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点右上方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及时阅读最新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2007年1月15日,薄一波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99岁。
这位叱咤风云的革命元勋走完了他漫长而波澜壮阔的一生。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薄老身后并未迎来一片肃穆祥和,反而被某些别有用心者制造的两条荒谬谣言,裹挟其名。
面对种种歪曲和中伤,2007年7月14日,薄一波的子女站了出来,用一份沉着有力的公开声明,还父亲一个清白。
这场关于历史真相的坚守与辩驳,也让人看清了某些“反转历史”的拙劣伎俩。
在中国革命那片风雷激荡的岁月里,有一位始终低调沉稳却贯穿南北战场、财经政务的中流砥柱人物——薄一波。
薄一波,山西定襄人,自幼便有魁梧之姿、峻峭之气。
1925年,他投身中国共产党,立志投身革命洪流。
六年后,1931年6月,他在北平被捕,关押于臭名昭著的“北平军人反省分院”——也叫草岚子监狱。
这一关,就是整整五年。
1936年,薄一波走出了草岚子监狱的大门。
他不是普通的获释犯人,而是中国共产党秘密策动的一场“假自首”营救的受益者。
出狱后,薄一波第一站就是山西。
这并非偶然选择,而是党中央精心谋划的一步大棋。
那时的山西,还由阎锡山把持,但战云密布、抗战在即,中共看准了这一点,决定通过统一战线打入山西政权内部。
薄一波被派往太原,与阎锡山展开了一场非对抗式的“政治较量”。
正是在这一年,薄一波参与了“牺盟会”的改组。
这是一个原本由国民党背景人士发起的抗日团体,在薄一波等共产党员的努力下,逐步转变为中共控制下的统战平台。
随后,他又在太原积极筹建起“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
这支队伍名号听起来就像是小说里才有的激进团体,但它的确实确,在当年成为山西抗战的一支骨干武装。
薄一波担任政委,将共产党在敌后办军的经验引入其中,使其既有武装斗争的锋芒,又能传播党的主张,真正做到“枪杆子里出政权”。
1938年春,山西局势紧张,薄一波受命前往晋东南,与八路军386旅李达等人会合,共同建设敌后根据地。
晋东南一带山高林密、地形复杂,国民党与日伪势力犬牙交错,要在这里“打下一块红色根据地”,谈何容易?
可偏偏就在这样残酷的斗争环境中,薄一波一步步稳住了局面,开辟了晋冀豫边区。
这片土地,后来成了整个华北敌后战场的战略支点。
到1939年,战争愈发残酷,任务也愈加艰巨。
薄一波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部副主任。
这意味着,他将与刘伯承、邓公组成铁三角,负责整个华中、华北腹地的敌后抗战战略。
在这里,他不仅与敌作战,更与时间赛跑,组织民众、扩充部队、稳固根据地,像一个操盘全局的大将军,将散落的火种变为燎原之势。
尤其是在冀南、太行、太岳这几大战略区域,薄一波不仅负责政治动员,更具体参与军政统筹。
他不是高高在上的“政工干部”,而是亲自骑马奔走在乡村小道,组织村民修筑掩体、开设夜校、发动民兵。
历史资料记载,他在太行山地区曾经连续一个月走访十多个县,挨家挨户动员“参加抗战、支援前线”。
这样的政工干部,别说当时,就算放在今天,也属凤毛麟角。
抗战胜利后,薄一波的角色没有减少,反而更加吃重。
1945年,14年浴血之后,山河初定,但国共之间的最后对决一触即发。
薄一波被任命为中共中央晋冀鲁豫中央局副书记,继续与刘邓搭档,负责整个解放区的军政统筹。
上党战役、平汉战役——这些发生在太行山与华北平原上的大战役,背后都有薄一波的身影。
1948年,国共战局进入关键期。
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华北局”统筹平津战场,薄一波被任命为第二书记,协助叶剑英处理北平问题。
他的任务,不是打下北平,而是“接管”北平。
北平和平解放,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不费一枪一弹,就拿下了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而这其中的协调、谈判、安抚、布置,都是由薄一波与叶剑英一道完成。
建国后,薄一波被调入中央财经委员会,协助陈云主持国家财经工作。
他不是经济学家,但他是政治家中最懂财经规律的干部之一。
他主张“统筹兼顾、计划先行”。
在物资极度匮乏的50年代,为国家初步建立起财政制度、价格体系和工业布局,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框架。
2007年,这位为国家奉献一生的功臣赫然离去。
然而,就在他逝世之后,关于他的谣言却在网络上兴起。
其中,薄一波“为刘青山、张子善求情”一说,是最早流传、影响最广的一条谣言。
然而事实如何?
我们必须从1951年刘张案件的处理过程谈起,才能拨开历史的迷雾。
1951年11月,河北省委召开第三次党代表大会期间,揭发了刘青山、张子善严重贪污问题。
两人此前在解放战争时期是有功之臣,分任天津地委书记,地位显赫。
然而在和平建设时期,却未能守住底线,蜕化变质。
贪污金额巨大,问题性质极为严重,河北省委据此建议依法逮捕。
1951年11月29日,华北局向党中央提交了详细报告。
即11月30日,毛主席亲自批示并高度评价了华北局的处理方针。
他强调必须严重地注意干部被资产阶级腐蚀发生严重贪污行为这一事实严肃处理。
紧接着,12月2日,两人被依法逮捕。
随后,河北省委进一步建议处以死刑。
华北局考虑再三,在12月20日报送中央时仍加上“或缓期两年执行”的尾语,显然是留给中央一定的裁量空间。
关键时刻,毛主席拍板定调:必须严惩。
这不只是对两人的惩罚,更是向全党传递决心。
毛主席甚至指出:
“糖衣炮弹的进攻,比战争还危险和严重。”
这句话成为历史上的经典警示。
据薄家公开澄清,当时,对于这一贪污案,薄一波明确表示:
“中央已经决定,恐怕不宜再提了。”
拒绝了那些想要为刘张二人求情的人的说情,所以说薄一波自始至终没有为这二人求情,时刻跟随中央的主张。
比“求情说”更荒唐的,是“十九次讲话”这一谣言。
这条谣言不仅制造得更复杂,还更具迷惑性。
因为它不是简单杜撰事件,而是“假借薄一波之口”,伪造一系列“高层回忆”“内部讲话”,甚至包装成“薄老生前交代”的“政治遗嘱”。
其用意,更加险恶。
然而,谎言终究敌不过事实。
薄一波的子女在2007年7月联合发表郑重声明,内容直接而明确:
“父亲薄一波在2005年10月因癌症住院,五个月后就处于昏迷状态,失去表达能力,完全不存在‘十九次谈话’和‘遗嘱’之说。”
可笑的是,这些伪造的“讲话”一旦被薄家打假,发布者纷纷噤声、删帖、改文,恰恰暴露了其心虚底色。
这也提醒世人,历史不是谁的自留地,更不是政治操盘的“工具箱”。
面对谣言,薄一波的子女没有选择沉默,他们选择站出来。
这不仅是为了父亲的名誉,更是为了整个时代的历史逻辑不被颠覆。
参考文献:
薄一波传奇一生(1)与阎锡山在山西斗智斗勇.央视国际.2007年01月16日
薄一波传奇一生(2)协助陈云主持中央财经工作.央视国际.2007年01月16日
背景资料:薄一波与共和国肃贪第一大案.党史信息报.2007年01月16日
薄一波子女澄清:《薄一波十九次讲话》是谣言.新华网.2007年07月14日
更新时间:2025-04-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