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我不想上学了。”
这句话,是多少父母心中的惊雷?是怒火中烧,厉声斥责?还是焦虑万分,开始大讲道理?
专家指出:你的第一反应,决定了孩子是重新站起来,还是彻底对学习关上心门。 90%的家长都做错了,看看你中招了没?
---
两大禁忌:90%的家长都在用这些方式伤害孩子
❌ 禁忌一:语言暴力,句句扎心
· “你不上学能干嘛?捡垃圾吗?”
· “别人都能坚持,就你事儿多!”
真相: 这不是“激将法”,这是情感上的“捅刀子”。孩子接收到的不是激励,而是“父母认为我很差”的否定。厌学的背后,往往是求助的信号,可能是学业困难、同伴压力或师生关系问题。父母的指责,只会把孩子最后的退路堵死。
案例: 一名14岁男生因成绩下滑被父亲当众辱骂“没出息”,当晚留下“我只是太累了”的字条后离家出走。
❌ 禁忌二:道理轰炸,逃避问题
· 孩子说“学不进去”,你回“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 孩子说“学习又累又烦”,你回“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真相: 孩子不是不懂道理,他是做不到。 在他溺水时,需要的是一个救生圈,而不是一本《游泳教程大全》。空洞的说教,只会让孩子觉得“你根本不理解我”,从而关闭沟通的最后通道。
---
✅ 四大法宝:高段位父母这样让孩子重燃学习动力
1️⃣ 第一步:共情——做孩子的“情绪容器”
当孩子抱怨时,不要说教,先接住他的情绪。
黄金话术: “学习确实很辛苦,一天坐十来个小时不容易。你不想上学,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跟爸爸妈妈说说,我们一起想办法。”
核心: 一句“我懂”,胜过一万句“你应该”。让孩子感觉你不是站在他的对立面,而是和他并肩的战友。
2️⃣ 第二步:泄压——给坏情绪一个“出口”
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一样,需要“新陈代谢”。
· 三年级前: 一个温暖的拥抱。“来,妈妈抱抱,告诉妈妈怎么了?”
· 三年级后: 一次轻松的“充电”。“走,吃点好吃的,放松一下,咱们待会再聊。”
核心: 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让情绪流动起来,问题就解决了一半。
3️⃣ 第三步:赋能——用“看见”点燃内心之光
不要笼统地夸“你真棒”,要夸到具体点上。
· “你顶着这么大压力还能坚持到校,这份毅力了不起!”
· “你活泼的个性能在课堂上坐住这么久,说明你的自控力在变强!”
核心: 真诚的肯定,是孩子重新站起来的精神燃料。 让他知道,你欣赏的不是他的成绩,而是他努力的身影和宝贵的品质。
4️⃣ 第四步:立规——温柔而坚定的“底线”
如果孩子仍坚持请假,必须守住原则。
坚定而温和地告诉孩子: “你可以休息,但你必须亲自向老师说明真实原因。我们可以接受困难,但不能用撒谎来逃避。诚实,是我们做人的底线。”
核心: 没有底线的爱是溺爱,没有爱的底线是冷酷。 两者结合,才是真正的教养。
---
案例分享:一个“厌学”孩子的重生记
一位妈妈分享,当儿子突然拒绝上学时,她没有打骂,而是请了一天假,带他去郊外徒步。在静谧的山林间,儿子终于崩溃大哭:“数学课上我什么都听不懂,我觉得自己是个废物……”
她这才明白,孩子不是叛逆,是陷入了习得性无助。后来,他们通过请家教针对性补课、与老师沟通调整期望,半年后,孩子不仅成绩跟上,更重拾了对学习的信心。
有时候,暂时的“撤退”,是为了更好地整装出发。
【今日互动】
❓ 你家孩子有过厌学情绪吗?你是怎么处理的?
✅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或困惑,点赞关注,每天学习一个育儿干货!
#家庭教育 #厌学 #亲子沟通 #父母必看 #育儿干货
更新时间:2025-10-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