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战持续交锋,欧洲终于如梦初醒:自己才是贸易摩擦中的最大输家。
随着中美贸易谈判的进行,世界的目光都被吸引过来了,这让欧洲分析家们感到非常失望。欧洲也曾经是全球经济中心之一,但是最近几年的活力却越来越差。特别是在特朗普上台之后,在美国蛮横无理的经济攻势面前,欧洲毫无招架之功。

(欧盟领导人面对特朗普表情僵硬)
如今,欧洲不仅仅要面对美国的经济胁迫,还要面对中国的稀土出口管制。最为可悲的是,欧洲在这两场谈判场中都没有任何主动权可言。时代周刊的经济编辑梅林·汗撰文指出,今天的欧洲没有任何办法,只能等着中美之间谈出一个结果来。如果美国承认中国对世界经济秩序有一定的发言权,那么欧洲就会变成最大的输家。
她抱怨说,欧洲人没有能够坐在峰会桌前。欧盟的经济命运和政策选择,更多地由北京、华盛顿这两个政治中心来决定,而不是布鲁塞尔、柏林或巴黎的领导人。
这事本质是欧洲自己没有实力挤进去,又能埋怨谁呢?
2025年7月27日,欧盟被迫接受了美国提出的关税要求,凡是欧盟向美国出口的产品,平均税率达到15%,汽车、钢铁等产品的税率更高。欧盟还被迫承诺购买价值1500亿美元的美国石油天然气,并且向美国投资6500亿美元。
据说这是为了安抚美国政府,让它在乌克兰问题上与欧洲保持合作。充当北约秘书长的荷兰前首相马克·吕特摆出了现代政治史从未见过的谄媚姿态,把特朗普叫做老爹,让民众非常怀疑自己是不是生活在21世纪。前欧盟委员会脱欧谈判代表乔治·里克莱斯表示,这份协议就是投降和羞辱。

(彭博新闻社发布漫画嘲笑欧洲被特朗普打得一败涂地)
在特朗普面前屈服的欧盟,企图在中国身上出了一口气,没想到迎来了一个更加强硬的对手。
对美贸易谈判完成后,欧盟用“支持了俄罗斯”为理由,先后制裁了多家中国企业。面对欧盟的找茬,中国毫不客气地收紧了稀土供应,导致欧洲几大汽车厂纷纷陷入了恐慌之中。欧洲评论员因此指出,欧洲不仅成为了中美贸易摩擦的瞄准目标,而且可能成为中国外向型经济的最大输家。
根据欧洲央行的数据,欧元区3/4的稀土要从中国进口。超过80%的欧洲大型公司,与中国稀土原厂的中间商相距不超过三个。如果中国不肯放松出口管制,那么欧洲的汽车工业和正在复兴的国防工业要重新面临灭顶之灾。
问题是中美之间有条件可以谈,欧洲还有什么可以拿出来交换的呢?更何况欧洲早就应该认识到,中国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在四五月份的中美贸易摩擦高峰期间,美国加多少税中国就加多少税,一直加到了两国贸易无法进行的程度,体现出了中国破釜沉舟的决心,也迫使美国首先提出休战。
一盘散沙的欧洲如今想用空洞的言辞,来威吓这样级别的对手,判断力都已经差劲到这个程度了吗?

(吕特称特朗普为老爹)
在美欧贸易协定签署之后,就有欧洲学者鼓吹动用“最强大的贸易报复武器”对付中国,简称ACI。据说这种工具包括全面的出口禁令、市场准入限制、采购限制,以及惩罚服务和商品进口的能力。比如禁止欧洲公司帮助维修中国的关键芯片制造机器,或限制意大利和德国飞机和发动机零件出口。也就相当于双方完全脱钩了。
然而这种贸易报复工具的使用,并不是欧盟委员会自己就能决定的,它必须在欧盟27个成员国得到多数支持。这样的情况,“散装欧盟”从来都是组织不起来的。
包括西班牙在内的很多国家,希望得到中国电动汽车企业的投资。德国一直希望能够与中国进行外交接触,虽然德国外交部长因为立场错误,没有能够拿到进入中国的门票,却也丝毫都不打算启动贸易脱钩。
荷兰政府最没眼力劲,替欧盟尝试用了一下类似于ACI的措施,强行没收了中资控股的安市半导体。然后就引来了中国猛烈的回击和车规芯片管制。全球汽车业都为此叫苦,埋怨荷兰“没事找事”,并互相疯狂抢购市场上的库存芯片。
因此分析家指出,只能等着中美在韩国会晤期间,能够达成比较好的协议,这样欧洲才能获得喘息之机。

(欧洲稀土高度依赖中国,其他地区也基本一样)
这样的想法能够实现吗?够呛。
美国是要从世界市场上占便宜的,如果在中国身上赚不到,那就要去别人身上找补。富庶而分裂的欧洲,是比日本或者韩国更好的对象。
因为欧洲还有相当多的海外资产和金融资产,拥有一些世界知名的企业,还有相当多其他值得收割的财富。想让特朗普放过欧洲是不太可能的。
更新时间:2025-10-3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