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老美公布的6月ADP就业数据(小非农),直接崩了!
市场预期增加9.8万人,
结果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3.3万人。
这是自23年3月银行业危机以来首次负增长。
而且前值也被下修,从+3.7万调为+2.9万,形成连续两个月的收缩趋势。
更离谱的是——此前没有任何一位经济学家预计会出现下降。
数据一出,联邦基金利率期货立马反应:
7月降息概率从20%抬升到约25%。
今晚的非农数据(大非农)非常关键,
如果不及预期(当前预测是11万人),那降息很有可能提前到7 月。
而一旦降息,最先受益的就是我们的美债。
更重要的是,如果美国降息,中美利差的压力也会缓解,等于为国内降息腾出了更多空间。
从资金流动角度看,降息意味着美元资产吸引力下降,全球资本就有可能从美国流向A股以及其他新兴市场。
过去几个月,美债价格回调,“鬼故事”满天飞:
比如美债要违约,美国不还钱,美债发不出去……
但稍微动点脑子就能明白,这些事几乎不可能发生。
原因很简单:
(1) 美债到期的主要是短债,规模没传得那么大;
(2) 真没钱的话,美联储可以“印钞票”还,不至于直接违约;
(3) 各国央行和主权基金还在大量持有,并没出现恐慌式抛售。
之前美债回调的时候,很多人就担心美债,为此网叔还连续写了多篇文章,给大家信心:
《美债的逻辑还在吗?》、《美债还能持有吗?》、《海湖庄园协议能落地吗?》
如今,这些观点也一一得到验证,
我们的美债组合收益也已经创下新高:
美债作为票息4%的无风险资产,还是非常值得配置的。
但每次下跌,总会冒出各种“看起来很合理”的理由,告诉你:
这次跌的很有道理。
这种时候,比的不是谁懂得多,而是谁对美债的底层逻辑认知更扎实。
只有理解背后的核心逻辑,才能在一轮轮“鬼故事”里,不被吓得把筹码丢了。
消费跌成这样了,要不要买?
昨天网叔小号刚发车,有朋友“吐槽”了一句。
网叔看到这话,直接梦回去年底,医药组合刚上线那会儿。
今天回头看,医药的机会已经是板上钉钉。
甚至还有人后悔,去年底买少了。
但回到当初,真的是这样吗?
互联网都是有记忆的。
当时刚发车,评论区里满是唱衰声。很多人还沉浸在“政策打压医药”的情绪中,根本看不到希望。
有的说医药估值太高,有的说一买就亏,
更有意思的是,还有人觉得医药对人类“有害”,不适合投资……
当时组合建仓,市场关注点根本不在创新药,买了以后也确实跌。
就算看好板块的朋友,跌着跌着,也开始怀疑人生。
4 月关税黄金坑那波,很多人还是将信将疑。
甚至还有人直接diss 网叔,说各个组合收益都是负的,没有跑赢基准。
不好意思,我们现在组合的业绩,全部秒杀基准。
直到5-6月创新药正式起飞,跟车的小伙伴才真切体会到什么叫提前布局。
看完这一路的反馈,网叔也挺唏嘘。
今天的消费,就像当初的医药。市场在回暖,现在最怕的,就是空仓错过。
大道理,网叔也不想讲。
其实,该说的,昨天都已经说了:
关于我们的投资体系:
关于大家想要的追涨做轮动:
关于网叔对于普通投资人的建议:
还有不明白的,直接看文章吧,网叔已经说得不能再清楚了:《明明抓了大行情,怎么还亏钱?!》
关于消费投资的底层逻辑,对消费感兴趣的,大家也可以再复习一下:《超级黄金坑!》
太阳地下没新鲜事。
很多简单的事反复说其实真没啥意思。
人教人没用,还是要事教人。
网叔也累了,大家休息吧……
更新时间:2025-07-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