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没有时间表达对家人的思念”
“这会不会是父亲写的、经历过的?
这时候,我像是在和他对话似的”
“止谤莫如自修”
“中国人还得争气才行”
回忆起父辈的特别经历
东京审判亲历者后人有哪些故事分享?
点击下方视频
可看第一集“对·话——东京审判”特别节目
↓ ↓ ↓
视频加载中...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把战犯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这两场大审判的正义性质、历史价值、时代意义不可撼动!
作为对日本战争罪行清算的正义审判,东京审判对28名甲级战犯的处置,对于恢复战后和平、重建国际秩序、伸张人类正义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人民法院新闻传媒特别推出一档全新视频栏目“对·话——东京审判”三集特别节目。
第一集,我们特别邀请了参与东京审判的中国检察官向哲濬之子向隆万,参与东京审判的中国法官梅汝璈后人梅小侃、梅小璈,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徐持一起,追忆他们的父亲在东京审判这场伟大的历史事件背后令人钦佩的故事。
↓ ↓ ↓
向隆万:“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1946年
向哲濬带领中国检察组赴日参与东京审判
向隆万年仅五岁
访谈现场
向隆万直言
“那时候
父亲没有时间表达对家人的思念”
睡梦中他偶尔会听到打字机的声音
母亲会在第二天告诉他
那是父亲忙着打印收集来的证据
他才知道
父亲回来过
梅小侃:“只能是永远的遗憾了”
录制现场
谈起父亲参与东京审判期间的经历
梅小侃侃侃而谈
可惜的是
对于梅汝璈法官这些宝贵事迹的挖掘
都是在很久以后了
后来
读到东京审判相关资料时
梅小侃总忍不住想
“这会不会是父亲写的、经历过的?
这时候,我像是在和他对话似的”
说完这句话
这位年过七旬的新中国第一位国际法博士
眼眶红了
梅小璈:“对历史、对法律都要有敬畏之心”
“止谤莫如自修”
“中国人还得争气才行”
这是79年前
梅汝璈法官在参与东京审判时
日记中经常出现的话
梅小璈觉得
父亲在那时候
肩上同时压着几重矛盾
一是身份和情感的矛盾
二是分工和需求的矛盾
三是程序和实体的矛盾
“能够想见他的焦虑和痛苦
所以他40来岁
头发会白了一些”
……
“对·话”深度访谈栏目将聚焦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事件,采用视频访谈的形式,现场对话案事件亲历者及相关人物、专家学者、法律界人士,深刻挖掘案事件背后蕴藏的独家故事、揭示的社会问题、展现的法理人情以及给公众带来的思考与价值。本栏目长期征集有益线索,可打包文件资料发送至邮箱xmt@rmfyb.cn,邮件标题注明“对·话深度访谈栏目投稿”,并留下联系人及联系方式。欢迎全国法院干警及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提供线索。
出品单位
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
总监制:张守增
监制:周翔
节目监制:何江
制片人:张伟刚
策划、统筹:杨梦娇 程维
本集脚本:程维
配音:张宇晨
视觉设计:张明翠
本集摄制团队:刘吟秋 李璇 于淏淳 周蕤
潘峰 韦应龙 梁洪涛
学术支持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战争审判与世界和平研究院
特别鸣谢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人民法院出版社
沈家本故居
更新时间:2025-08-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