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心!24 岁女老师对孤独症女童施暴,被刑拘背后藏多少痛?

本该是孩子康复路上温暖守护者的老师,竟对患有孤独症的女童多次动手?当西安王女士发现女儿小言身上的淤青和红肿时,谁能想到这些伤痕竟来自孩子信赖的康复机构老师?24 岁的王某,作为专业康复教师,为何会对特殊儿童下此狠手?这起事件背后,又暴露了特殊教育行业多少不为人知的问题?

事情要从今年 6 月说起,家住西安的王女士,为了让患有孤独症的女儿小言能更好地融入生活,经过多方打听和对比,最终选择了当地口碑看似不错的 “佑贝儿科” 康复机构。毕竟,对于孤独症孩子的家长来说,能找到一家专业且靠谱的康复机构,就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满心期待着孩子能在这里得到科学的训练,一点点进步。从 6 月到 7 月,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王女士每天按时送女儿去机构,看着孩子背着小书包走进教室的背影,心里既忐忑又充满希望。她从没想过,自己托付的 “专业机构”,竟会成为女儿噩梦的开始。

直到 7 月初的一天,王女士像往常一样给女儿小言洗澡,当褪去孩子衣物的瞬间,她整个人都僵住了 —— 小言的胳膊上、腿上布满了淡淡的淤青,尤其是双手,肿得像馒头一样,轻轻一碰孩子就疼得直哭。王女士的心一下子揪紧了,她赶紧追问孩子是怎么弄的,可孤独症的小言表达能力有限,只能含着眼泪,用小手比划着 “老师打”。那一刻,王女士感觉天都要塌了,她无法相信,自己千挑万选的康复机构,自己再三托付的老师,会对这么小的特殊儿童动手。

为了弄清真相,王女士第二天就带着孩子去机构讨要说法。起初,机构工作人员还试图辩解,说可能是孩子自己玩耍时不小心磕碰的,可当王女士拿出孩子受伤的照片,以及孩子断断续续的比划证据时,对方才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无奈之下,王女士只能选择报警,希望能通过法律途径还孩子一个公道。7 月 6 日,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西大街派出所接到了王女士的报警,民警当即介入调查,一场针对特殊儿童被虐事件的追查就此展开。

在调查过程中,民警首先调取了机构内的视频监控,这一调,令人愤怒的画面浮出水面。监控录像清晰地记录下,24 岁的涉事老师王某,在给小言做康复训练时,多次出现暴力行为。有时是因为小言没能及时跟上训练节奏,王某就不耐烦地推搡孩子;有时是小言情绪稍有波动,王某竟直接伸手掐孩子的胳膊;更过分的是,有一次小言抗拒做某个训练动作,王某居然抓起孩子的双手,用力拍打桌面,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小言的双手会红肿不堪。这些画面,每一个细节都让人看得心疼,一个本该用耐心和爱心对待特殊儿童的老师,却用如此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简直不配 “老师” 这两个字。

除了调取监控,民警还走访了机构内其他孩子的家长和部分工作人员。有家长透露,之前就隐约觉得王某对孩子态度不好,有时会听到教室传来孩子的哭声,但当时以为是孩子不配合训练闹情绪,没多想;还有工作人员私下表示,王某平时就比较急躁,对特殊儿童缺乏耐心,经常看到她对孩子皱眉头、大声呵斥,只是没想到会动手打人。随着调查的深入,王某对小言实施体罚的事实越来越清晰,她所谓的 “教育方式”,不过是掩盖暴力行为的借口。

8 月 21 日,当媒体联系 “佑贝儿科” 时,工作人员才姗姗来迟地回应,说机构正在和上级部门对接,积极配合调查,涉事老师王某已经停课。可这种 “事后补救” 的说法,在家长和网友看来,更像是一种敷衍。毕竟,孩子受到的伤害已经造成,一句 “停课” 根本无法弥补孩子身心的创伤。而真正让大家稍感慰藉的是,8 月 26 日晚,莲湖公安分局发布的警情通报 —— 经过多方调查取证,确认王某在工作期间存在对儿童实施体罚的行为,目前已依法对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还在进一步办理中。这意味着,王某的暴力行为终于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可小言心里的阴影,恐怕需要很长很长时间才能消散。

更让人愤怒的是,“佑贝儿科” 并非普通的小机构,它还有一个官方身份 —— 西安市莲湖区佑贝菁童康复中心,早在 2019 年,就被西安市残疾人联合会列入 “残疾少年儿童市级定点康复机构”,服务项目明确包含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能拿到这样的资质,说明机构本应具备专业的师资和规范的管理,可就是这样一家 “官方定点机构”,却出现了老师施暴的情况,这不得不让人质疑:机构平时是如何对老师进行培训和管理的?所谓的 “专业考核” 难道只是走个过场?对特殊儿童的保护措施,又落实到了哪里?

事件曝光后,网友们纷纷在评论区表达自己的愤怒和心疼。有网友说:“孤独症孩子本身就很敏感,需要更多的爱和耐心,这个老师怎么下得去手?24 岁的人了,连基本的同理心都没有,根本不配做老师!” 还有网友质疑:“官方定点机构都这样,那其他小机构的情况会不会更糟?特殊儿童的安全到底谁来保障?” 也有从事特殊教育的网友无奈表示:“特殊教育行业确实辛苦,但再辛苦也不能把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这是底线,也是职业道德!”

其实,这起事件绝不是个例。近年来,特殊儿童在康复机构被虐待的新闻时有发生,背后暴露的是特殊教育行业师资良莠不齐、监管不到位、考核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很多机构为了节省成本,招聘的老师缺乏专业的特殊教育知识,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心理辅导培训,面对特殊儿童的 “不配合” 时,很容易失去耐心,甚至采取极端方式。而监管部门对机构的日常检查,往往侧重于资质和硬件设施,对老师的实际教学行为、与孩子的互动细节关注不够,这就给了一些不合格老师 “钻空子” 的机会。

对于孤独症孩子来说,康复机构是他们接触外界、学习技能的重要场所,老师则是他们除了家人之外最亲近的人。他们本身就对外界充满戒备,好不容易建立起对老师的信任,却被老师的暴力打破,这种伤害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心理发展。而对于家长来说,选择康复机构本就承担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一旦遭遇这样的事情,不仅是对孩子的伤害,更是对家长信心的毁灭性打击。

如今,王某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这是法律对施暴者的惩罚,也是对特殊儿童保护的一种警示。但我们更希望,这起事件能成为特殊教育行业整改的契机 —— 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康复机构的监管力度,定期开展师资培训和考核,建立严格的准入和退出机制;机构自身要重视师德建设,把对孩子的爱心和耐心作为招聘老师的首要标准;社会也要给予特殊教育行业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让更多有爱心、有专业能力的人投身其中。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尤其是特殊儿童,他们更需要我们的呵护和关爱。希望从这次事件开始,再也没有孩子会在本该温暖的康复机构里受到伤害,希望每一位特殊儿童的老师,都能真正成为他们康复路上的灯塔,而不是阴影的制造者。毕竟,保护好每一个孩子,就是保护我们社会最柔软的角落,也是守护未来的希望。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自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果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文本不存在捏造事实。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8

标签:育儿   孤独症   女童   揪心   女老师   孩子   机构   老师   儿童   特殊教育   西安市   专业   事件   耐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