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帆书 · 瑾山月
暑假余额不足,新学期马上开启。
每年暑假,都有不少孩子患上“假期综合症”。
作息颠倒、精神萎靡、拖沓磨蹭、不爱学习……
除此之外,一位有着11年教龄的班主任还发现:
90%的孩子,越临近开学,情绪越烦躁,甚至还有人厌学、逃学。
孩子开学焦虑,一家人也跟着紧张,随便一件小事,就能成为导火索,点爆家庭大战。
就比如我和孩子,经常在开学前,为了作业没写好,整天玩手机打得不可开交。
今年,为了避免这种闹心的情况,我就提前问了问Deepseek。
它给了我8点建议。
作为家有初中生的妈妈,我每年都盼着放假,好让孩子睡个痛快。
上学时,孩子七点前就得起床,一放假,我索性让他睡到九十点。
刚开始,孩子的确得到充分的休息,精气神好了很多。
但进入暑假下半程,我就感觉不对劲了。
他白天越睡越多,晚上越睡越晚,都打游戏到凌晨。
黑白颠倒,昼夜不分,我一天都见不了他几次面。
往年开学前,我都给孩子“急刹车”,一两天内把孩子的作息调过来。
但Deepseek告诉我:调整作息,至少留出一周时间,而且过程要循序渐进。
也就是说,第一天,早睡半小时,第二天,早睡一小时……以此类推。
日本著名医师吉田穗波,就做过这种尝试,用两周时间纠正了孩子的晚起晚睡。
她还提醒家长们:一定要陪着孩子一起调作息。
不能逼着孩子早睡,咱自己在玩手机,那孩子肯定不服气。
《唤醒孩子的才华》一书中,美国教育家莎莉·路易斯写了件很有意思的事。
经过大量走访调研,她发现那些很有成就的人,小时候都有个特定的“仪式”。
就是每周,都会和父母很正式地吃一次饭,比如开学前,大家会吃“动员餐”。
一边品尝美食,一边愉快地聊天,为新学期加油打气。
心理学上,有个“启动效应”。
意思是,当一个人感受到某件事的相关氛围时,就会意识到这件事即将到来。
关于开学仪式,Deepseek给出了几点建议:
给孩子买一份礼物(不用太贵)、书包、铅笔盒、钢笔、运动服、跑鞋,等等;
带孩子去痛快地玩一次,户外徒步、大型游乐场、吃大餐看电影,都行;
陪孩子一起收拾房间,整理杂物、文具、玩具、书籍,换上干净的被罩床单。
准备开学用的东西,把书包、杯套刷干净,包书皮,准备好所有文具。
教育专家杨鹏说,以仪式的形式开展教育,能够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合适的场景,让他们及时转换角色,看到自己的优势,并不断增强自信心。
想让孩子收到开学信号,就给孩子来一场开学仪式。
心理咨询师黄仕明,曾和家长们分享,如何停下对孩子的过度担心。
他说:“当你过度担心的时候,你需要去觉察,你到底为什么过度担心。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你担心孩子没办法成为你期待的样子,你感觉一切都失控了。”
我们对孩子的担心,实际上是担心自己无法帮孩子解决问题。
就像开学前,我们也总担心这个担心那个。
针对这一点,Deepseek建议:睡前和孩子谈谈心。
不要笼统地安慰、鼓励,更不要严厉地警告、威胁。
最关键的是,要和孩子谈具体的事。
比如:开学后你最担心什么,是害怕老师批评,还是和同学们有什么矛盾?
比如:新学期的几门课,感觉哪门比较困难,要不要爸妈帮你找找学习思路?
比如:一早一晚的上下学,时间、路线的安排,你感觉合理吗?
再比如,这学期,对自己有什么规划吗?想学什么兴趣班,等等。
通过睡前轻松地聊天,一点点打消的顾虑。
《小日常大奇迹》中说:
“所谓养育,第一步先给孩子生命,第二步再给孩子信念。”
当孩子心里有了“被父母支撑”的信念,就不会再惧怕任何事。
作家蒋方舟,有段日子很萎靡。
为了调整状态,她逼自己晚上跑步,再不情愿也一圈一圈地跑。
从最开始的痛苦难熬,到后来的轻松畅快,短短几周她就恢复了神气。
其实,很多孩子和当时蒋方舟的状态很像,也亟须通过运动唤醒身体。
对孩子而言,早晚一小时,半小时都行,用不了多少时间;
跑步、跳绳、踢球、爬山,也都是免费的,随时随地都能进行。
唯一的难点,就是我们和孩子能否下定决心。
为了孩子顺利开学,及早动起来,好处远超你想象。
每年临近开学,网上都火一批补作业的视频。
这几天,我刷到最多的,是爸爸们拿着仿真枪,怼着孩子脑门,逼孩子补作业。
此外,还有全家一起熬夜赶作业的,用胶带粘住孩子眼睛的,用Deepseek写作文的……
我知道,很多都是拍段子,但真经历过暑假补作业的家长,就知道这个过程多么煎熬。
不要再等到最后几天临阵磨枪了,尽早督促着孩子对作业进行查缺补漏。
最后几天,预习一下新课本,与新学期无缝连接。
这么多年,我有个很深的感触:
暑假作业完美搞定,开学焦虑会缓解一大半。
暑假一个半月,孩子们都玩野了。
要是像咱们小时候,在户外疯跑也就罢了,关键是,现在的孩子假期全在玩手机和平板。
天天窝在沙发上,抱着手机打游戏、追剧、聊八卦,哈欠连天,无精打采。
但要是开学前,一刀切似的把手机没收,孩子又会和家长们各种闹。
Deepseek建议:让孩子放下手机,也得循序渐进。
先从时间上控制,每天少玩一小时;再从日常安排上调整,比如他原本玩手机的时候,可以拉着孩子出去玩、做家务、看纪录片、短途旅行、上兴趣班……
用高质量陪伴带来的内啡肽,替代低级娱乐产生的多巴胺。
数字戒断后,孩子就能心无旁骛地学习。
Deepseek建议,开学前,规律性地阅读,能帮孩子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博主@文东,是上海交大的研究生,分享过自己的暑假读书经历。
他说,开学前几天,上午九点到十一点,他会安排自己读一本书。
边看,边做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看完一部分,就写一段读书小结。
两个小时内,他全神贯注,深度思考,合上书本那一刻,还意犹未尽。
他感觉,这种沉浸式的自学,能很好地收心,平和心中的烦躁、焦虑。
英国教育家亚历克斯·约翰逊说:
“当孩子们找到自己喜欢的书之后,他们就变成了读者。然后是下一本,又一本,再一本。”
读书这件事,只要开始,孩子们就算是踏上学习的正轨了。
Deepseek还有个暑假收心的小妙招:提前约同学们见个面。
有位育儿博主,每年假期的尾巴,都会特意腾出时间,帮女儿办一场小型的同学会。
孩子们坐在一起,分享暑假趣事,吐槽各自的烦恼,交流开学后的打算……
聊着聊着,孩子心中的烦闷就不见了,还都盼着快点开学,好和同学们天天见面。
博主说:
爱学习的第一步就是爱上学,而爱上学的第一步,就是愿意和每天都要见到的小伙伴们一起玩。
提前见见同学,熟悉一下社交环境,开学就不再是令人头大的事。
漫漫求学生涯,长长短短的假期,都像是乐章的间奏。
为的是,让孩子和家长们有个喘息和调整的机会。
作家蒋勋说,最好的生活状态,是在加速和放缓中,找到平衡。
刚开始放假,孩子们可以撒了欢地睡、玩,但临近开学,就要好好收心了。
希望Deepseek给出的8条建议,能帮到你。
愿我们的孩子,新学期新气象,念好书,顾好身体。
点个❤,与朋友们共勉。
作者 | 瑾山月
排版 | 余景
图片 | 图虫创意
#樊登读书##家长必读##开学##帆书开学季##育儿#
更新时间:2025-08-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