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不该用技术决定事实的“能见度”|顶端快评

顶端新闻评论员 张逸菲

近日新闻圈传出笑话:一个商业平台,当起了正规媒体的“总编辑”。

11月13日下午,澎湃新闻影子调查队视频号(下文简称“影子调查队”)发布了一则关于某知名品牌奶粉涉嫌篡改相关研究论文数据用于产品宣传,带货主播违规宣称能增高的新闻报道。

报道发布一个多小时后,遭到不明来源投诉。腾讯方面认为该新闻报道侵犯了肖像权,对该视频新闻报道进行“屏蔽”处理,致使该视频无法转发传播。

澎湃新闻由中共上海市委主管主办,腾讯是互联网技术公司,其平台影响力与治理责任本应相辅相成。但这次,腾讯对于管理权力的运用,超越了技术服务平台的边界,涉入了应由专业新闻规范和法律法规所管辖的领域。

腾讯平台“总编辑”当得可真不专业。

影子调查队视频号经过平台严格审核,是认证了红V新闻机构标识的媒体账号,是依法取得新闻资质、承担新闻采编责任。换句话说,该视频号有权发布经过调查取证、客观真实的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中使用带货主播公开的画面,是否构成肖像权?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条的规定,为实施新闻报道,不可避免地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可以不经肖像权人同意。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中提到,新闻从业者应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忠于事实,不搞虚假报道,以人民利益为准绳;热情讴歌正义与光明,无情揭露邪恶和黑暗,主持公道,坚持正义,不畏惧任何压力,时刻同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

影子调查队愿为报道的真实性负责,同时又不违反法律,敢于揭露真相。调查报道往往关乎公共利益,需要记者付出艰辛努力,甚至冒着风险才能完成。

腾讯平台“总编辑”既无专业的法律判断,也缺乏对新闻事业的敬畏。它利用技术权力的“天然优势”,利用“删稿权”和“屏蔽权”操纵和决定事实能见度,让商业利益高于新闻真实,这是对新闻从业者的侮辱、对新闻行业的蔑视、对意识形态的干涉。

现在的平台规则对主流媒体是不公平的。平台拥有最广大的用户和最厉害的算法,可以用技术能力决定用户看什么,不看什么。我们更应该审视,权力的边界和规则的覆盖是否匹配?作为新闻行业从业人员,责任和专业告诉我们不能置身事外,但平台规则可能甚至让我们不能置身事内。

必须为平台权力划下明确红线:它只能是信息的“传递者”,而不是打着“技术赋能”的旗号,成为掩盖真相的“帮凶”。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8

标签:科技   能见度   事实   平台   技术   新闻   腾讯   新闻报道   总编辑   肖像   权力   影子   视频   货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