来,却发现没那么简单——
•牛奶就不好选,蛋白质含量要足够高,脂肪含量太低了口感也不好。防腐剂、增稠剂等添加剂太多了,也会导致酸奶无法成形。
•酸奶菌种不是粉状的,而是类似于酵母一样的块状。倒入鲜奶里以后需要不停地搅拌才能融化,拌完菌种感觉胳膊都抬不起来了。
•接下来需要把混合好菌种的奶分别倒入酸奶机自带的杯子里,这让我有种给客人倒茶的感觉。倒多了怕发酵时溢出来,倒少了怕浪费。
•酸奶在酸奶机里停留多久也是个问题,发酵久了会发酸,时间不够酸奶不粘稠。而且室温不同,所需发酵时间也不同,没有一个标准。
正是因为有很多事情都是没有标准的,所以我前几次做出来的酸奶都是失败品。反复调整几次后,才终于有了自己的一套经验:
但我没办法传授给你们,因为不同地区售卖的牛奶、不同的室温、不同品牌的菌种和酸奶机,要求都是不一样的。
02
口感
经过反复调整,酸奶终于做成了▽
于是就到了我最关心的一步:好喝吗?都说自制酸奶又纯(纯净)又醇(醇厚),我打开酸奶机就尝了一口——
差点没吐出来!
刚刚做成的酸奶还带着温度,黏糊糊、涩涩的像是一团大鼻涕,刺激地我的喉咙一阵干呕。刚制成的酸奶,实在是难以入口!
在冰箱里冷藏几个小时后,终于能尝尝了▽
这一次不再那么难喝了,但也绝对称不上好喝。我去问了卖家,被告知是配方问题:
自制酸奶里,最好加糖。不加糖的这种纯酸奶,就像白水煮鸡胸肉一样——很健康,但普通人难以接受。
后来我向做成了酸奶中加入了一些蜂蜜和果酱调味,味道果然好很多。第二天再做酸奶的时候我直接往里面加了些白砂糖:
糖随着酸奶一起发酵,口感就很棒了。
03
成本
自制酸奶终于成功了,而且总体来说口感还真不错:比超市里出售的绝大多数成品酸奶都更好喝。
于是我又开始计算起了成本:
牛奶14.6元,菌种1.5元——白砂糖、电费、水费等杂七杂八的费用忽略不计——做1L酸奶的成本,是16.1元。
可以和市面上的成品酸奶做一下对比:
常温酸奶的运输、保存成本比较低,所以售价也更低廉。一般是每升13元左右,而且是200ml左右的小包装。
低温酸奶的成本高,售价也高。网红品牌一般是30~50元左右每升,超市里的本地品牌售价低,最低只有每升10元左右。
•所以综合来看,自制酸奶的成本只有在与网红低温酸奶相比时更具优势。
04
总结
正如我在文章开篇所说:不建议自制酸奶!
以前可以——因为以前市面上几乎找不到一杯纯净的低温酸奶,尤其是远离牧场的地区。所以无论你是为了健康还是口感,都有必要做一次投资。
但今天完全没必要了:
只要是稍微大一点的超市,里面都有很廉价的低温酸奶出售。比你自己做酸奶还省事,配料表一样的干净,口感也相差无几。
图文原创丨侵权必究
更新时间:2025-08-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