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暴雷了!人去楼也空,200亿“凭空消失”,10万百姓血本无归

2011年秋天盛大金禧金融公司成立后,客户源源不断。当时一条消息火遍全城,“投资十万,月赚一千五”,这样的广告,正常人都会觉得是骗局。

然而据当时一家公司职员回忆,11年秋天三个同事都已经微信转账给业务员了,合同,转账记录,对话他都看过。别人打听的时候,真的是一边说莫买,不正规一边自己买买买,甚至还有人买几百万的。

数据来源:知乎 【广州金禧信用担保公司】

虽然刚开始投资的客户们获取的一波利息,但是没多久公司董事长便跑路到海外了。今年六月判刑下来了,以盘继彪为首,犯罪情节严重,他被判下无期徒刑,并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其余18人,也被判处五年至二十年不等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令人惊异的事,这个盘继彪居然非法集资了911亿元,十万多人受骗。那个盘继彪是谁?他又是怎么骗人的呢?

盘继彪简介

1973年,盘继彪出生于湖南永州双牌县一个贫困农家。作为长子,他童年饱尝艰辛,七八岁就开始帮衬家计,靠编竹篓、砍柴补贴家用。生活的磨砺铸就了他坚韧的性格,凭借刻苦努力,19岁考入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学专业,后取得硕士学位。

数据来源:百度百科 【盘继彪】


毕业后进入湖南司法厅工作,却因父亲生意失败欠下巨债,毅然放弃铁饭碗南下广东。1997年,从律所基层业务员做起,很快与师兄合伙创办合邦律师事务所。

期间,他不仅成功处理重大金融案件,还参与编撰专业著作,赚得人生第一桶金2000万元,为日后进军金融业奠定基础。

第一桶金和衣锦还乡

1998年12月,盘继彪将全部身家2000万元与筹集的3000万元投入创办广州金禧信用担保公司,开启金融创业之路。

十年后的2007年,他如"衣锦昼行"的项羽般荣归故里,带着资金与项目支持湖南永州经济发展。此时的盘继彪意气风发,犹如"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李白,任谁也难以将这个造福桑梓的企业家,与日后那个身陷囹圄的金融罪犯联系在一起。

披着慈善家外皮的奸诈商人

2011年深秋,盘继彪杀回长沙,在市中心黄金地段豪掷千金,成立盛大金禧金融公司。2019年,盘继彪收购香港上市公司标准资源控股,并将公司名称变更为金禧国际。

深谙造势之道的他,一面以“法律精英”和“金融创新者”的光环包装自己,一面打着“善人”旗号广铺人脉。打着14%的高额年化收益的幌子吸引客户投资,短短时间便织就一张庞大的资金巨网。

"投资十万,月赚一千五"的广告语一夜之间铺满全城。公交站台、电梯广告、甚至菜市场的摊位边,到处可见穿着制服的理财顾问在派发传单。他们统一的话术令人心动:"我们老板是政法大学高材生,公司有正规金融牌照,您就当存银行,利息可比银行高十倍。"

起初观望的人不少。直到几位戴着老花镜的社区爷爷奶奶率先尝试——退休的李老师拿着第一个月的1500元利息,在小区广场逢人便夸;菜市场的王婶把到账短信给每个摊主看,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像野火般蔓延。

盘继彪的团队精心设计了一套"眼见为实"的骗局:每周在五星级酒店举办投资沙龙,西装革履的"老客户"现场讲述致富经历;每月28号准时发放利息时,营业部总会准备成捆的现金,让取现的人提着钱袋招摇过市。渐渐地,连最初心存疑虑的人也开始把养老钱、买房款悉数投入。

他们不知道,那些笑容满面的"老客户",很多都是公司雇来的演员。

莫被高息晃花眼,守好钱袋最保险

纵使"投资有风险"的警钟长鸣,然"利之所在,民趋若鹜"。昔日"齐人攫金"只见利不见害,今投资者亦步其后尘,终落得"赔了夫人又折兵"。

第一批投资者尝到甜头后,盘继彪立刻变招。他召集客户开"答谢会",西装革履地宣布:"第一阶段项目已圆满收官,新项目需要更大资金池。"台下,理财经理们挨个游说:"您把利息继续投进去,还能享受复利。"

这不过是场精心的算计——新收的投资款,转眼就变成老客户的"收益"。会计小王记得,每月28号发息日前,财务室总要通宵拆解资金:新签的100万合同,60万要拿去填上个月的利息窟窿。

就在老百姓还蒙在鼓里时,盘继彪早已偷偷转移资产。嘴上说着"绝不跑路",转身就玩起了人间蒸发。等投资人察觉不对找上门时,偌大的公司早已人去楼空,连员工都集体失联。

嚣张跑路反被擒

2022年11月底,消失半个月的盘继彪竟在官网高调发文《我们跑路了》,嚣张宣称钱已洗白、人在国外无法引渡。更讽刺的是,这个骗子还"好心"提醒投资者:"别贪高息,天上不会掉馅饼"——典型的得了便宜还卖乖,让人气的牙痒痒。

法网恢恢终落网

正当他得意忘形时,10万多名受害者的联名举报已引起警方重视。专案组调查发现,未兑付资金高达200亿。2022年12月28日,这个自以为高枕无忧的"金融大鳄",连同19名同伙被警方一网打尽。

所谓"洗白"的资金,最终成了他们的铁证。

结语

虽然盘继彪等人已经入狱,然而百姓的血汗钱早已被他们挥霍殆尽。这个案子恰似"鱼贪饵而吞钩"——投资者为高息诱惑所惑,终致血本无归。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千万别像"齐人攫金"那样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风险。要记住:利益背后往往藏着危险,贪心的人一定会吃亏,天底下从来没有白捡的便宜。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8

标签:财经   血本无归   百姓   利息   金融   公司   高息   资金   投资者   客户   西装革履   钱袋   司法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