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塬,如水流长,越过春秋与风霜,回首身边许多对夫妻,步履虽缓,却活得妥帖安详。
都说幸福难描摹,世上多少爱恨痴缠,却未必能持久;可我偏在那些柴米之间,看见他们的影子总是彼此依偎,像老井边绕着的藤,缠绕了年月,柔韧而未折。
朱自清曾说:“荷塘月色,是静谧中的温情。” 我常见过这些夫妻,一起买菜,一起散步,口中无声,心下却默契。
日子清浅里彼此叮咛,饮食起居竟也诗意非常,莫道桑榆晚,霞光正灿漫。
有人问他们秘诀,他们摇头一笑,只是做着寻常的事,在风雨中彼此等候。
哪怕争吵,也知轻举慢放,言止于伤人之前,就像林清玄说的,“柔软胜刚强”,委婉,沉默,把爱藏进针脚,穿梭岁月,愈发生香。
共性?细想来,不过是这一份淡定,一点体谅,一抹温存。不逾矩,不苛求,知彼此的不易,也释怀昨日不可重回。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岂止是华美词藻,更是饭桌一盏灯、一句问候、一壶茶余温,是病痛时静默守候,是落寞时低声细语。
如果说年轻时的情感像火,如歌如画,那中年以后的夫妻,彼此都学会了收敛锋芒,只留下真切的温热,和一句“你在就好”。
不是大风大浪里的誓言,而是每日一句的安慰,不嫌琐碎,只觉珍贵。
老人们常说:“半生已过,懂得的是陪伴。” 这陪伴,并不耀眼;它安静地伏在每个黄昏的炊烟里,在默默的目光交汇中安然落地。
哪有什么教科书式的婚姻,不过是在漫长日常中,一次次体谅与包容里,彼此握紧,又一次放松。
三毛写过:“真正的爱情不是一时 ** ,而是在繁杂琐碎中相看两不厌。” 我看这些过得好的夫妻,从不炫耀幸福,他们将日子过成流水,将性子磨成云烟,柴米油盐酿成了鹤发童颜的温柔,哪怕岁月催老容颜,心田依然绿意盎然。
其实,平淡正合欢喜。能一起把平凡打磨成金,就是最难得的共性。
当咸淡互补,当明暗共度,当再也不怕风雪打门,他们还能对你微笑,这便是生活馈赠的最长情告白。
所以啊,与其执念于短暂的轰烈,不如珍惜眼前人,把日子填满,一饭一蔬,一颦一笑,细水流年,足够温柔。
人生路远,千万珍惜共行的人,让耐心与善意,成为最深的牵绊。
——愿所有中年的夫妻,懂得这一份普通,却又宝贵的共性,在琐屑中相守,在岁月里芬芳。
更新时间:2025-07-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