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了4个孩子,因太穷送出两个,谁知四个儿子后来都成了亿万富翁

说起刘氏四兄弟的事儿,很多人都知道他们从穷小子摇身一变为亿万富翁的经历,这不是啥传奇小说,而是实打实的真事儿。

刘永言、刘永行、刘永美、刘永好,这四个兄弟出生在四川成都新津县一个普通公职家庭,从1948年到1951年陆续来到世上。

老大刘永言1948年生,老二刘永行1949年,老三刘永美1950年,老四刘永好1951年。

他们的名字连起来就是“言行美好”,父母刘大墉和郑康致取这名儿,本意是希望孩子们做人做事靠谱点,别光说不练。家里还有个妹妹刘永红,一家七口人挤在一块儿,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父亲在新津县法院上班,母亲在村小当老师,俩人加起来的工资也就够买点供给粮,勉强填饱肚子。

那个年代,农村家庭穷是常态,刘家也不例外,衣服鞋子都是补了又补,粮食常常不够分,孩子们从小就知道啥叫节衣缩食。

家庭负担重,四个儿子出生后,经济压力更大了。刘大墉和郑康致商量来商量去,没办法,只好把两个孩子送出去减轻点负担。

老四刘永好刚出生没多久,他们就把两岁的老二刘永行过继给当地一个卖布的商人。那户人家没孩子,本来挺乐意的,可半年后刘永行玩耍时从椅子上摔下来,腿断了。

商人怕孩子落下残疾,花钱治不好,就把他退回刘家了。因为医疗条件差,没及时好好治,腿伤落下了后遗症,刘永行走路从此有点跛。

没过多久,他们又把老三刘永美送给邻村的农会主席陈家抚养。陈家夫妇把刘永美当自家孩子,给他改名叫陈育新,提供吃穿用度。

两家离得不远,来往频繁,陈家知道刘家难,知道啥时候捎点食物衣服过去,刘永美也常带东西回家帮衬。刘家就这样勉强维持下来,兄弟几个感情没断,互相照应着长大。

那个时候,社会环境复杂,四兄弟的求学路也不顺。1966年后,各种事儿影响了他们的机会,他们没法正常升学或招工,只能下乡干农活。

刘永好1968年就插队到新津县古家村,干了几年苦力。1971年,父母情况好转,领到补偿款,家里日子才松口气。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这对他们来说是转机。

四兄弟都爱学习,抓紧机会复习,分别考上大学。刘永言进了电子科技大学,学电子技术;刘永行考到西华大学,读教育专业;刘永美上四川农业大学,专攻农业;刘永好进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机械。

毕业后,他们都找到稳定工作,老大在成都电机厂当工程技术员,老二在县教育局上班,老三到县农业所任职,老四在省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校教物理。

这些岗位在当时是铁饭碗,很多人羡慕,但兄弟几个总觉得时代在变,得抓住新机会。

改革开放政策一推开,四兄弟就坐不住了。1980年春节,老二刘永行在家门口修无线电,七天接了几百单,赚了300多块,顶他一年工资。

这事儿让他们眼界开了,觉得创业有搞头。1982年,他们在新津县自家老院子开家庭会议,讨论三天后,一致决定辞掉公职,下海经商。

凑了1000块启动金,从变卖家当来的。先试着做音响设备,他们分工合作,组装样品,到商场摆摊卖。可产品没品牌,市场不认,第一次就栽了跟头。

没灰心,他们研究国家政策,发现农业扶持力度大,就转行办育新良种场。10月起步,先种蔬菜,但规模小,赚不着啥钱,很快就调整,专攻养殖鹌鹑。这成了他们起家的关键点。

养鹌鹑初期也不容易,他们从零学起,买鹌鹑蛋孵化,建棚子喂养。到1986年,年产15万只,鹌鹑蛋卖到国内各地,还出口海外,成了鹌鹑大王。

市场火了,别人也跟风,竞争上来,利润下滑。四兄弟去深圳考察,看到猪饲料需求大,就决定转型。

1987年,把场子改成新津希望饲料厂,研发国产乳猪饲料,拿了国家星火科技成果二等奖。这产品一出,销售爆棚,价格比进口低,质量不差。

销售额年年翻倍,1992年达25万吨,他们又成饲料大王。集团扩展快,涉足各行业,1994年底,分公司27家,产值20亿,获中国500家最大私营企业第一。

兄弟四个合作默契,老二和老四管内部和对外,老大和老三各有侧重。但公司大了,想法分歧也来。1995年,他们又开方桌会议,决定分家。

股份一分为四,每人25%,各拿出10%给妹妹。5月15日签字,按地域分业务,不互相干扰。这分家和平,业内叫好。

分后,刘永言办大陆希望公司,专注变频器和高科技;刘永行创东方希望公司,主攻电解铝和光伏;刘永美建华西希望公司,开拓化工和地产;刘永好组新希望集团,深耕农牧和金融。

分家没影响发展,各家企业都做大。刘永言的公司在电子领域领先,产品出口全球。刘永行进重工业,建厂在沙漠地带,电解铝产能全国顶尖,还涉足光伏,环保技术牛。

东方希望2023年营收超2000亿。刘永美华西希望涉化工,研发新材料,还做地产项目,稳扎稳打。刘永好新希望上市,农牧链全覆盖,从饲料到食品,还进银行保险,身家稳定。

2022年胡润榜,刘永行1500亿排11,刘永好950亿排36,刘永言和刘永美也上榜,总身家过3000亿。到2025年,他们企业还在扩,影响全球供应链。

这四兄弟的路子,靠的就是实干和抓住时机。从穷到富,不是天上掉馅饼,而是步步踩实。早年穷得送孩子,中间创业碰壁无数,分家后各奔前程,但根儿没断,互相支持。

他们的故事接地气,说白了就是普通人抓住改革开放的东风,肯学肯干。很多人学他们,办小厂起步,慢慢做大。刘氏家族现在后代接班,企业管理更专业,继续写辉煌。

啥叫有内涵?就是证明了团结力量大,分开也能各自成事儿,不搞内斗。穷日子没压垮他们,反而练出韧劲。现在他们七十多岁,退居二线,但企业影响还在,帮乡亲脱贫,推广新津模式。

结语:

总的看,刘氏四兄弟从1948到2025,跨越大时代,从农村穷小子到商界大佬,靠双手拼出来。他们的企业总资产上万亿,员工几十万,影响亿万人生活。

啥是成功?不是光有钱,而是带人致富,留遗产。穷日子磨练意志,创业考验智慧,分家考量格局。

现在后代掌舵,企业创新,继续前行。这事儿真实,网上资料多,胡润榜福布斯都有记录。想学他们,就从小事儿干起,别光想不做。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1

标签:财经   儿子   两个   孩子   新津县   新津   鹌鹑   兄弟   事儿   华西   公司   企业   饲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