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睡早起”不对?医生:只要过了60岁后,睡觉尽量做到这4点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你知道吗?在我这个年纪,能睡个好觉真的越来越难了。”这句话是我昨天听到的一位退休老人的感慨。她是一位已经70岁高龄的老人,尽管她依旧保养得很好,精神也很充沛,可是每天晚上都难以入睡,早晨醒来也总觉得没睡够。

这种情形,在很多人身上都有发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质量的下降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对睡眠的认知往往还停留在“早睡早起”这样的传统观念上。

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人,往往依然在坚持早睡早起的生活方式,但这种做法真的是最适合他们的方式吗?随着科学对睡眠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专家指出,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的质量远比睡眠的时长更为重要。那么,老年人的最佳睡眠方式究竟是什么呢?

随着年纪的增长,许多老年人会面临睡眠障碍的问题。身体的自然变化使得他们的睡眠结构发生了变化,深度睡眠减少,容易被打扰。而且,许多老年人依旧坚持以年轻时的作息模式为标准,抱着“早睡早起”这样的理念不放,结果反而让自己陷入了长期的睡眠困扰中。

其实,医生提醒我们,老年人并不需要过度追求“早睡早起”,反而应该根据自身的生理变化,调整睡眠习惯,顺应生物钟,确保睡眠质量。

这并不是说要彻底放弃早睡早起的习惯,而是要在保持规律作息的基础上,关注一些细节,改善睡眠质量。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一下,60岁以上的人在睡眠方面应该注意的四个关键点。

首先,足够的睡眠时长是保证健康的基础。对很多年轻人来说,晚上能够睡够8小时已经是奢侈,但对年纪稍大的老年人来说,睡眠时长同样不能忽视。

尽管研究显示,60岁以上的成年人每晚需要的睡眠时间不一定要像年轻人那样长,但成年人平均睡眠时长应保持在6到7小时之间,这样才能让身体和大脑得到有效的恢复。过度减少睡眠时长会影响身体的免疫功能和细胞修复,增加患上慢性疾病的风险。

例如,睡眠不足会导致血糖控制失调,增加糖尿病的风险;还可能引发高血压、心脏病等问题,甚至加重记忆衰退和老年痴呆的症状。

适当的睡眠时长对于保持老年人整体的健康状况至关重要,合理调整睡眠时间,确保足够的休息,能够有效降低这些健康风险。

然而,单纯追求睡眠时长并不是保证睡眠质量的唯一标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生物钟也会发生变化,许多老年人不再像年轻时那样习惯于晚上11点之前入睡,或者早上7点就自然醒来。

对于年纪较大的老年人来说,生物钟的变化使得他们常常在晚上容易觉醒,或者早晨提前醒来。这时候,睡眠的规律性远比单纯的睡眠时长更加重要。

研究显示,睡眠规律性良好的老人比那些作息不规律的人在身体健康方面表现更好,体内的生物钟能够顺利地调节昼夜节律,从而使睡眠质量得到提升。

为了顺应生物钟,老年人可以尽量保持每天固定的作息时间,即便晚上睡得晚一些,也要尽量在固定的时间起床,这样可以帮助身体建立规律的作息系统,让睡眠质量得到保障。

接下来,大家都知道,现代生活离不开手机,但对于年纪较大的人来说,晚上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会对睡眠产生不利影响。手机屏幕发出的蓝光能够抑制人体褪黑激素的分泌,妨碍正常的入睡过程。褪黑激素是调节睡眠的重要激素,它能够促进身体的放松,帮助我们进入深度睡眠。

而长期在睡前使用手机、看电视等,会导致褪黑激素分泌的减少,影响入睡的速度和睡眠的质量。尤其是在老年人中,长期用手机、看视频、玩游戏等不仅会延长入睡的时间,还可能使他们晚上容易醒来,导致深度睡眠的缺失,从而影响白天的精神状态。

因此,医生建议,老年人尤其是60岁以上的群体,最好能在睡前1小时左右停止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可以通过读书、冥想或其他放松活动来代替手机使用,帮助自己更好地入睡。

简单的活动,如喝一杯温热的牛奶、泡个热水澡,或者听一段轻音乐,能够有效帮助老年人放松身体和大脑,进入更加平稳的睡眠状态,避免熬夜和深夜使用电子设备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最后,不少人都有睡前喝水的习惯,但过度的水分摄入尤其是在临睡前,往往会导致夜间频繁起夜,打断睡眠过程。尤其是对于年纪较大的老人来说,频繁的起夜不仅影响睡眠的连续性,还增加了摔倒的风险。

很多老人会在晚上起床去上厕所时不小心摔倒,造成严重的骨折等伤害。因此,睡前1到2小时最好避免大量饮水,以减少夜间起夜的次数。尤其是在寒冷的季节,老年人身体对水分的需求相对较低,过度的水分摄入不仅无助于改善睡眠,反而会导致起夜频繁,打乱整个夜间的休息。

当我们回顾这些睡眠细节时,可能会觉得这些小事并不值得过于关注,但它们恰恰是决定老年人睡眠质量的关键所在。

睡眠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身体的免疫功能、心血管健康、脑力恢复等多个方面。因此,老年人在睡眠方面不仅要保证足够的时长,更要顺应生物钟,避免睡前的刺激,减少起夜干扰,让自己的每一晚都能睡得更好。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老年人睡眠健康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武慧慧.医学生睡眠时间与失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上海护理, 2024-04-19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2

标签:养生   早起   医生   睡眠   老年人   生物钟   身体   晚上   年纪   老人   激素   小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