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宗上位,天主教是往左转,还是向右撤?千年教宗史将给出回答

教宗的继承之战,再次把天主教拉回我们的视线中心。

人们开始注意到,这个古老宗教,在这10多年里,发生了巨大裂变。

2013年,本笃十六世辞职,颠覆了教宗任职“直至死亡”的天主召叫,制造了双教宗的神学混乱:

教会能否存在两位在世的“基督代表”?退位教宗是否仍具某种神恩?“太上教宗”的“影子教廷”是否在分裂天主教?

而之后,教宗方济各,又把天主教教义颠倒了个个儿。

原本天主教教义中绝对禁止的悖神之行,一个个得了教宗允许。

方济各公开接纳同性恋,并允许神父为同性伴侣祝福;

方济各打破天主教法典,宽免离婚再婚信徒;

方济各接纳女性,2021年还任命法国修女娜塔莉·贝卡为梵蒂冈副国务卿;

甚至,方济各还和伊斯兰教、东正教等异教和解,对梵蒂冈去中心化。

中心和边缘,保守和开放,在撕裂天主教。

当代天主教的“双教宗”,仿佛是公元1054年罗马帝国东西教会。

新教宗上位,天主教是往左转,还是向右撤?千年教宗史将给出回答

硬核但不迎合,思想而非立场,大家日安,我是阿冉,今天我们来说说基督教的分裂。


基督教,还会再分裂吗?我不敢贸然回答,所以,我花了3周时间,把基督教裂变史,重新理了一遍。

东西教会如何分裂?牧首和教宗有何区别?

新教信徒如何在梵蒂冈黑烟下呐喊?我们今天就进入教宗简史。

一、教宗:继承之战


从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到使徒保罗受难,再到戴克里先清洗基督教,200多年里,基督教一直“非法”,直到公元313年米兰敕令颁布,基督教才成为合法宗教。

公元380年,狄奥多西一世发布《萨洛尼卡敕令》,打击异教。基督教徒正式定名为 Catholic Christians,意思为“普世的基督徒”。

这也是天主教这个名字的来源。

天主教也由此迎来了名义上第一位教宗:达马苏一世。

这一时期,罗马帝国有五大主教,分别是罗马主教、亚历山大港主教、安提阿主教、君士坦丁堡主教、以及耶路撒冷主教。

五大主教明争暗斗,都相当主教之首。

于是,达马苏一世,推动《圣经》拉丁文翻译,也即后来的《武加大译本》,并引用“彼得继承论”——罗马主教为“圣彼得的继承者”,罗马教会有“首席权”(Primacy)。

公元 392年,基督教被立为国教,但很快,由于狄奥多西一世去世,罗马帝国发生分裂:

霍诺里乌斯统治西罗马,阿卡迪乌斯统治东罗马。

基督教教会,也随即被撕裂。

东罗马是君士坦丁堡教会,以希腊语为主;西罗马即是罗马教会,以拉丁语为主。

罗马的主教,即是教宗;而君士坦丁的主教,则是一个希腊语的称号,πατήρ ,发音接近于Patriarcha,由pater “父亲”和archon“领导”组成,是为牧首。

为了争正统,东西教会开始重构教史。

西罗马教会把第一任教宗,溯源到宗徒之长伯多禄;

东罗马教会则自认圣君士坦丁的接班人。圣经原本语言是什么语?希腊语嘛!我们说的是希腊语,后来,东罗马教会还取了个名:Orthodox,东正教,意思是东方正统。

公元440年,罗马迎来了第一位制度化的教宗:良一世,也翻译作利奥一世。

良一世把“彼得继承论”系统化,他宣称: “彼得通过继承者继续活在罗马教宗身上”,这也是把教宗权威,直接追溯到耶稣对彼得的任命。

公元451年,在迦克墩大公会议上,良一世的《大卷》被采纳为基督论正统,确立罗马在普世教会中的教义领导地位。

从良一世开始,教宗头衔,专属罗马主教。

公元452年,良一世说服匈奴王阿提拉撤军,介入权力,在良一世的声名日隆下,罗马教宗也从“宗教领袖”升格为了“政教双重权威”。

罗马神权政治,由此掀开第一页。

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崩溃。

权力陷入真空,教宗成为了罗马领袖。

公元6世纪,大格里高利一世,组织防御了伦巴第人入侵,建立教会行政系统

公元754年7月28日,教宗斯德望二世前往巴黎,并在圣但尼圣殿为法兰克国王丕平三世(Pepin the Short),以及他的两个王子子——查理曼及卡洛曼施以圣油。

这也是有史以来,教宗首次为国王加冕。

之后,丕平三世在公元754年和756年,两次向罗马教皇捐赠意大利中部领土,由此,教宗国(Papal States)成立。

但教宗仍在君王之下。

尽管公元769年的拉特朗会议立下规矩:教宗选举必须由神职人员主导,但王权的权力操纵,还是如多米诺骨盘倾倒。

公元800年的圣诞节,查理曼在罗马圣伯多禄大殿,受教宗良三世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文明的启导者”,开启君权神授模式。

之后200多年里,欧洲门阀家族,操控教宗选举,比如,提奥法纳提家族,通过贿选左右教会。

这段历史被称为:“CJ政治时期”。

直到公元1059年,格里高利七世颁布《教皇诏书》,宣称“教宗有权废黜皇帝”,最终,引发与神圣罗马帝国的“叙任权斗争”。

再之后,克吕尼改革运动,把教宗权威,摆在了世俗君主之上,教会开始摆脱世俗干预。从公元1096年开启的十字军东征,更是把教宗权威,推到顶点。

欧洲自此进入神权时代,教宗也成了教皇。教皇加冕的三重冕,象征教宗之训诲、圣化、治理三项神权。

但神权的胜利,并非上帝的胜利,相反,黑暗的中世纪在教宗的布道中,缓缓启幕。

蒂冈白烟升起时,上帝的挽歌是否再次奏响?

还是那句话:古老秩序总会极速崩坏,恐怖巨变总发生在日常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1

标签:历史   教宗   天主教   上位   千年   罗马   主教   公元   教会   基督教   希腊语   彼得   梵蒂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