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肾阳虚吃什么中成药?这5种对症又管用,收藏起来慢慢看

脾肾阳虚之人,恰似家中暖气炉未烧够,脾与肾这两个供暖核心乏力,脾需将吃进去的食物化为营养,肾要守住体内阳气,一旦二者皆虚,吃的东西便无法良好消化,阳气也难以留存,如此便会出现怕冷、拉肚子、没力气的状况。


但也别慌,不是所有“补药”都适合你。有人跟风吃人参、鹿茸,结果越补越上火;有人随便买止泻药,治标不治本。今天就跟你谈谈药店常见的5种中成药,专调脾肾阳虚,每种都有自己的“拿手本事”,你可以对着自己的情况选。


1.附子理中丸:怕冷又拉肚子,吃它准没错


要说脾肾阳虚似“暖气炉”无火,这样附子理中丸便为“急添之柴火”,专克那种“冷彻骨髓”的情形。


很多人会有这样的情况,一到冬天,不光手脚凉,肚子也冰凉;稍微吃点凉粥、凉菜之类的,大概半小时就想上厕所,拉的大便稀得跟水似的,还可能有胃痛、腹胀这类不适,这时候附子理中丸就比较适用——它里面的附子能振奋肾阳,干姜能温中暖脾,白术和党参有助于增强脾胃功能,让身体把食物转化成需要的能量。


不过得留意,这个药比较“热”;要是夏天天气热,或者你吃了之后觉得口干、上火那就别多吃,最好去问问药师;一般是饭前吃,用温水送服,可别用凉水,不然刚补的阳气就又被“浇灭”。


2.金匮肾气丸:腰发酸、夜尿多它是“守护神”


有些脾肾阳虚之人,不仅怕冷且会拉肚子,还常感腰无力,站久、坐久便发酸,夜间起夜次数亦多,有时一晚上得起来两三回,致使觉难睡好,此时便需用金匮肾气丸。


其根基是“六味地黄丸”,能滋阴再搭配附子与桂枝两味“温热性”药就能在滋阴的基础上补阳——中医讲究“阴中求阳”,好比给花浇水时晒太阳,阳气方能稳固,所以若你除了有脾阳虚的症状,还有肾虚的“迹象”比如腰酸、夜尿多、精神不佳,选用它便比较合适。


此药较为温和,通常需服用一段时间方能见到成效,莫要吃个两三天未见效果便停止服用,另外感冒发烧之时切勿服用,否则或许会将“邪气”留于体内,致使康复更为迟缓。


3.济生肾气丸:水肿、小便少,比金匮肾气丸“利水更强”


很多有脾肾阳虚问题的人会出现水肿情况:早上起床眼皮肿,按小腿有凹陷且长时间不恢复;还老是觉得小便少、排尿难这时候别光想着用金匮肾气丸,济生肾气丸在利水方面比金匮肾气丸效果好一些。


济世肾气丸是在金匮肾气丸基础上加了车前子和牛膝这两味药,车前子能把体内多余水湿通过小便排出去,牛膝能让药效更集中作用在下焦,特别适合下肢水肿、小便不利的情况,比如有些中老年人每到冬季,腿部易肿胀,穿裤子都费劲,坚持服用一段时间济世肾气丸后,水肿逐渐减轻,行走变轻松许多。


不过得提醒一下,这药在利水的时候会带走一部分津液,所以吃的时候得多喝点温水,可别让身体缺水,还有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吃药之前最好去问问医生,免得和别的药有相互作用啥的。


4.温脾丸:肚子冷痛、大便稀,比附子理中丸更“温和”


若你脾肾阳虚偏“寒”但还未到“冷得透骨”的程度——比如冬天肚子摸着是凉的,吃些凉东西就腹胀、拉肚子,只是手脚没那么冰凉,吃附子理中丸还易上火,这样温脾丸就较为合适。


它和附子理中丸都能够温煦脾胃,可是温脾丸运用“干姜”配合“党参”不似附子那样有着厉害的“燥性”,在补益阳气的时候不会“耗”津液,而且它还加入了“大黄”(制大黄,药性温和),能悄悄把肠道里积存的“寒气”排出。不像有些药只补不排,轻易在体内淤积。


不过需要注意,此药是针对因“寒积”引发的腹泻的,若腹泻特别急促、大便带有黏液的,得先排除急性炎症,可不能直接就服用。


5.桂附地黄丸:手脚凉、水肿它能“通阳气”


还有一种情形,有的人手脚特别冰凉,连膝盖都凉,按压一下小腿会陷下去一个坑,半天都弹不起来——常为脾肾阳虚所引发的“水肿”,由于阳气不足,水湿无法排出,便积于身体之中,这时桂附地黄丸就颇为适宜。


桂附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有相似之处,可是桂附地黄丸里的附子与肉桂配伍更着重温阳,利水作用更显著,要是你属于脾肾阳虚,且伴有湿重表现,像存在水肿、手脚发凉、大便黏腻这类状况,用桂附地黄丸能更快祛除湿气、疏通阳气。


另外需留意,阴虚火旺之人不可食用,比如那些平常经常口干舌燥、手心脚心发热的人,食用后或许会更上火,并且孕妇以及高血压患者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乱服。


末尾再和你说,脾肾阳虚并非小事情,但也不必惧怕,重点是不要盲目进补,首要得搞清楚自身到底是啥样的症状,是主要体现为畏寒,还是主要体现为腹泻;是腰酸还是没有劲,针对症状选对药物,再配合调整生活习惯,例如少吃寒凉的东西、多晒晒太阳、夜里不熬夜,阳气就会慢慢得以补充回来。


要是你还搞不清自己啥情况,或者吃了药没啥用,可别硬撑着,去药店问问药师,要不就上医院找中医瞧瞧,要知道,“对症”那可是顶要紧的事儿。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7

标签:养生   中成药   管用   收藏   附子   阳气   水肿   车前子   手脚   大便   情况   干姜   牛膝   津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