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给稀土就不让中国航班落地,话音刚落,中方减持257亿美债

9月18号,一封信被递到了特朗普的办公桌上。写信的,是美国国会里那个专门盯着中国的委员会主席,穆勒纳尔。

信里写得那叫一个“霸气侧漏”:你们中国的稀土要是不给够,那你们的航班就别想在我们美国落地了。

拿航线当人质,逼着中国在稀土这个命根子上让步。很多人都在看,特朗普会怎么接招,我们又会怎么回应。

然而,没有激烈的言辞,没有外交抗议,只有一个冰冷的数字:中国,在7月份,又减持了257亿美元的美国国债。

这一下,我们手里的美债存量,掉到了7307亿美元,这是自2009年以来的最低点。

一边是声色俱厉的公开叫板,另一边是釜底抽薪的无声操作。这棋局,一下子就有意思起来了。特朗普收到的,已经不是一封信了,而是一个夹杂着豆农哀叹和华尔街心跳的最后警告:老一套的糊弄,真的玩不下去了。

“工业维生素”和农民的眼泪

穆勒纳尔这封信,说白了,他捏住了一个词:稀土

稀土,就是现代工业的“维生素”,缺了它,再强大的制造业也得“营养不良”。而咱们中国,恰恰掌握着全球绝大部分的稀土提炼和加工能力。

所以,穆勒纳尔的逻辑很简单:用美国强大的航空市场,来换取中国在稀土上的松口。这听起来,像是一场王牌对王牌的豪赌。

可惜,他好像忘了看看自己手里的牌,到底还剩几张。

就在他写信的这个9月,美国的“农业带”正是一片丰收景象,大豆饱满,玉米金黄。可农场主们的脸上,却看不到一点丰收的喜悦。为啥?因为最大的买家——中国,一单未下

往年这个时候,至少有1600万吨的美国大豆,已经装船运往中国了。而今年,这个数字是“零”。那些堆积如山的金黄豆子,现在成了农场主们心里最沉重的负担。仓库不够用,价格上不去,现金流眼看就要断了。

这些农场主,可是特朗普最铁的票仓。他们不懂什么地缘政治,只知道自己的大豆卖不出去,日子就过不下去。他们的压力,像潮水一样涌向华盛顿,涌向特朗普的办公室。特朗普前段时间还在社交媒体上喊话,让中国把大豆订单提高四倍,这话与其说是说给咱们听的,不如说是说给自家后院的农民听的,安抚人心的成分居多。

可现实是,谈判桌上谈不拢,农民的地里就长不出美元。中国的反制清单里,大豆这张牌,打得精准又狠辣。我们转身就和巴西、阿根廷签了大单,世界粮食贸易的格局,正在悄然改变。

所以你看,穆勒纳尔想拿航线卡我们脖子,可特朗普这边,已经被农民的眼泪淹得快喘不过气了。

谁在给谁“输血”?

如果说农业的困境是燃眉之急,那美国经济的“内伤”,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

穆勒纳尔信里写得慷慨激昂,仿佛美国随时可以为了“国家安全”牺牲一切。可他忘了,支撑这一切的,是钱。

截至今年4月,美国联邦政府的债务总额,已经突破了36万亿美元。这个数字,咱们普通人可能没啥概念,它相当于美国一整年GDP的1.3倍还多。每天光是付利息,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这么庞大的债务,靠谁来维持?靠全世界的买家来买他们的国债。说白了,就是大家借钱给美国政府花。而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美债的大买家之一。

我们买美债,一方面是外汇储备的投资需要,另一方面,也确实在客观上支撑了美元的全球霸权地位。美元之所以是世界货币,美债这个“金融锚”,起到了关键作用。

但是,这几年风向变了。

从2022年开始,我们就已经开启了系统性的减持模式。你看数据就知道了,我们的美债持仓从超过1万亿美元,一路降下来。这次7月份又减持257亿,更是把这个趋势踩实了。

这个动作,看似波澜不惊,实则力道千钧。它传递了一个非常清晰的信号:我们不再愿意为美国的财政赤字和无限印钞买单了。 你想用各种手段打压我们,那我们就在金融上跟你慢慢“解绑”。

这就像两个人合伙做生意,你天天在外面惹是生非,欠一屁股债,还想从我这里拿钱去填坑,天底下哪有这个道理?

更有意思的是,就在我们减持的同时,日本和英国却在增持。这哥俩,成了新的“接盘侠”。但这能解决根本问题吗?一个国家的信用,靠的是自身的经济健康和负责任的财政政策,而不是靠拉盟友来“输血”。

所以,当穆勒纳尔威胁要停飞中国航班时,他可能没想过,这不仅会得罪翘首以盼中国游客的美国酒店、商场,更会重创像波音这样的制造业巨头。波音超过三成的飞机,是卖给中国的。特朗普最喜欢拿波音的订单当自己的政绩,这要是黄了,他找谁哭去?

一边是需要别人买单的巨额债务,一边又要亲手砸掉自己最大的几个饭碗。这种操作,恕我直言,实在是看不懂。

面对美国这种极限施压的套路,我们这几年的应对,也越来越成熟了。

以前我们可能会强烈抗议,现在呢?我们更喜欢用行动说话。一套“组合拳”打下来,不吵不闹,但拳拳到肉。

第一拳,是金融上的“减法”。 就是我们刚才说的,持续减持美债。这个过程是渐进的、可控的,避免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剧烈冲击,但又能让对方清晰地感受到压力。

第二拳,是储备上的“加法”。 减持美债的同时,我们在干什么?我们在大量增持黄金。黄金是硬通货,是超越主权信用的终极避险资产。连续20多个月增持黄金,我们现在是全球官方黄金储备增长最猛的国家。这个动作的潜台词很明显:我们在为未来的不确定性,建立自己的“金融压舱石”。

第三拳,是科技上的“自强”。 芯片战的痛,我们都还记得。过去盼着别人给,现在我们明白,核心技术是求不来、买不来的。所以,我们不计成本地投入研发,硬是啃下了一块又一块硬骨头。虽然差距还在,但我们已经能在一些关键领域,用上我们自己的东西了。这条路很难,但走通了,我们就再也不怕别人卡脖子了。

所以你看,稀土、美债、黄金、科技……这些看似不相关的领域,其实都在一盘大棋上。对方出一招,我们不是简单地回一招,而是从多个维度进行战略布局。

穆勒纳尔那封信,想用一个“王炸”来锁定胜局。可他没看到,我们早已不是那个只能被动接招的对手了。我们手里的牌,比他想象的要多得多。

聊到最后,我们再回到特朗普收到的那封信和那份警告。

特朗普现在面临的,是一个两难的困境。一方面,国内强硬派的声音很大,像穆勒纳尔这样的人,不断鼓吹要对华采取更激进的措施。另一方面,现实的经济压力和选民的怒火,又让他不敢真的撕破脸。

他提出的那三个条件——买大豆、买波音、放开稀土,听着像是最后通牒,实际上更像是一种哀求。他需要这些东西,来稳住自己的基本盘,来维持美国经济的体面。

而我们呢?我们不急。大豆可以去别处买,飞机可以等我们自己的C919慢慢上量,稀土的主动权,更是牢牢握在自己手里。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7

标签:财经   稀土   话音   中方   中国   航班   穆勒   美国   波音   大豆   美元   农场主   黄金   手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