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约定好了见面时间?美高官破防:中国怎么敢有说“不”的权力

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

|功夫鱼

前 言

10月的中美经贸圈,堪称一场“反转大戏”,这边美国高官拍板说“峰会见面时间定了”,那边中国直接划下“不撤威胁免谈”的红线,特朗普为大豆订单放狠话要停食用油贸易,中西部豆农却对着满仓大豆愁到失眠。

一边喊“合作”一边举“大棒”,美方这套操作到底是真要谈,还是想玩“先哄后压”的老套路?更让人好奇的是当中国攥住高科技供应链的“否决权”,习惯了说了算的美国,这次又会怎么破局?

大豆成导火索

熟悉中美经贸的人都知道,大豆一直是两国贸易里的“硬通货”,过去中国每年从美国买的大豆能占到美国大豆出口量的三成以上,可现在中国已经连续五个月没从美国下过大豆订单了。

这可不是小事,美国中西部的豆农们现在愁得睡不着觉,眼看着地里的大豆收上来,仓库都堆满了却找不到买家,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直接跌穿了九美元大关,创下2008年以来的新低。

要知道美国豆农这几年本来就不好过,成本一年比一年高,现在价格又跌成这样,不少中小农场都到了快撑不下去的地步,可特朗普似乎没太在意这些,反而把怒火撒到了中国头上,用“经济敌对行为”来形容中国不买大豆的举动,还配了张中国货轮空舱离开美国港口的照片,那架势仿佛中国不买大豆就是犯了多大的错似的。

就在特朗普放狠话的同一天,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又出来唱了另一出戏,他在华盛顿的记者会上,特意强调“特朗普和中国方面已经约好了在韩国APEC期间见面,时间都定好了”。这话一出来本以为能给市场吃颗定心丸,毕竟这段时间中美经贸摩擦不断,要是能当面谈,多少能缓解点紧张气氛。

可没想到标普500指数不仅没涨,反而掉头往下走,投资者们都不傻,他们一眼就看出了美方的小心思,先放出见面的消息稳住市场,再用大豆和食用油贸易威胁中国让步,这分明是“先哄后压”的老套路。

更让人觉得矛盾的是格里尔在说要见面的同时,还不忘抹黑中国,说现在经贸局势这么紧张,都是因为中国“突然升级局势”,可转头又补充了一句“特朗普团队还是很希望和中国合作,能找到解决方案”,一会儿硬一会儿软,这种“又打又拉”的态度,把美方想在谈判中占主动、又怕把路走死的心思暴露得明明白白。​

不过美方这边说得热闹,中国这边却始终没松口,直到现在中方都没官方确认过“见面时间已定”这事儿,说白了这还只是美方的“单方面宣布”。

中国驻美大使馆后来的回应也很直接,对话的大门一直开着,但美方不能一边要求谈判,一边又用各种手段威胁中国,这种无理的做法必须先纠正,想谈就得拿出诚意来,这话里的意思再清楚不过了,见面可以,但不能替你的威胁买单,想空手套白狼门都没有。​

美高官“破防”真相

其实美方现在这么焦虑,根本原因不是中国不买大豆,也不是能不能见面谈判,而是他们发现,自己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随便拿捏中国了,格里尔在记者会上说的一句话,彻底暴露了美方的“破防”心态,他说“美国不能容忍中国继续维持现在的管制措施,更不能容忍中国在全球高科技供应链里有‘否决权’”。

这话听着挺横,可仔细一想全是美方的霸权思维在作祟,过去这么多年,美国习惯了用各种手段限制别人,今天把这家中国企业列入实体清单,明天又以“国家安全”为由加征关税,动不动就用长臂管辖打压其他国家的企业,仿佛全世界都得围着它转,只能它说“不”,别人连说“不”的资格都没有。​

可现在不一样了,中国通过合规的管制措施,比如升级稀土管制,精准掐住了美国高科技产业的“七寸”,要知道稀土是制造芯片、战机、风电设备的关键原材料,美国很多高科技产品都离不开中国的稀土供应。

中国这一手,不仅守住了自己的产业安全,还让美国意识到,全球供应链不是美国一家说了算,中国也有能力影响供应链走向,也有权力对不合理的要求说“不”。

更有意思的是中国这次的反制,根本不是临时起意,早在今年8月,中国就通过双边机制给美方提过醒,说要是美方继续搞单边主义,中国可能会采取“超出所有预期的反制措施”。

当时美国的高级官员也承认收到了这个警告,可他们压根没当回事,觉得这只是中国的“谈判技巧”,没什么大不了的,结果中国说到做到,按当初的预告一步步拿出反制措施,美方才慌了神,开始急着放风要见面,还抱怨中国“不该有说‘不’的权力”。这就好比有人提前告诉你“再这么做我就要反击了”,你不当回事,等真被反击了,又反过来怪别人“怎么敢反击”,这道理根本说不通。​

韩国峰会临近

现在距离韩国峰会还有两周时间,中美之间的博弈只会越来越激烈,美方一边想通过放风见面来安抚国内市场、给中方施压,一边又舍不得放下手里的“大棒”,继续用大豆、食用油贸易威胁中国,这种矛盾的做法,只会让自己越来越被动。

要知道现在的中美经贸博弈,早就不是“谁赢谁输”那么简单了,也不是关税高低、管制范围能概括的,核心是全球经贸规则的话语权之争,是两国该如何相处的问题,美国要是还抱着过去的霸权思维,觉得只有自己能制定规则、只有自己能说“不”,那只会离自己想要的结果越来越远。​

就像现在美国的大豆产业,本来好好的合作生意,非要用政治手段去干预,结果把自己的豆农坑得够呛,巴西却趁机抢占了中国市场,巴西雷亚尔兑美元都涨到了年内高点,当地农户还调侃“感谢特朗普送行情”,这事儿多讽刺啊,美方想通过施压让中国让步,最后却把好处让给了别人,还让自己国内的产业陷入困境。​

结语

事实上时代早就变了,再也不是美国说一不二的年代了,中国有能力守住自己的底线,也有权力对不合理的要求说“不”,美方要是还看不清现实,继续搞“又打又拉”的套路,最后只会让自己的幻想一步步破灭。

至于韩国峰会上中美到底会不会见面,见面了又能谈出什么结果,关键还得看美方能不能拿出诚意,能不能放下霸权思维,毕竟谈判不是单方面的施压,合作也不是靠威胁能换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7

标签:财经   中美   高官   中国   权力   时间   美国   美方   大豆   经贸   反制   管制   格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