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1973年,一份申诉材料被递交到周总理的案头,这份材料的作者叫做吴韶成,他为自己的父亲正名,已经在国内辗转多年了。
周总理打开这份材料,开始阅读里面的内容,当他看到吴邵成的父亲一栏的时候,立马找来专门的工作人员开始商讨。
此时,人们才知道,吴韶成奔走多年要平反的对象是吴石,吴石将军是他的父亲。
在吴韶成的眼中,父亲吴石是一个很有学识的人,他对家中的孩子们非常严格,亲自负责教导他们国学。
在父亲的教导下,年幼的吴韶成构建了一个优秀的三观,他谨记父亲的教诲——“男人要有事业心,女孩要自立”。
吴石是既在保定军校就读过,又在日本陆军大学学习过的军官,他的军事战略学贯中西,是国民党党内少有的军事精英。
解放战争开始之后,国民党党内的腐败,底层百姓的艰苦深深刺激了这个有着一腔热血的军人,吴石的思想在这一场场惨剧中发生变化。
1947年,吴石将军顺利与中国共产党建立联系,成为我党隐蔽战线中的重要成员,一份份重要情报被送到大后方,极大地减少了解放军的伤亡。
一年后,吴石将军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我党的“密使一号”,在他的帮助下,我党掌握来到淮海战役中,包括国民党军队的作战部署、战斗序列等大量的绝密情报。
正是在他的帮助下,人民解放军顺利拿下淮海战役的胜利,极大的保存了军事实力,为后续的战争部署赢下先机。
那几年吴石的家里灯火通明,他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眼皮子底下送出了一份又一份绝密情报,成为按动国民党前线脉搏的重要人物。
在吴韶成的眼中,1949年是难忘的,他亲眼目睹父亲与家人的最后一次聚餐,他们聚在福州的家里,这是少有的团圆,他们都非常珍惜。
多年后,吴韶成回忆到这个场景心中都五味杂陈,这是他们最后一次相见,那时的父亲心事重重,神色复杂。
抵达台湾之后,吴石继续自己的潜伏任务,他出任国民党的国防次长,与潜伏在台湾的地下同志们一起建立起一道跨越台湾海峡的情报网。
那时的吴石仍然期望着解放台湾,但是命运并没有给他这个机会,1950年,由于叛徒蔡孝乾的出卖,吴石将军暴露,不幸被捕。
吴石在狱中遭遇了残酷的审讯,他咬紧牙关,宁死不屈,牢牢遵守着地下党员的职责。
同年6月,噩耗传来,吴石将军与聂曦、陈宝仓、朱枫等多位同志在台北马场町刑场上英勇就义。
彼时,没有离开大陆的吴韶成还在南京大学读书,他在确认父亲已经牺牲的消息痛苦万分,吴石生前的挚友告诉他,父亲是为国家大义而牺牲的。
悲痛万分的吴韶成继续自己的学业,毕业后积极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曾在河南省多个冶金项目中工作。
不过,作为吴石的长子,吴韶成的历史背景时常被审查,他并不认同父亲国民党高官的身份。
吴韶成与父亲相处多年,他知道父亲对于共产党的政策持有肯定态度,坚定认为父亲是为国牺牲的英雄。
我党对于隐蔽战线的审查是极为严格的,吴石将军的特殊身份成为申请烈士证明的第一道坎。
“密使一号”的身份在华东局是绝密,尽管吴韶成内心始终相信父亲的初心,但是没有实际证据,烈士证明的认证非常严谨,官方没办法给他下证明。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特殊时期开始冲击普通人的生活,吴韶成也因为历史问题开始接受审查。
这次审查中,吴韶成将自己知道的关于父亲牺牲事件的始末进行论述,并将内容整理成材料上交给中共中央,请求申诉父亲的历史问题。
当周总理看到材料的时候,亲自批示:“应将他作烈士子女看待”,这句话无异于确定了父亲吴石当年对我党的贡献。
在周恩来、叶剑英等人的批示下,中共中央向吴韶成颁发烈士证书,给予烈士抚恤金。
多年的奔走终于有了结果,父亲的清白也终于被确定,吴韶成万分激动,他也牢记自己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将650块的抚恤金悉数上交党费。
1994年,在吴石将军牺牲后的第44年,国家正式追认吴石将军为革命烈士,这位长眠于异乡数十年的英魂终于魂归故里。
1.《吴石传》
2.央视纪录片《吴石将军档案》
更新时间:2025-10-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