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没造出车的新能源公司,居然靠台湾街头的一家面馆撑着,还摇身一变跑去美国上市——这事儿听着像段子,可它就真真切切发生在沈玮身上。
说起沈玮,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这人到底是干嘛的?要说他是“造车人”,可他手底下连辆正经量产车都没搞出来;要说他是“骗子”,可人家手里却攥着一大堆高大上的汽车专利,还真就靠这套专利把钱玩出来了。
咱先把时间拨回到2009年,那时候新能源车还没火成现在这样,谁都看得出这行当未来有搞头,但真往里砸钱砸技术的人,得是玩真的。沈玮这人不一样,他当年是会计出身,专门给快倒闭的公司做资产重组,翻来倒去就是一套算盘。
2011年,他看上台湾那家叫“力武机电”的公司,这公司常年亏损,都快退市了,别人嫌弃他偏不嫌,直接收购了改名“淳绅”。可别看改了名字,里头根本没啥电动车影子,主营业务还在造电动工具。
问题来了:一家公司要是一直没啥营收,那证监会可不答应,得退市。咋办?沈玮这招真绝,干脆在台湾街头开了家面馆!8万元的面馆营业收入就被当作“淳绅”的营收,撑着公司活下来,退市危机就这么糊弄过去了。
要是你觉得这事已经够荒唐了,那后面更离谱。
趁着大陆开始推新能源车,2015年沈玮瞄准了江西赣州这块地。赣南基金那会儿正打算大干一场,双方一拍即合:沈玮拿专利入股,专利作价12.8亿,赣南那边出地出钱,合计要投60个亿,造车去!
可问题来了——别家车企拼死搞技术,沈玮干嘛呢?他忙着买专利:电池管理、车身轻量化、温控系统……最出名的就是那套GPS导航系统,一口气估了1.28亿美元!这数字吓人,可专家一看,技术含量嘛——呵呵,不咋地。
有了这堆“高大上”专利,昶洧(他把公司名也改了,叫“昶洧新能源汽车”)在外界眼里,俨然成了特斯拉平替。2019年法兰克福车展,昶洧的第一辆概念车亮相了,说是对标特斯拉Model S,百公里加速3.2秒,续航650公里……听着是不是很厉害?可真相是,那车压根就是上海找人代工的,连试跑时仪表盘数据都对不上,空有个壳子而已。
最要命的是,造车这行当讲究资质,国家规定要先做15辆样车,才能批量生产。可昶洧自己造不出来,只好东拼西凑,找代工厂做了6辆样车糊弄事儿,资质自然拿不到。
可笑的是,江西赣南还专门跑去申请,希望政策能网开一面,结果可想而知:没戏。大把的钱砸下去,车呢?没见着!到2021年,昶洧亏损已高达3442.99万美元,别说赚钱,连糊弄都快编不下去了。
可沈玮可没打算真把车造出来,他心里有自己的算盘:有概念车,有专利,有融资故事,就够了。到2022年,事情彻底捂不住了,台北检察机构直接盯上他,指控财务造假、操纵股价、转移资金,110多个官司在身,50次限高令,供应商、员工全都找不到人。
可沈玮还没死心。2024年6月24日,昶洧通过SPAC借壳,居然真跑去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了!上市当天股价还2.05美元,结果三个月后跌到0.52美元,真就是割完韭菜就跑人。
回头看,这十几年里沈玮玩的就是个“空手套白狼”:一边用PPT和专利画饼融资,一边靠政策扶持混名声,甚至开面馆糊弄上市资格,连车展概念车都是外包。这剧情要是拍成电影,都有人嫌编剧离谱,可它偏偏是真实发生的。
有网友一针见血:“如果沈玮当年真把心思放在把车造出来,说不定真有机会赶上新能源红利,可惜他心里想的从来不是车,而是钱。”这句话,是不是戳中了很多人?
所以啊,咱们老百姓再看热闹,也得长点心:别被所谓“高科技”“新能源”几个大词糊弄住,真有本事的企业,先把产品做出来,能跑起来,跑得远、跑得稳才是真的。
说到这,我就想问一句:如果你有60亿,你会拿去真刀真枪搞技术,还是跟沈玮一样玩PPT空手套白狼?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想法,咱们一起唠唠。
更新时间:2025-07-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