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渡》总有一天你会明白,真正能够治愈你的,是你的格局和释怀


如果你深陷低谷,找不到出路。

如果你感到工作迷茫,前途未卜。

如果你在关系中深陷内耗,感觉活得很累。

如果你沉浸在某段伤痛中,无法自拔。

如果你总是攻击自己,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总搞砸事情。

……

不妨读一读墨多先生写的《自渡》,真希望有一天你也能好好爱自己。

这本书从自见,自爱,自洽,自愈,自渡五个维度,告诉我们该如何接纳自己,摆脱内耗,与自己和解,最终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如书中所言,“总有一天你会明白,真正能够治愈你的,从来不是时间或某个人,而是你的格局和释怀。活着,就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01

自见:看见真实的自己,看到心中的爱与怕

书中的翠岚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她能力出众,是个优秀的营销编辑,但她在工作中不善于与人沟通。

她总觉得自己的想法更好更合理,极少听取他人意见,也不愿做出让步和妥协。并认为这样可以保持自己的专业度和个人特色,同时也能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然而这个行为给她很多困扰,同事反感她的固执与不合作,上司也斥责她不懂沟通,缺乏团队精神,影响项目进度。

其他公司的合作伙伴也对她不满,认为她只按自己的想法做事,忽视别人的意见和需求。

渐渐地,翠岚开始自我怀疑,自己真的优秀吗,真的适合这份工作吗。

好在作者通过“心理免疫X光片”法,帮她看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心理免疫X光片包含的四栏内容,可以用来帮我们分析想要改变的方面。

所以作者拿出“心理免疫X光片”四栏表让崔岚填写:

①自己希望达成的目标:与他人更好的沟通与合作。

②自己与目标相反的行为:不听取别人的意见,不妥协不让步,只按自己的想法做事。

③自己目前的行为可以获得的潜在好处:保持自己的个性和专业水准,避免麻烦。

④潜在自己内心的重大假设:如果听取别人的意见,做出让步,会埋没自己的才能,贬低自身价值,进而失去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填完表格内容,翠岚豁然顿悟,原来自己不愿与他人沟通、协作,源于自己内心深处的假设。

这种假设让她让害怕,继而排斥任何威胁到自己能力和价值的新行为。

恰恰因此,阻碍她的成长与发展,也影响她的人际关系和工作效果。所以她决定改变思维和行为模式。

她开始倾听同事意见,尊重合作伙伴的需求和想法,适当做出让步和妥协。

当她作出改变后,并没有出现心理假设的情况,自己的才能和价值并未因此埋没,反而是越做越好,赢得了很多信任和支持。

说到底,认识自己,永远都是改变的第一步。

而认识自己就要看到真实的自己,正视自己心中的怕与爱。

所以啊,不要逃避,也不要急于否定,试着踏出心理舒适区,接受新的生命体验和感悟,从而改变错误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02

自爱:爱自己最好的方式,是接纳自己

现实身活中,有很多人和墨多先生的朋友一样,无法接受真实的自己。

他的朋友是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经理,刚过35岁,每天的生活被工作占据,已经3个月没有准点下过班。

长期熬夜,生物钟早就被打乱。

表面上他的朋友工作能力越来越强,人际交际如鱼得水,实际上他的朋友对自己越来越不满:面容憔悴,白发疯长,身体不适……

甚至觉得自己把一切都投入到工作中,到头来好像一无所成。

其实我自己也曾如此。

自从当了宝妈后,总想把一切做好,即想做个好妈妈,又想带娃的同时发展事业:即写作,搞自媒体事业,挣钱。

事实上,如果写作,就会占据我大量时间,无法好好陪孩子。如果陪孩子,我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写太多。

所以有一段时间很焦虑,很容易暴躁,对孩子没耐心。

为什么别人能兼顾孩子和写作,我却不能,很挫败,对自己也很不满。

现在想想接纳真实的自己很重要。

接纳真实的自己,意味着要对“完美人设”放手,放过自己。

先把当前重要的事做好,有精力和余力再做别的事。

如作者所言,爱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接纳自己。

如何接纳自己,作者给出了几个建议:

①制定接纳自我的目标。

改变过往的思维模式,从自我否定中走出来。

②记录自己的优点。

每天记录自己的一个小优点,充分肯定自己的价值。

继而发现自己的潜力和优势,并充分发挥它们,以此提升自信。

③想象与最好的自己进行互动。

闭上眼睛,想象自己那个最好的自己,已经脱离自己的身体,看着自己的当下生活。

想象“他”会希望我如何做,建议我如何做。

④模仿梦想中自己的样子。

赋予自己价值,把自己想象成梦想中的样子,然后去模仿他。

通过不断地模仿,慢慢变成梦想中的样子。

03

自洽:摆脱内耗,远离让你痛苦的人和事

书中乐乐和阿肯这对情侣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

从外形和穿戴上看,乐乐乖顺,而她的男友阿肯张扬。

男友是艺术摄影师,长时间待在摄影棚,忙起来一天也找不到他人。

乐乐希望男友能抽空给自己发消息,分享下日常,吐糟下烦心事,哪怕随便拍几张天空的照片也行。

但男友总是用忙推脱,总对她说,“我工作很累,你懂事一点”。

乐乐总是尽量理解男友工作忙,尊重他的生活习惯,一再退让。

久而久之,她都不确定对方真的爱自己吗!

很明显这段关系中,感到痛苦的是乐乐。

阿肯虽然口口声声说爱,可行为上却并未让乐乐感受到爱意。

说白了,是因为男友阿肯以我为中心,无法共情阿乐的不安与痛苦。

乐乐是考虑对方,考虑两人的关系更多的那一方,时间长后,竟也习惯了需求不被尊重的感觉。

所以当对方稍微一点示好,乐乐就会牢牢记住,认为这是爱她的证据。

其实,一个人爱不爱你,一段关系好不好,身体知道答案。

如果在一段关系中,自己没有变得更好,总是压抑情绪,一再忍让,那不如趁早放手。

那些需要在痛苦中咀嚼的爱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趁早舍弃。

真正的爱意,应当是温暖的,包容的,滋养的。只有真正的爱,才会让人一切向好。

04

自愈:与自己和解,允许一切发生

看到作者说的,要学会与情绪化敌为友,我忽然想到《再见爱人5》里的何美延与梁淞。

两人总是吵架,一点点小事就吵。

有时候说不清什么原因,突然就吵起来了,何美延喋喋不休,一直不断想要纠正梁淞。

而梁淞一次次想静一静,却始终没有喘息的机会,最后应激暴怒,控制不了一点。

梁淞每次都希望妻子稍微停一停,先别吵,而何美延就是想把事情说清楚,哪怕用吵的方式。

他俩给人的感觉就是太急,太情绪化了。一个急于表达想法,一个急着发泄情绪。

站在彼此的角度,他们行为其实都没有对错,只是表达方式错了。

书中有句话,说得特别在理,“靠‘使蛮劲’生活,往往花光了力气去浇灌,也得不到想要的果实。”

真希望他们能明白,别着急改变对方,先与自己和解,先允许一切发生。

比如何美延先别急着证明自己没错,先改变自己,向内求,当你足够好,无需他人来证明你的价值。

比如梁淞理解自己不要压抑自己的情绪,越是压抑,反弹越大。应该理解自己的情绪,找到情绪的根源,再去解决问题。

说到底,想要抵抗焦虑情绪,充分活在当下,需要培养内心的力量感。要相信自己拥有能够应对未知处境的能力。

05

自渡:重塑自我,活成你想要的模样

从自见,自洽,自爱,自愈,到自渡,说到底是要学会爱自己。

人人都想要爱自己,可怎么爱自己,不是喊一句口号就行了。

爱自己,是要为自己而活,是要对自己负责。

具体怎么做,作者给了三点建议:

①只做60分的自己。

60分是及格,是刚刚好的松弛状态。

特别赞同作者的说法,人从来不是因为完美而可爱,而是因为敢于做自己才惹人喜欢。

所以,别再逼自己优秀,逼自己完美了。

真实,比完美更有力量。

②给自己留出专属时间。

在繁忙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很多人的时间都被无限压缩。

我们的灵魂需要喘息,哪怕每天只有一两个小时。

在这一两个小时里,放下手机,沉浸式享受一项爱好。

画画,烤面包,插花,喝茶,运动等等,只要是能让自己身心彻底放松、心情大好的爱好都可以。

③对自己有耐心。

一朵花从播种到开放,尚且需要时间精心浇灌,更何况爱自己,更加需要给足耐心。

同时你该明白,不同的花,有不同的花期。

在成长的过程中,试着忘记“结果”,重点体验“过程”,感受生活本身就很美好。

06

写在最后

总有一天你会明白,真正能够治愈你的,是你的格局和释怀。

人生自苦,他人难悟,唯有自爱,方能自渡!

如作者所言,人生漫长,要学会在喧嚣中自见,在孤独中自爱,在关系中自洽,在伤痛中自愈,最终在生活中自渡。

你要相信,其实一直陪着你的都是那个了不起的自己。

你要明白,爱人先爱己,你本身就拥有允许一切发生的力量。

你要懂得,能救你于谷底的,从来不是他人,而是你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8

标签:美文   格局   工作   自爱   作者   情绪   男友   真实   价值   关系   内耗   想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