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度白酒,穿越周期的“良药”还是“毒药”?

在消费需求多元化和健康消费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低度酒品类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好时代。然而,白酒低度化带来的不光是广阔的年轻化市场,还可能破坏掉中国白酒的未来。

低度酒最好的时代,真的来了吗?

近年来,低度白酒的市场占比快速攀升,从各个方面看低度白酒的表现都非常不错。

从市场份额上看,低度白酒的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约200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57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0%。这种增速在当前不到两位数的平均增速面前,确实非常亮眼。

从目标受众来看,目前国内潜在年轻酒饮人群高达4.9亿,年轻人酒饮市场规模高达4000亿。当今年轻人在白酒消费方面追求低度、微醺,偏爱于低度酒产品。而部分中老年群体养生、健康意识的觉醒,使得他们也开始转向低度酒消费。因此,低度酒拥有更广泛的消费群体,在价格带覆盖方面也有优势。

从供应端动作看,低度酒的开发速度也在明显加快。6月20日,五粮液宣布,将在今年下半年推出29度“五粮液·一见倾心”等契合年轻人口味和审美的新产品。6月27日,泸州老窖宣布已研发出28度国窖1573,16度、6度国窖1573正在测试。除此之外,洋河股份33.8度“微分子”系列进行产品升级,预计9月推出5-6款新品并加大投入。

市场容量大、消费受众广、名酒企业也高度重视着力开发,低度酒的发展速度和市场前景看起来都非常有保障。看起来,低度酒的好时代是真的来了。

低度酒,穿越周期的“良药”还是“毒药”?

低度酒的爆火逻辑很简单,因为度数低、风味创新多,比较符合年轻人低度微醺的社交需要,也顺应了中老年群体想要减轻点身体负担的现实需要。之所以越来越多的名酒厂下场研发低度酒产品,是因为在行业弱周期下低度酒市场确实有占领价值。38度国窖1573份额占比国窖系比例已经升至50%,可见确实是有动销、有市场的。

但是,低度酒大行其道也给整个行业带来了一些不确定性,这些“副作用”不得不防。

首先,把白酒拖入低度竞争的红海。低度酒确实在利口性和饮用舒适度方面有明显优势,但我们不应该忽视的是从全球视野来看,大部分的酒类产品都算低度酒。当大家一拥而上都去做低度酒时,中国白酒自身的风骨和特色也就荡然无存了。当低度白酒面对更多同类型低度产品的竞争时,恐怕很难在其中脱颖而出。

其次,减少产能总消耗和营收总额。白酒的生产工艺决定了其主流酒体的度数。虽然不同香型白酒存在差异,但当今市面上大部分的低度酒产品都经过了降度处理。经过降度后的白酒,对于原酒的消耗量是明显较少的。这并不利于庞大白酒产能的消耗。更不用说部分白酒品类根本不适合降度的情况了。从市场表现来看,大部分名酒低度同款产品的市场价格都相对较低。如果不在销售量上取得压倒性优势,是很难在销售额上超越同款高度产品的。

再次,忽略主流消费人群的需求。低度酒很火是真的,但低度酒真的是当前白酒消费的主流吗?未必!相较于近8000亿元的白酒销售额,低度酒不足600亿元的市场容量还不能占据主流。而且市场容量并不等于实际销售额,只是一个理想值罢了。低度酒的呼声能这么高,只是因为年轻人更愿意表达而已。名酒厂愿意开发这类产品,也只是因为低度酒潜在的市场份额有一定价值。低度酒类型多样,细分市场也千差万别,很难形成规模化市场。试试水可以,大举转移战略重心则算不上明智之举。

最后,破坏收藏行业生态。低度酒满足了好入口、低醉酒度的社交需要,却因为成分原因无法陈储久藏。如果大众都醉心于低度酒,那么老酒收藏行业势必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低度酒产业如何理性发展?

低度酒产业热度已经非常高,但很多身处其中的酒企,其实并没有考虑好要去抢占哪部分细分市场,这其实是很危险的。一个品类兴起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无序的竞争和市场的混乱。如何才能理性发展呢?这里给出三条建议。

首先,理性控制低度酒产能规模。当前,低度酒在社交场景下确实有刚性需求,这一点毋庸置疑。但个人自饮和朋友聚会场景下的白酒消费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不能有过高期待。而尝鲜类型的低度酒消费,复购率自然更低。因此,一哄而上盲目布局低度酒产能,很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低度酒与高度酒,应该是相互成就的关系。它们的市场有重合,但主要部分是相互独立的。

其次,重构低度酒价值表达。客观来说,低度白酒的价值表达模型尚未真正建立。他们更多还是依附于同类高度酒而存在的。正因为价值表达不够独立,在价格表现上大多要降低一个档次。从长远来说,这并不符合产业增长的需要。低度酒也应该建立自己的价值表达模型,从风味特点和舒适度角度出发,彰显自身的价值优势。

第三,创新设计与风味。低度白酒是新事物,不应该走高度白酒的老路。在设计风格方面,应当与高度酒产生明显区隔。高度酒固定三到五种瓶型并不是不愿意创新,而是主流消费受众审美固化的结果。低度白酒没有这种限制,应该充分发挥设计上的想象力。在风味方面,低度白酒也需要充分尊重市场需求,从更细分的口感上锐意创新,抓住自己的核心消费群体。

综合来看,白酒低度化的潮流热度正盛,是不少名酒厂都深度布局的领域。但低度白酒不可能取代高度白酒的市场地位,也并不适合所有白酒企业。低度酒与高度酒各美其美,才是行业持续发展的最优解。低度白酒的成长过程中,应当保持产能理性和设计审美,通过文化重构、风味创新和舒适度升级来开辟自己的蓝海。

(来源:大家酒评)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8

标签:美食   良药   白酒   毒药   周期   市场   高度   产品   产能   价值   风味   确实   年轻人   主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