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湿热“困”五脏,建议多吃这4种食物,健脾祛湿一身轻

“哎哟,张姐,你这脸怎么又浮肿了?”

“别提了,这几天老觉得头昏昏的,胃口也差,一天提不起精神,就跟喝了半壶热水一样难受。”

每年一到三伏天,小区里的老姐妹们常聚在树荫下聊天,而出现“湿热困身”的情况也几乎年年上演。

张阿姨已经56岁了,以前夏天还挺精神的,最近却老觉得身体像裹了层湿毛巾,懒洋洋地不想动,舌苔也厚,早上起床口苦口干。

去社区医院一查,医生摇了摇头:“湿热太重啦,尤其是脾胃这块受影响了。”

“那怎么办?”

“饮食上得调理,别光吹空调、喝冷饮,多吃点健脾祛湿的食物,

其实,三伏天正是湿热交蒸、五脏易被困扰的时期,

那么,为什么三伏天容易“湿热内困”?又该吃些什么缓解?咱们一起来说说。

湿热为何“困”住五脏?三伏天身体很容易“中招”


在中医理论中,五脏为心、肝、脾、肺、肾,调和有序是健康的基础。

但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阶段,外界高温潮湿,人体易受“湿邪”侵扰,尤其在南方湿度大的地区,暑湿夹杂,内外相袭,最易困住脾胃,从而影响五脏功能的协同。

“湿为阴邪,其性黏滞重浊。”

意思是说,湿邪一旦侵入人体,会出现头重如裹、四肢困倦、脘腹胀满、大便黏腻等症状,轻则体倦乏力,重则影响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甚至诱发慢性疾病。

尤其是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是调节水湿的关键,脾一虚,湿气更难排出,就会“困”住身体。

那么,除了生活起居注意外,我们还能通过饮食来帮身体“排湿热、调五脏”吗?

答案是肯定的。

不过要强调的是:食疗只是辅助调养,不可替代正规治疗,更不能盲目认为吃点什么就能治病。

下面我们就介绍四种在三伏天特别适合吃的食物,帮助健脾祛湿、调和五脏。

四种三伏天特别适合吃的食物


①薏米

从营养学来看,薏米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群、钾、镁等,有利尿、消肿的作用。《本草纲目》记载:“薏仁利湿热,健脾益胃。”

中医认为薏苡仁甘淡微寒,入脾、肺经,有很好的利水渗湿功效,尤其适合脾虚夹湿体质的人群。

比如身体浮肿、关节酸痛、大便黏腻、口气重的人群。

食用建议:可将薏苡仁与红豆(赤小豆)一同煮粥,加入少许山药,既健脾又不寒凉。

但注意:薏仁性微寒,孕妇及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食。

②山药

山药在夏季养脾祛湿中堪称“温和之王”。它最大的特点是性平不燥,能补而不腻,适合长期体虚、脾弱湿重的人。

含有丰富的黏液蛋白和淀粉酶,对修复受损的胃肠黏膜、增强消化吸收功能非常有效,是三伏天调理脾胃、增强五脏功能的重要食材。

食用建议:山药可以清蒸、煮粥,也可炒菜搭配芡实、薏米,滋润中带清补,效果温和又安全。

③冬瓜

冬瓜性寒味甘,入肺、大肠、小肠经,有清热化痰、利水消肿之效。

特别适合高温高湿天气下身体易浮肿、大便黏腻、小便不利的人群食用。还能间接改善因湿热引起的痘痘、口苦等症状。

食用建议:冬瓜可做冬瓜排骨汤、冬瓜海米汤,注意尽量不要加太多油,清炖最为合适。

体寒、腹泻者建议配生姜同煮,避免寒凉伤脾胃。

④绿豆芽

绿豆芽别看其貌不扬,其实在三伏天非常实用。

中医认为,绿豆芽性寒,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的功效,还能利湿通便。适合暑湿夹杂、内热上火、舌苔厚腻、烦躁易怒的人群。

研究表明,绿豆芽含丰富纤维素,有助于肠道排毒通畅,减少湿气堆积对脏腑功能的影响。

食用建议:绿豆芽可凉拌、清炒,搭配木耳、胡萝卜等食材更营养。建议不要久煮,保持其爽脆口感和营养成分。

写在最后


三伏天虽酷热难耐,但若饮食得当、调养得法,也能把它变成调理身体、恢复正气的好时节。

平时多吃些山药、薏仁、冬瓜、绿豆芽这类祛湿健脾的天然食材,就能帮助身体把“湿热”赶出去,五脏运转更通畅,身体会轻松不少。

虽然这些食物都有辅助健脾祛湿的作用,但仍需牢记三点:







来源:青岛广播

温馨提示:本文所载的健康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不能直接作为任何健康干预的依据。在采取任何预防、治疗或治愈的措施之前,请先与医生进行沟通。

文中所提姓名均为“化名”,切勿对号入座

(蓬莱融媒体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8

标签:养生   伏天   湿热   食物   建议   绿豆芽   身体   冬瓜   脾胃   山药   适合   薏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