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明明有巨量石油,多国都在偷偷盗挖,我国却到处买油,为何

在东南亚,有个面积不大的国家叫文莱,全国人口刚过四十万,既没发达的工业,也没肥沃的农田,却靠着南海底下的石油,2023 年人均 GDP 达到 3.42 万美元,排到了亚洲第五。

北边的越南更厉害,从南海非法开采的石油收入,占了全国 GDP 的三分之一,直接从石油进口国变成了出口国。

可让人纳闷的是,这些石油大多来自中国南海的九段线内,而作为这片海域的主人,中国每年却要花大价钱从中东、俄罗斯等地进口 5.6 亿吨石油,进口量占总消耗量的七成以上。

明明自家海底藏着海量石油,为什么宁可看着别人挖走赚钱也不自己挖,非要千里迢迢去买呢?

南海到底有多少资源?

要弄明白这件事,得先看看南海底下,到底藏着多少家底。这片中国最大的海域,被地质学家称为 “第二个波斯湾”,海底的石油储量乐观估计超过 550 亿吨,天然气更是达到 20 万亿立方米。

光曾母盆地一个地方的石油就超过 130 亿吨,比著名的大庆油田储量多得多。中沙群岛附近的海底油田,足够支撑全国几十年的工业消耗,更别提还有 200 亿吨原油当量的可燃冰资源。

这些沉睡在海底的能源,就像大自然给中国留下的巨型宝藏,分布在珠江口、北部湾、万安滩等多个区域,每个区域都相当于一个大型油田。

可就是这样的聚宝盆,中国自己开采的却很少,反倒是周边国家忙得热火朝天。

马来西亚在南海边缘打了 18 口油井,有些甚至悄悄越过了边界线,每年盗采的石油超过 3000 万吨,成了周边国家里开采最频繁的一个。

菲律宾早在七十年代,就把礼乐滩租给外国公司,钻的 37 口井里有 7 口越界,近些年更是把开采区域,扩展到我国划线内的 10 万平方公里。

文莱的 11 个油田里有 9 个在南海,靠着这些资源,这个人口仅四十万的国家,成了亚洲人均 GDP 前五的富裕国。

越南更不用说,非法占据 29 个岛礁后,石油出口让它彻底脱贫,成了东南亚经济增长的明星。

这些国家能顺利开采,靠的都是美国美孚、英国壳牌等国际石油巨头的技术支持,自己并没有独立开采深海石油的能力。

中国为什么不自己挖?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问,中国为什么不自己动手开采?

其实中国并非完全不动,只是开采区域主要集中在近海。

北部湾的两个油田每年产油超过 100 万吨,珠江口盆地也一直在稳定开采,这些地方离大陆近,海水浅,技术难度小。但到了南沙群岛附近的远海,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南海远海的油气资源大多藏在 1500 米以上的深海,这里的开采难度超乎想象。有从事石油行业的人算过一笔账:在陆地上打一口油井成本大概 100 万,浅海就要 1000 万,到了深海直接涨到 1 亿。

而且深海环境复杂,台风、暗流随时可能出现,对钻井平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极高,稍微出点差错就可能引发严重事故。

更现实的是,现在从国外买石油反而更划算。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工业国,每年要消耗 7.6 亿吨石油,自己能开采的只有 2 亿多吨,剩下的 5.6 亿吨必须从国外进口。

中东、非洲的油田大多在陆地上,开采成本低,价格稳定,运输也方便。中国手里握着大量美元外汇,与其让这些钱在银行里贬值,不如换成实实在在的石油。既可以满足汽车、化工、农业等各行各业的需求,又不用承担深海开采的高风险。

而且进口渠道多了才安全,现在中国从俄罗斯、沙特、伊拉克、阿曼等多个国家进口石油,就算某个地区因为地缘政治出了问题,其他地方的供应也能及时补上,不会被人卡住脖子。

争议问题也是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南海的岛礁归属问题由来已久,周边国家趁着中国过去海上力量薄弱,占据了不少岛礁,有些已经形成了既定事实。

如果中国现在在远海大规模开采石油,很可能引发新的摩擦,影响地区稳定。这些国家的开采区域,大多靠近他们的海岸线,要是强行阻止,操作起来难度很大,还可能被国际舆论误解,倒不如先把基础打牢。

中国战略规划

可能有人觉得看着别人盗采自家资源很心疼,但实际上中国一直在默默布局。

这些年中国海警在南海的巡逻力度不断加大,对岛礁的控制力越来越强。永暑岛、美济岛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不仅有机场,还有港口、医院等配套设施,为将来的资源开发提供了坚实后盾。

深海勘探技术也在快速进步,地质学家已经摸清了南海主要盆地的油气分布,工程师们正在攻克深海钻井、油气分离、环境保护等一系列技术难题。

等到时机成熟,技术更先进了,后勤保障更完善了,争议问题得到妥善处理了,南海的石油资源自然会为中国所用。

更长远的考量,则是把南海石油作为战略储备,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专家早就预测过,地球上的石油迟早有枯竭的一天。

现在国际市场石油供应充足,价格合理,先用别人的资源,把自家的宝藏存起来,这才是明智之举。就像家里的存款,平时用工资生活,存款不到万不得已不动用,这样遇到突发情况才有保障。

而且南海不仅有石油,还有丰富的渔业资源,沿岸数百万渔民靠海为生。现在大规模开采深海石油,很可能破坏海洋生态,影响鱼类繁殖,最终损害渔民的切身利益,这样的代价得不偿失。

结语:

说到底,不急于开采南海石油,不是没能力,更不是甘心吃亏,而是算清了成本、技术、战略、生态这笔大账。

现在从全球买油,既划算又安全,还能把自家资源留着当后手。周边国家现在赚的这些钱,不过是暂时的。

等咱们的深海技术再成熟些,海上力量再强些,南海底下的 “聚宝盆” 迟早会真正为中国所用。

到那时候,既能保证能源安全,又能守护好这片海的生态,这才是最稳妥的做法。

毕竟好饭不怕晚,懂得什么时候出手、怎么出手,比急着赚钱更重要。#夏日旅行攻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9

标签:科技   南海   巨量   石油   我国   中国   深海   资源   油田   远海   文莱   区域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