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缩水百万,中产夜不能寐!港深北上广都在经历‘负资产’阵痛

十年打拼攒首付,一朝楼价跌三成。香港中产家庭从未像今天这样,感受到负资产带来的切肤之痛——不仅资产缩水,更可能面临“卖了房还欠债”的尴尬局面。

"120万买的房现估价50万,还欠银行60万。"老同学来电道出2025年家庭财富焦虑。负资产正侵蚀中产财富,不仅香港如此,杭州也有业主2022年500万购房,现挂牌350万仍欠贷380万。

01 数字背后,负资产现状堪忧

香港金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负资产个案录得37,806宗,虽然较第一季减少7.2%,但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这些负资产案件涉及金额高达1902亿港元。

仲量联行香港主席曾煥平指出,香港楼价自2021年历史高位后转势向下,至今已回落近三成。这使得不少高位接盘的购房者直接被套牢,陷入负资产困境。

内地情况同样不容乐观。中国房地产数据研究院2025年7月的报告显示,在全国337个监测城市中,高达76个城市的二手房均价较五年前跌幅超过30%。

02 风险不均,普通家庭承受更多

表面数据显示,多套房持有者经济损失更显著。北师大测算显示,房价跌10%将导致全国多套房家庭资产缩水10万亿元,相当于全国居民年储蓄增量总额。

深入分析显示,普通家庭风险更高。高净值人群房产占资产30%-40%,而普通家庭高达60%-70%,使其更易受房市波动影响。

当前房地产市场区域分化明显:上海核心区房价同比涨5.9%,而牡丹江等城市二手房较峰值跌超1/3,中小城市非核心区房产家庭资产缩水压力加剧。

03 连锁反应,远超资产贬值本身

负资产不仅造成账面价值缩水,更通过"财富效应"抑制消费。社科院研究显示,负资产家庭消费意愿降35.7%,储蓄率升22.3%,形成宏观经济抑制循环。

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链覆盖60余领域,直接贡献GDP约7%,间接带动17%增长。其增速每降1个百分点,或致关联行业减岗40万。

2025年房地产投资降5.6%,新开工减7.8%,致建筑业减岗120万,失业率超全国均值2.3个百分点。

04 应对策略,缓解压力

针对负资产问题,存在多种可行性解决方案。据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权威调查数据显示,约63.7%的负资产业主采取持续持有并保持稳定还款的应对策略。

在金融支持方面,众多金融机构为业主提供灵活的还款方案调整服务。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官方统计,全国范围内约72%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已推出在维持原贷款总额不变前提下,允许延长还款期限或变更还款方式的金融服务。

对于具有投资属性的不动产,建议通过市场化租赁方式实现资产收益。中国房地产中介协会行业监测数据显示,在一、二线城市,商品住宅的年度租金回报率通常维持在2%至4%的合理区间。

05 心理冲击,比数字更伤人的是焦虑

负资产带来的不仅是经济损失,更是心理层面的打击。对于许多中产而言,房产不仅是居住场所,更是财富积累的核心载体、阶层稳定的象征。

中国心理学会研究显示,心态调整显著影响负资产业主生活满意度。接受市场波动、不过分关注房价的业主,幸福感比持续焦虑者高5%。

有网友无奈表示:“我家房子也跌了一两百万,每晚想到房贷和缩水的市值,都睡不着觉。努力了十几年,好像又回到了原点。”

06 未来展望,市场调整期的必经之路

中国房地产学会预测,未来3-5年市场将持续结构性调整,部分区域房价或下行,但一线核心及强二线优质资产有望率先企稳。经络按揭转介首席副总裁曹德明指出,若下半年楼市回稳,负资产个案有望减少;预计美联储四季度或降息,港拆息随之回落将提振楼市。专家建议,市场调整期需保持耐心,家庭决策应因人而异。

截至2025年6月,全国个人房贷余额39.7万亿元,约8.5%面临负资产风险,较2020年的2.3%增长近四倍。专家指出,应对负资产需兼顾财务健康与家庭生活质量,方案需因家而异。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3

标签:财经   中产   阵痛   房子   资产   香港   家庭   业主   数据   房价   财富   中国房地产   焦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