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降息,A股却放量下跌!这次咋没人说“牛还在”了?

A股最近似乎很喜欢玩“利好兑现”。


9.3的时候“利好兑现”,开跌。


这次美联储降息,又是“利好兑现”,开跌。


虽然对老股民来说并不陌生,这是A股的调(niao)性。但他们似乎忘记了,这是A股走熊时候的调性,可不是走牛时候的调性。


再说,9.3的时候,好歹前面大涨了两个月,有足够多的获利盘、足够大的空间去“利好兑现”。但这次呢?前面大半个月基本就是横着走,哪来的空间去“利好兑现”呢?


还有一个细节是,这次的开跌是放量的,意味着经历了充分的市场博弈,下跌更有效。


既然不存在“利好兑现”的空间,为什么公认利好A股的美联储降息却带来放量下跌呢?


是否意味着“事出反常必有妖”,美联储降息对A股利好的逻辑发生根本性变化?


“牛还在”的声音,这次怎么消失了?


解答这些问题之前,咱们要先搞清楚一个重要问题:


点阵图、鲍威尔讲话

哪个更重要?


每次美联储议息会议,都会释放出三个重要信息(以降息为例):除了降息本身,还有由19名美联储官员投票出来的点阵图,以及新闻发布会上的鲍威尔讲话


经过一天的发酵,相信大家都知道,点阵图和鲍威尔的讲话是矛盾的。


点阵图倾向于激进降息,属于衰退式降息。说白了就是传达出“大美丽的经济出问题了,需要急救”的信号。


鲍威尔讲话倾向于保守降息,属于预防式降息。说白了就是想制造“大美丽的经济没问题,大家别慌”信号。


前者利好非美资产、大宗商品、美债;利空美元资产(美股+美元)。


后者反之。


所以咱们有必要搞清楚,这三者到底哪个更重要?


大家回想一下,美联储降息的消息出来后,各种报道和分析是怎样的?——花大篇幅去叙述和剖析鲍威尔的讲话,但基本上不会对比上一次的讲话。而点阵图会去对比上一次,甚至上两次的点阵图。至于降息本身,通常还会回顾过去好几年的历史数据。


也就是说,降息本身,会被市场长时间记忆。所以在影响市场大方向上,权重是最高的。


点阵图,会在市场的记忆中存活1~3个月。对市场的影响权重次之。


至于鲍威尔讲话,可能只需要几天时间,就被市场遗忘了。对市场大方向的影响,权重最低。


有趣的是,如果从短期市场反应来看,权重顺序往往是颠倒过来的:短线资金记忆力短暂、受情绪主导、更容易聚焦主观的讲话(而非客观数据),三者之中鲍威尔讲话就最符合短线资金的审美,权重反而是最高的。


咱们看看公布降息后的1.5个交易日里,市场的实际反应:


显然,在大部分的时间里,市场朝着鲍威尔讲话的影响方向运行。包括美元、美股上行;非美资产、大宗商品、美债下行;包括A股的放量下行。这也是为什么这次“牛还在”的声音消失了


然而,仔细观察还会发现,在鲍威尔讲话前的短时间里,市场是朝着点阵图的影响方向运行,且幅度相对偏小。


至于降息本身的影响,虽说在预期之内,但市场反应也实在太小,感觉就像被直接跳过。


所以每逢这类重大事件,市场的短期反应往往具有迷惑性,很考验投资者“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看清楚点阵图鲍威尔讲话矛盾的本质,就能理解为什么会矛盾、为什么鲍威尔要这么讲话、为什么点阵图的含金量更高?


看清楚降息本身才是权重最高的变量,就能看懂A股的“牛”到底还“在不在”?


美联储内部矛盾的本质


自去年底以来,美联储议息会议的FOMC投票、点阵图投票出现越来越明显的分歧。这在以往是不存在的,以往的内部一致性很高。


而出现分歧的原因,很显然,是特朗普重新当选后,鲍威尔的“不听话”。


所以美联储内部矛盾的本质,是特朗普在背后推动的美联储内斗,目的是削弱鲍威尔的掌控力。


从而,点阵图要表达的激进降息态度、鲍威尔讲话要制造保守降息的预期,这种矛盾就很好理解。


鲍威尔最晚明年5月就寿终正寝,掌控力下降的趋势是不可逆的。所以说点阵图的含金量更高。


面对点阵图鲍威尔讲话的表面矛盾,专业投资者的理解是一点都不矛盾的。体现在polymarket下注未来两次降息的概率变化上,就很清晰、很一致。他们只看点阵图,根本不看鲍威尔讲话


以Polymarket的下注结果作为预判依据的原理,以前的文章有反复介绍过,就不赘述了。这里就讲个最直观的结果:至少从去年美联储第一次降息开始,每一次预判美联储降不降息、降多少bp,包括预判特朗普再次当选,这里的下注结果就没有错过,一次都没有


A股的“牛”到底还“在不在”?


点阵图权重更高的,是降息本身。


也正因为市场对降息本身的记忆时间特别长,长线资金都特别清楚:降息最大的意义不在于单次降息本身,而是降息周期一旦打开,就是一条道走到黑,中途不会转向。


而降息周期,作为外部因素,就是A股“牛还在”的最大底气。


历史数据表明,主动外资流入A股的趋势,与美元流动性的趋势是高度正相关的。


而且外资流入的转折点,通常比美元流动性的转折点来得慢一点。


也就是说,外部的长线资金不会像短线资金那样抢跑、“炒预期”。反而是等到短线资金“炒预期”、“利好兑现”一套耍完之后,才优雅进场。迟到,但很持久。


至于内部因素,也是高度确定的。无论经济复苏的趋势,还是官方营造“慢牛”的决心。


只能说,这两个月反复强调的“慢牛中枢”,含金量还在提升。


前两周还提到过,“牛还在”的声音其实只会延长震荡的时间。所以现在“牛还在”的声音消失了,反而是好事。


这跟当时预判下一波启动将发生在国庆前,顺带肩负“促进消费”使命的预判,也基本一致。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美联储的降息周期不仅带来外资的长线流入、国内降息空间的打开;降息周期必然伴随大美丽的实体扩张。虽然贸易壁垒高企,但相当大的一部分订单,绕地球大半圈后,最终还是落在东方制造业大国的手上。


这意味着战略成长板块(AI+新能源)先行——实体经济复苏——传统顺周期价值板块复活的路线会得到间接强化。传统顺周期价值板块的复活甚至有望提速。


不过这些是后面的事情了,预计最早也只能体现在年报季,到时再深入探讨吧。


今天就分享到这。对文章内容有疑问或者指正的,继续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0

标签:财经   鲍威尔   讲话   利好   市场   权重   周期   矛盾   资金   美元   含金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