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等了4天,北京给出的答复很痛快,美国要打,中国奉陪到底

特朗普在10月10日通过社交媒体放话,要对中国商品加征100%的关税,还把原因甩给中方对稀土的出口管制。这一步直接搅动了全球市场,美股在那天就遭遇了半年里最严重的抛售,道琼斯指数开盘后几分钟内跌了五百多点。市场反应这么大,也因为大家都知道特朗普在贸易问题上爱用关税这招,过去几年他就经常这么干,搞得各国经济都跟着晃荡。这次他选的时机,正好是中美贸易关系又紧张起来的时候,中方之前已经加强了对稀土出口的管理,目的是维护自身安全和利益,这完全在国际法范围内。但特朗普就拿这个当借口,说是为了回应中方举措。

两天后,到10月12日,特朗普的调子变了。他在新闻发布会上说,美国愿意和中国达成协议,来缓和当前的贸易紧张局势。这话一出,外界就觉得白宫在对华放软身段。同一天,美国副总统万斯在国会山的一场会议上发言,希望中方在贸易争端中保持理性,还强调美方握有更多筹码。万斯这话虽然带点威胁味,但整体看,还是在试着拉近距离。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在那天也公开表示,美方请求和中方通话,但通话时间被中方推迟了。这显示出双方的沟通因为局势升级遇到了点阻碍。

转天,10月13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对华加征100%关税的事不一定会真的落地。他提到,中美将在本周开展工作级别的会谈,对局势缓和持乐观态度。这番表态让市场稍稍稳了稳,也让人觉得美方的关税威胁,可能就是为了在谈判中多要些筹码。毕竟,特朗普的风格就是这样,反复无常,朝令夕改,之前类似的事发生过不少次。

等了四天,到10月14日,中方终于给了明确答复。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在记者会上直言,如果美国要打贸易战,中国奉陪到底。这回应很干脆,立场鲜明,没绕弯子。中方还指出,美国一边谈一边施压的做法,不会得逞。如果想谈,就得在互相尊重、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进行。发言人强调,美方不能一边谈判一边实施新的对华限制措施,那不是正确的相处之道。中方还给美方指了出路,建议尽快纠正错误做法,拿出诚意,推动双方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只有把诚意落到实际行动上,才能为谈判营造好氛围,增加互信。

中方的底气来自自身经济韧性和多元化的市场环境,不怕所谓的脱钩。另一方面,中国手里有充足的反制底牌,比如稀土资源和技术,美国在稀土领域还离不开对华依赖。这次回应也符合中方一贯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问题。当前国际局势复杂,稳定的中美关系对双方都有利,也符合国际社会期待。特朗普的关税威胁一出,全球金融市场就震荡,美股抛售严重,尽管后来美方软化了些,但市场波动已经造成影响。

从事件过程看,特朗普10月10日的声明是起点,直接导致市场动荡。12日的表态像是试探,13日的访谈进一步缓和,但中方在14日的回应把球踢了回去,强调不接受施压。整个过程没超过一周时间,但牵动了不少国家的神经。分析显示,美方的关税讹诈往往是谈判策略的一部分,目的是谋求更多优势。但中方这次回应很及时,没让美方单方面主导节奏。

中方在回应中还重申,如果美国无视中方利益,执意破坏谈判氛围,可能会导致沟通停滞甚至中断。从中方推迟美方通话时间这事,就能看出点端倪。整体上,这次事件是中美贸易摩擦的延续,特朗普上台后,这种事发生频率高,涉及关税、出口管制等多方面。10月10日的威胁针对中国商品,具体从11月1日起实施,但贝森特13日就说不一定发生,显示美方内部也在权衡。

中方的稀土出口管制是合法举措,目的是更好维护国家利益,不是针对特定国家。但特朗普拿这个说事,试图把锅甩给中方。事实是,美国在关键矿产上依赖进口,中国是主要供应方,这让中方有反制空间。14日的记者会,中方发言人没只谈对抗,还留了谈判余地,这显示出务实态度。相比之下,美方从威胁到软化,变化快,符合特朗普的执政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7

标签:财经   美国   北京   中国   中方   美方   关税   稀土   中美   贸易   市场   管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