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父母都要求自己的子女要和睦相处、要相互谦让、要互帮互助,而他们却在你的面前漠视自己的兄弟姐妹,跟他们算尽心机、斤斤计较,似乎用“寸土不相让”都不足以形容他们之间的矛盾。
又奈何能让自己的子女信服他们?一碗端不平的水,是亲情裂缝的根源。
在外婆的村里,有一个老太太生了三个儿子。
他的三个儿子都娶了老婆,大儿子娶的是农村的姑娘,二儿子的老婆是远嫁的,三儿子是她费尽一生心血养出来的大学生。
她是个很偏心的老太太,她觉得三儿子最有出息、最听话、最孝顺,毕竟是村里唯一的大学生。她这一生都以他为荣,他似乎是她最骄傲的作品,她走到哪里都向人们炫耀着他。
而她对二儿子的态度就不一样了。她走到哪里都向人们说着二儿子的不易,说他娶的远嫁的老婆,可怜一辈子都没有丈母娘的帮助扶持。所以她把她拥有的柴、米、油、盐、酱、醋、茶,都留给二儿子家,她还偷偷的省吃俭用,甚至把她女儿们孝敬她的钱,都偷偷的给了二儿子。
有一次二儿子的小孩组团,把大儿子的小孩按在地上打得头破血流。老太太看着趴在地上满头是血的大儿子的孩子,然后却是抱起二儿子的孩子仔细检查,叫车送去了医院。任凭大儿子的孩子在血泊里哭泣。
后来老太太七八十岁的时候,中风了,又脑梗塞,瘫痪在床。
她一生中令她无比骄傲的大儿子,在城里买了房,说日夜上班,回不了村,照顾不到她。
她的二儿子,可能因为她从小娇惯纵容,所以自私自利、蛮不讲理、专横武断、吃喝嫖赌,最终远嫁来的媳妇受不了了,离家出走了。二儿子说,他家都没了,他怎么照顾人,他现在身心受到极大的打击,他都需要人照顾。
照顾她的重任就落在了大儿子身上。
大儿子直接拒绝照顾她。
大儿子一家表示:从小到大,老太太没正眼看过大儿子一眼;没送大儿子踏进过学堂半步;娶媳妇也是大儿子自己张罗的;结婚以后和老太太分家,分了一单谷子,连一个碗都没有;孩子生病吐血了,大儿子跪在老太太面前,向老太太借点钱给孩子看病,老太太都不借,说钱得就给三儿子读书……
大儿子一家对老太太充满了怨念,他一家觉得:能把该他们一家照顾的那几个月照顾好,他们就已经很仁慈了。剩下的他们装看不见。
可谁知二儿子也装看不见,该他照顾的日子他就点外卖。大儿子一家只能每顿饭多做一点送过去给老太太吃。
轮到三儿子养了,三儿子两口子说“上班,放不了手,大哥隔得近,大哥替我养她四个月吧。钱我转给你,你看你要多少”
其实,看到这里,友友们不用我说,都知道三兄弟间,矛盾是肯定有了的吧。
这三个兄弟,明里暗里不知道吵了多少架。十里八乡,爱八卦的男男女女,谁不茶余饭后闲谈闲谈他们呢?闲谈的结尾还要总结一下:千万不能跟他们结亲,要不毁了儿女;这就是一碗水端不平的报应;说来大儿子也挺可怜的……
瘫痪在床的老太太,使出浑身力气的用拐杖敲打着大儿子,恶狠狠地、断断续续地、气吁吁地说道:“算我错了,算我求你,我死了,你们兄弟可要互相帮助。二毛可怜,老婆跑了……”
最可气的是老太太临终遗愿里,还把自己的房产地基留给了二儿子和三儿子,对大儿子只字不提。而两个兄弟不明事理的遵循遗愿,心安理得的接受了老太太留下房产,不曾有半点儿“分一点给大哥”的想法。
至此,大儿子发誓与两位弟弟老死不相往来。
手足之情,本是人生最宝贵的缘分,它能否枝繁叶茂,是否取决于父母灌溉时是否公正无私。端平手中的水碗,让每个孩子都能均匀的感受到阳光雨露,他们才能学会彼此尊重、互相关爱,而非在资源的争夺和情感的缺失中,将最亲的人视为仇敌。一个家庭的和睦,始于父母公平的智慧与不偏不倚的爱。
更新时间:2025-09-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