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源果汁内讧:代价能否承受?|热财经

近日,北京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汇源”)内部矛盾公开化,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8月9日,北京汇源通过官方公众号发布《致全体股东及转股债权人的公开信》,直指大股东诸暨文盛汇自有资金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诸暨文盛汇”)涉嫌出资不实、滥用控制权,并可能损害中小股东及债权人利益。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北京汇源内部治理的深层次问题,也引发了对其未来发展路径的诸多猜测。

汇源果汁在资本市场一路颠簸

汇源果汁作为中国果汁行业的龙头企业,其发展历程堪称一部行业发展的缩影。相关招股书信息显示,自1992年成立以来,汇源果汁凭借其高品质的产品和广泛的市场布局,迅速成为中国果汁市场的领军品牌。2007年,汇源果汁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募集资金超过24亿港元,成为当时中国饮料行业最大的IPO案例之一。

然而,汇源果汁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2008年,可口可乐公司提出以24亿美元收购汇源果汁,但这一交易最终因反垄断法的限制而未能成行。此后,汇源果汁在资本市场的表现逐渐疲软,公司业绩也出现波动。

2011年,汇源果汁因未能按时发布年报而被港交所停牌,随后公司管理层发生重大调整,创始人朱新礼被迫辞去CEO职务。这一事件对汇源果汁的品牌形象和市场信心造成了严重打击。

2017年,汇源果汁因违规向母公司借款42.82亿港元而被港交所强制停牌,并要求进行整改。这一事件进一步加剧了公司的财务危机和市场信任危机。

2021年,汇源果汁因未能偿还到期债务而被法院裁定破产重整。2022年6月,文盛资产作为重整方,承诺投入16亿元资金重启汇源,并成为北京汇源的新控股股东。

内讧背后的深层次问题

此次北京汇源与大股东诸暨文盛汇之间的矛盾,暴露了公司在资本运作和内部治理方面的深层次问题。根据公开信内容,诸暨文盛汇实缴出资仅占北京汇源注册资本的22.8%,其承诺的投资总额中尚有8.5亿元已逾期一年以上,且经北京汇源11次催缴仍未实缴。此外,其实际支付的投资款中,有约6.5亿元资金处于“趴账”状态,并未投入北京汇源的生产经营活动。

这一问题不仅引发了北京汇源管理层的不满,也引起了中小股东和债权人的担忧。北京汇源在公告中明确指出,公司已对诸暨文盛汇及上海文盛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提起诉讼,该起诉已被法院受理。

内讧的代价:能否承受?

此次内讧事件对北京汇源的影响是深远的。首先,资本运作受阻。2025年4月,国中水务因存在相关限制转让情形,终止收购北京汇源。这一事件不仅导致北京汇源的证券化之路受阻,也使其在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受到质疑。

其次,品牌形象受损。北京汇源作为中国果汁行业的知名品牌,其内部矛盾的公开化对品牌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下降,可能会导致市场份额的流失。

最后,经营压力增大。根据国中水务公布的信息,北京汇源2023年和2024年收入分别为27.5亿元和24.8亿元,净利润为4.2亿元和3.4亿元。尽管公司经营情况正常,但内讧事件可能会进一步加大经营压力,影响公司的长期发展。

汇源果汁的内讧事件,不仅是公司内部治理问题的集中爆发,也反映了企业在资本运作和品牌管理方面的诸多挑战。面对内讧的代价,北京汇源能否承受,仍需时间来验证。未来,北京汇源需要在完善内部治理机制、优化资本运作流程、提升品牌形象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以重拾市场信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主持人|记者 孙晶

图|文心一言生成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整合第一财经、界面新闻等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2

标签:美食   汇源   内讧   果汁   代价   财经   北京   诸暨   事件   资本运作   债权人   市场   股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