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在才知道,美国综合国力被严重高估,这三点说明一切

曾几何时,在我们许多人的认知里,美国就是一个近乎无敌的存在。

它的航母编队巡弋全球,它的美元体系收割世界,它的好莱坞电影定义着什么是“强大”。

我们似乎习惯了这种仰视,觉得那座“灯塔”的光芒,深不可测。

然而,就像一尊看上去威严无比的巨大雕像,只有当你走近了,才会发现,上面早已布满了细细的裂纹。

从阿富汗喀布尔机场的仓皇一夜,到“铁锈带”工厂的寂静无声;从各国央行默默囤积的黄金,到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滚滚出海。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在告诉我们一个可能让很多人感到惊讶的事实:我们似乎现在才知道,那个曾经被我们、甚至被它自己都严重高估的“山姆大叔”,可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壮。

它的三根核心支柱,都已发出了危险的断裂声。

第一根裂开的支柱:当“武力”变成“无力”

美国最引以为傲的,莫过于它那支“全球警察”般的军队。

2025年7月,美国国防部更是狮子大开口,公布了总额高达1.01万亿美元的2026财年国防预算申请。

万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足以让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望而却步,也足以让无数军迷热血沸腾。

然而,就在这天价军费的耀眼光环下,一则不起眼的新闻,却暴露了这位“世界警察”的尴尬真相。

2023年8月,美国海军悄悄做了一个决定:延长4艘已经服役了近30年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的使用寿命,让它们“用满四十年”

这可不是什么“勤俭持家”。

这背后,是美国造船工业的严重萎缩和力不从心。新航母下水一拖再拖,新军舰造价节节攀升,庞大的舰队规模,竟然要靠着给这些“老爷舰”不断续命来维持。

一边是万亿美元的豪言壮语,一边是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捉襟见肘,这强烈的反差,就像一个外表光鲜的壮汉,脱下衣服才发现,里面全是膏药。

如果说装备老化还只是“内伤”,那阿富汗撤兵,就是一次让全世界都看清其“外伤”的史诗级溃败。

2021年8月,美军在喀布尔机场上演的那场“胜利大逃亡”,与其说是撤军,不如说是一场现代版的“火烧圆明园”

根据美国国防部自己提交给国会的报告,美军在阿富汗留下的,是一个价值70亿美元的“军事大礼包”。

其中包括78架被解除武装的飞机,9524枚空对地弹药,超过4万辆军车(其中有1.2万辆是悍马),还有超过30万件的各类武器。

整整二十年,耗费数万亿美元,最后不仅没能建立一个亲美政权,反而给自己的敌人留下了一支用美械武装到牙齿的军队。

这种战略执行上的混乱、决策上的拉胯,彻底戳破了美军“战无不胜、算无遗策”的神话。

当武力无法转化为胜利,甚至只能留下一地鸡毛时,这根霸权的支柱,就已经从内部开始腐朽了。

第二根裂开的支柱:被“金融”掏空的“实心”

美国的第二根支柱,是它那看似坚不可摧的经济实力,尤其是那高高在上的GDP数据。

2025年上半年,美国公布的GDP数据一度让市场惊呼“强劲反弹”。

二季度年化增长率高达3%,远超预期。

但当我们撕开这张亮眼的成绩单,看到的却是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数字魔术”。

这次增长的头号功臣,竟然是“进口暴跌30%”

因为特朗普政府大搞关税壁垒,导致美国从别国买的东西少了,在GDP统计中,这个“减项”的减少,反而戏剧性地推高了GDP的总量。

这根本不是什么实体经济的繁荣,而是一种靠“闭关锁国”制造出来的统计学幻象

那么,真实的实体经济,尤其是特朗普心心念念的制造业,又是什么情况呢?

数据再次打了脸。

2025年9月,中新网报道,受关税和移民政策的双重压力,美国制造商正在大幅削减岗位。

从4月到8月,短短几个月,制造业就业人数就累计减少了4.2万人。

美国自己的经济学家都看不下去了。威斯康星大学的教授研究发现,美国“铁锈带”衰落的根本原因,压根就赖不着中国,而是其内部的劳资冲突、高昂的电价和税负,以及产业向南方州的转移。

特朗普挥舞的关税大棒,不仅没能让制造业回流,反而像一记七伤拳,先把自己人打得吐了血。

更深层的危机,则来自美联储的金融操作。

为了抑制通胀,美国搞了持续三年的高利率政策。美联储前高级经济学家胡捷在2025年7月明确指出,这种高利率的抑制作用已经开始显现,美国经济增速放缓已成定局。

一边是靠“数字魔术”吹出的GDP泡沫,一边是不断流失的制造业岗位和被高利率压得喘不过气的实体经济。

这根经济支柱,早已不是什么“实心”的钢筋水泥,更像是一个被金融和政治掏空了的“空心”水泥墩子

第三根裂开的支柱:正在失灵的“朋友圈”

美国能横行世界,靠的不仅是军舰和美元,还有一个由它主导的、遍布全球的“朋友圈”——也就是它的霸权体系。

然而,这第三根支柱,也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侵蚀。

侵蚀的第一个信号,来自黄金。

2024年4月,在美元指数依然坚挺的背景下,国际金价却一反常态地“狂飙”。为什么?新华财经一针见血地指出,这背后最原始的动力,是全球央行的购金需求

自2022年以来,各国央行就在持续大举购入黄金。这反映的,正是对全球信用货币体系(也就是美元体系)的深层担忧

当美国可以肆无忌惮地冻结、没收别国资产时,全世界的“聪明钱”都在用行动为自己寻找后路。这场“去美元化”的无声起义,正在一点点地撬动美元霸权的基石。

侵蚀的第二个信号,来自中国的“反击”。

面对美国在芯片等高科技领域的疯狂封锁,中国不仅没有像一些人预期的那样一蹶不振,反而被激发出了惊人的潜力。

《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在2024年12月访华后,用近乎震惊的口吻写道:“当我们还在沉睡时,中国在所有高科技制造业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飞跃。”

他发现,正是特朗普的极限施压,“促使中国加倍奋起”,在电动汽车、机器人等领域取得了全球霸主地位。

美国的封锁,最终变成了中国自力更生的“催化剂”

新华网在评论芯片新规时更是直言,美国此举“低估了中国,高估了自己”

当你的打击,无法摧毁对手,反而让他变得更强大的时候,你的霸权,就已经失灵了。

最终,连曾经的“小弟们”都开始看清了现实。

2023年4月,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就公开表示:“单极世界已不复存在,美国被视为超级大国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这已经不再是一两个国家的“牢骚”,而是越来越多国家的共识。

当武力开始变得无力,当经济只剩下虚胖,当朋友圈开始人心思变,这尊曾经看似坚不可摧的霸权雕像,其轰然倒塌,或许真的只是时间问题。

参考资料:

美国制造商大幅削减岗位.中新网.2025-09-12

上半年美国GDP公布反弹增长背后的原因.简易财经.2025-08-05

美国GDP为什么那么高?这种高GDP对全球经济有何影响?.和讯基金.2024-10-16

透视美国经济形势,美联储前高级经济学家胡捷:高利率的抑制作用开始显现.第一财经.2025-07-16

用满四十年:美国海军决定再延长4艘“伯克”服役寿命.观察者网.2023-08-10

美军撤离阿富汗遗弃价值约70亿美元军事装备清单来了!.上游新闻.2022-04-28

万亿美元国防预算暴露美国霸权野心.解放军报.2025-07-17

美国国防部公布万亿美元国防预算申请金一南:一个“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抉择.央广网.2025-07-26

特朗普新任期内通货膨胀成美国经济主要风险.张锐.2025-01-19

黄金涨至“高处不胜寒”或是“去美元化”一部分.新华财经.2024-04-16

“美国被视为超级大国的时代已经结束”.光明网.2023-04-18

港媒文章:美国越来越难维持“世界霸主”形象.参考消息.2022-06-25

中美综合实力差距有多大?最新报告出炉!.澎湃新闻.2023-04-09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弗里德曼:美国还没醒时,中国已在所有高科技制造业取得巨大飞跃.观察者网.2024-12-18

美教授:美国制造业“空心化”,赖不着中国.环球时报.2025-05-16

芯片新规——美国低估了中国,高估了自己.新华网.2025-05-16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9

标签:财经   综合国力   美国   我国   美元   中国   支柱   阿富汗   霸权   制造业   喀布尔   全球   美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