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小区广场上,66岁的老宋又在和朋友“碰杯”。说起来,老宋喝酒可是个“有原则”的人:每天只喝一两杯红酒,从不贪杯,常常笑着跟邻居说:“小酌有益,心脏还健康!不是电视上都这么说么。”可最近体检,老宋却多了一丝疑惑——血压虽然没飙高,可心电图提示心律不齐,他在网上越查越迷糊。朋友圈里,有人坚决反对饮酒,有人又说红酒养心,这种“说法对撞”的现象,几乎每个中老年都感受过。那到底,喝酒对心血管真的有好处吗?还是潜藏着伤心风险?今年,美国心脏协会(AHA)又刚刚发布最新声明,内容跟你以为的,真没那么简单。今天就和你聊明白这杯酒,心脏到底要不要“碰一碰”。
不少人以为,适量喝酒能软化血管、降血脂,还真有不少老年人像老宋那样几乎天天小酌,但科学数据真是这样吗?2025年6月,美国心脏协会整合了世界范围内几十项权威研究,发布了关于酒精与心血管健康的详细科学声明。声明的主要观点,和民间认知有一大波“出入”:不存在绝对安全的饮酒量,哪怕是每天1~2杯,也没有被证实对心血管百分百无害。下面就把最新研究要点,给你拆开聊。
很多养生网站或者聊天群会说,适量饮酒比滴酒不沾还健康,特别是葡萄酒,被称为“护心之选”。但AHA的这份最新声明明确指出——低剂量、规律饮酒(每天不超过1~2杯),在大多数冠心病、猝死、心力衰竭等大病风险方面,数据并没有显示出特别明显的保护作用。部分观察性研究“好消息”存在重大的偏倚和统计混淆,有时候看似有利,可能跟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有关,不是酒精本身带来的益处。
有意思的是,部分数据还找出了饮酒量和心血管风险的“阈值”——只要饮酒超过每周7杯(也就是平均每天1杯),风险就开始缓慢上升。长期大量饮酒(尤其是每日3杯及以上、或者酗酒、暴饮)明确会伤害心脏血管,诱发高血压、房颤、心力衰竭、心肌病等。
而对于“每天只喝一点”的人群,目前最权威的总结是——确实没有证据证明适量饮酒就“伤心”,但也没有证据确保它一定“护心”。不同人、不同体质差异明显。比如在亚洲,酒精代谢慢的人很多,哪怕一天一小杯,也可能对心脏产生不利影响,特别容易出现心动过速、房颤等问题。
如果你坚持每天喝酒,不管是红酒、啤酒还是白酒,对心血管会发生什么?来看权威数据拆解。
首先,饮酒和血压有很强的关系。有36项纳入近3000人的随机对照试验发现,每天饮酒超过2杯的人,收缩压平均会上升3.7毫米汞柱。而每周饮酒达到21杯(普通中年男人一周每日三杯酒),患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的风险升高约50%。女性的风险更加陡峭——每天多喝一杯,血压升高的幅度明显更大。
再说心律。即使是少量饮酒,也会增加房颤(心房不规则跳动)风险。没有研究找到了绝对安全的饮酒剂量。停止饮酒,房颤的发生率会显著下降。而酗酒、暴饮还特别容易诱发心律失常、猝死等“隐形杀手”。
第三,关于冠心病,部分资料提示每天1~2杯饮酒,跟偶尔滴酒未沾的人相比,心梗风险可能略低(最大到25%的相对下降),但这种好处多出现在饮食结构好、作息规律、不吸烟的人群里。一旦饮酒量继续上升,风险反而几何级增加。
心力衰竭更是一把双刃剑。低至中等饮酒量似乎对心力衰竭没什么保护效果,但一旦酒量大到每日3杯以上,心衰风险就开始攀升。曾经有数据显示,每周21杯酒(折算下来每天三杯)的群体,心力衰竭发生率比一般人高出近一半。
酒精还能引发酒精性心肌病,对有遗传倾向的人尤其危险。多年饮酒下来,心脏变大、变弱,再加点三高、高龄,风险指数直线上升。
看到这,你可能会问,那是不是一点酒都不能喝?其实,科学的建议很清晰——不存在任何一种酒精饮料可被认为对所有人都“绝对有益”,更没有公认的“安全剂量”。
如果你目前没有饮酒,没必要因为“心脏健康”特意去养成喝酒的习惯;本身已经有高血压、心律失常、房颤、冠心病、心衰等疾病,更建议减少或戒掉酒精摄入。
如果你真的不得不饮酒,或者聚会不可避免,只能说:男性每日别超2杯,女性每日最好别超过1杯。每杯酒约含12克酒精,大概是一听啤酒、125ml红酒或45ml白酒,超过这个量,高血压、心梗、心律失常等风险就会开始累积。东亚人群因基因原因,对酒精尤其敏感,安全“红线”更加保守。
关于“红酒比白酒、啤酒更健康”的传说,也并没有定论。所有类型的酒精饮品,只要酒精是主角,都会带来负担。所谓红酒中的多酚、抗氧化物,含量极低,根本不足以和酒精伤害“对冲”。
如果你已经有心脑血管基础疾病,戒酒的好处甚至大于部分药物在控制血压、降低房颤复发上的效果。短时间大幅减少饮酒量,血压下降、房颤减少都能看到明显变化。
有人用“法国悖论”安慰自己——法国人爱喝红酒,心脏病还低。可其实,法国人的饮食结构、日常活动、社会环境和很多邻国完全不一样,这个经验根本无法“照搬”。
酒这道选择题,到底要怎么做?给大家的建议说白了就是:不饮酒才是最安全的,已经饮酒尽可能减少,绝对不能靠喝酒来护心血管。
想要心脏更健康,最靠谱的不是一杯酒,而是均衡饮食、多动身体、睡眠规律、管理血压血糖、戒烟戒酒。如果已经习惯了每日饮酒,也别一下猛戒,可以逐步减量,身体适应状态更平稳。
健康其实就藏在你每一个“慎重小决定”里。未来几十年里,关于酒和心血管的研究还会不断有新结论,但一条底线已经被科学反复证明:没有人靠喝酒活得更健康,真正护心的,还是你每一个不碰酒杯的日子。
如果你有高血压、房颤、心衰或其他心脑血管病史,一定要去医院找专科医师定期随访,不要依赖网络传言或“小道消息”自行调酒量调整药物,有问题早点问医生,安全第一。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应以医生建议为准。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1.《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2.《2022中国居民慢性病与营养监测报告》 3.《欧美国家心血管疾病与饮酒习惯荟萃分析》 4.《饮酒与心血管疾病的关联:AHA科学声明(2025)》 5.《适量饮酒降低冠心病、猝死风险?AHA 最新科学声明来了!》 6.《2025 AHA科学声明:饮酒与心血管疾病-指南&解读》 7.《酒精与心血管疾病: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声明》 8.《心脉防预站丨饮酒护心还是伤心?AHA最新科学声明要点概览》 9.《喝酒护心?最新研究发现:即使少量饮酒,也对心脏健康有影响》 10.《中老年人血糖管理与营养干预研究综述》
更新时间:2025-09-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