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葫芦节奇遇记:这届葫芦节逛懵圈了,竟然有那么多的想不到

心里有点急呀,葫芦节都开始两天了,我还没有去呢,看着网上铺天盖地的葫芦节的信息,我能不急吗?别人都去了,我还没去呢,以前的那次葫芦节能少了我的身影和文字呀?
这两天的确有事情,着急也没有用,周六的时候去参加了著名作家赵德发老师的分享会。周日的时候又回了趟老家,老家有事必须得回去。今天周一没有事了,今天要去葫芦节了。
清晨洗漱的时候我对妻子说,今天早晨咱们不出去了,吃完早饭咱们就去葫芦节。说完我又调皮的问妻子,我的安排合理吗?
妻子笑着说,合理是合理,那你看今天早晨吃什么饭呀?你也来安排一下吧。
早餐吃什么?这个事情不归我管。我笑着说,你让我吃什么我就吃什么。要是不愿意做,你也可以出去买点回来,反正今天我早晨不出去了。
妻子熬了小米粥,又出去买了沙镇呱嗒和烧饼,烧饼夹呱嗒,也是我的最爱。吃早餐的时候,妻子对我说,今天外面太冷了,咱们今天怎么去呀?
新闻上说了,葫芦节期间,东昌古城今天不让进车,就连电动车和自行车都不让进,怎么去也不能开车去了。
妻子说,那咱们今天就坐公交车去吧。去了之后才知道妻子的决定是比较英明的。东昌古城真的连电动车和自行车都不让进。今天已经周一了,人还是那么多。从网上消息已经知道周六和周日东昌古城人挨人,人挤人,人特别的多。没想到今天周一了,都上班了,人还是那么的多。
东昌古城人多,葫芦也多,各种各样的葫芦,大的、小的、奇形怪状的,干葫芦、湿葫芦,雕刻葫芦,油漆葫芦,只有你想象不到的葫芦,没有这里没有的葫芦。真的,东昌古城成了一座葫芦之城。古楼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全是人流全是葫芦。就连小街小巷也有很多葫芦摊点。
我和妻子乘公交车到了铁塔商场,过东升桥,沿着北城墙路到古城北门宣威门进的古城。进去之后随着人流缓慢向南走,一边走一边欣赏摊点的葫芦。
逛葫芦节的详细的过程我就不多说了,说几件葫芦节上有趣的事情吧,我遇到的有趣的事情。
首先第一件事情是走到光岳楼下遇到了画家刘月宽老师,刘月宽老师有一个摊位,展示的是自己的画作,里面的葫芦画的很有艺术韵味,聊城艺术家用书画艺术为葫芦节增光添彩。和刘月宽老师闲聊几句,我就沿着楼西大街向西去。
西行不远,在一个摊位上就看到了第15届葫芦节上的金奖作品“四不和尚”雕刻葫芦,摊位的主人是一位中年女士,似乎是一位聋哑人,没有说话。问她话只是指给我们看,并没有用语言回答。这个摊位上陈列着一个标价5万元的雕刻葫芦。看来楼西大街是葫芦精品摊位了。我和这一个价值5万元的雕刻葫芦来了一个合影。这届葫芦节最大的好处就是葫芦可以拍照。
继续西行,到了牌坊下面。牌坊西面路南的一个门市很大,这儿有一个熟人,我想着进去讨杯茶喝。进去之后我就后悔了。因为快到了午餐时间了。这位熟人说这一届葫芦节人是真多,可是销量并不算特别大,这届葫芦节,大家寄予的希望太大了,把葫芦的价格定的都有点太高了。她指着店里悬挂着的一串葫芦说,我这一串葫芦好几年了,我现在在自己的店里才卖96元,你看看葫芦节上的葫芦,大的小的都好几十。价格真的太高了,那时候我进这串葫芦才50多元钱。
熟人挽留我在她店里一起吃午饭,我没好意思。出来之后我对妻子说,咱们先去找个地方吃饭吧。原来古楼西大街路北有一家面馆还不错,曾经在这里吃过两次饭,既然又到了这里,就去那里吃面吧。进入面馆之后里面吃饭的人真多,几乎都没有空位了。我和妻子跟别人合坐了一张桌,要了两碗面。这顿饭吃的不舒服,因为以前在这里吃饭面我记得没有那么贵,不知道是不是葫芦节期间面涨价了,还是老板换人了,一碗牛肉面要20元。妻子笑着说,这顿饭多花了20元钱,咱们要是走到东关街的老街牛肉面会省20元。古城里面平常的时候人不算多,这家饭店能坚持那么多年,我认为很不容易。可是如果在葫芦节这种特殊时期涨价的话,就有点儿不地道不厚道了。
吃完午饭就是午后,午后想找个地方坐下休息休息再逛。面馆旁边正好有家书店,就是原来的那一家经常去逛的,书店后面还有一处大院子,最早的时候这里是一处艺术馆,还去里面看贾新光老师的油画。也去后面的2楼参观,参加过两次读书活动。前段时间还有人专门邀约我去这里喝茶,看看这个场所如何经营才好。我也坦诚己见出了一点自己的主意。想着进去坐坐休息休息吧,结果里面的小丫头说落座即点餐。我一开始没明白什么意思,妻子劝我快点出去。人家的意思就是你在这里面坐下就得点餐,哪怕点杯咖啡也行。我还傻傻的问,那去后边院里行吗?还是告诉我到后面院里也是要落座即点餐。我只好无奈的悻悻的出来了。
逛了半天了,有点累了,不想再往西逛了,那就往东走吧。在这条街上还看到了那一架标价好几千万的葫芦,纯粹是有点开玩笑了。也许这就是一个噱头吧。还有一个葫芦标价600多万。据对面的门市部的人说,昨天有人出1万,老板没卖,我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在葫芦节上还遇到了秦池酒。中年以上的人对秦池酒还应该有印象。我印象特别深的是秦池酒的广告,那时候我正在上大学,在沈阳看秦池酒的广告,我记得是姜昆做的广告,广告词到现在我还记得:以前喝酒,难受半宿。今天喝了秦池酒,浑身上下精神抖擞。和销售秦池酒的人聊了几句,又回忆起了我的青春。这个酒可能不错,抽空去买瓶尝尝。毕竟大酒厂,秦朝时候的酒池呀。酒文化还应该是有的。
妻子说我扯得太远了。还是说葫芦吧。再次回到光岳楼下。楼下的那一个金黄色的福禄葫芦是聊城专门为这次葫芦节打造的。据说晚上才漂亮,因为里面有灯。现在是下午时光,阳光虽然不浓烈,照在葫芦身上感觉也挺好。我在这个葫芦前面又拍摄了一段文学漫步水城的视频。
到这里楼北大街和楼西大街算逛完了,还有楼南大街和楼东大街没有逛呢。再去楼南大街看一看吧。我对妻子说,葫芦看的太多了,我都有点审美疲劳了。不能说看到的葫芦千篇一律,但基本上也就是那样。在楼南大街看到了一个摊位上的漆画葫芦。葫芦真的特别漂亮。让我眼前再次一亮。其中一个白色的葫芦上面画的是梅花。文人雅士都喜欢梅花。妻子名字叫做雪梅,我对梅花更是情有独钟。于是问这个葫芦多少钱?一个50岁左右的男子坐在摊位后面很冷漠的回答680元。我有点困惑了,这个葫芦价格为什么那么高呢?我于是虚心求教。
面对我的虚心,求教对方还是不冷不热。只是简单的说,这是手工画的,要画很长时间。对方越是冷漠,我越有点兴趣,他为什么这样呢?于是我继续问。对方说我是学美术的,这都是我自己画的。也可以说这是独一无二的。我问他是哪里人,他说山西的,我说山西什么地方,他说山西晋中。我说我是聊城本地的,他说你们本地很多人都从我那里拿货。我又走进摊子里面和他聊了几句。问他这次葫芦节带了多少葫芦来,卖了多少?他说带的不多,卖了多少他不知道,基本上都是他妻子在这儿看摊儿。我说你这葫芦那么好,应该挂个牌匾说明一下,否则大家只是看着葫芦漂亮不知道葫芦的艺术价值呀。他说在他们当地都知道都有宣传,这次来的匆忙没有带宣传资料来。
我为他感到有点惋惜了。这么好的葫芦,没有宣传资料来,在这么大的葫芦节上,这么多人,错失了多好的宣传机会呀。我真想要他那一个梅花的葫芦。此人说500元是底价,但是妻子不同意我要。妻子说家里没有地方摆。
走到南门再回去,真的审美有点疲劳了,主要是也有点累了,没有多少心情,再认真仔细的看葫芦了。走到那一个标价66万元,有点像生殖器官的葫芦面前。我的内心波澜不惊,我知道这只是一个噱头。
葫芦有价,艺术无价,葫芦多少钱?只能是卖葫芦的说了算。葫芦节已经是第3天了。可能很多摊主也已经疲劳了。走到楼东大街的时候,拿起一个像笔筒似的小葫芦,问这个葫芦多少钱?摊主也是不冷不热,甚至不带好气的回答说600元。我吐了吐舌头有点惊讶,这样一个小葫芦怎么要价这么高?也许是摊主看出了我的疑惑或者是困惑。又解释了一句,这是蛐蛐罐儿。这也超出我的认知了。后来走不远,又有一个这样的摊位上也有这样的像笔筒似的葫芦,我又随口问了一句回答说60元。从600元到60元,我的困惑非但没有解除,反而越来越深了呢。我更困惑的是,为什么有些摊位的摊主那么冷漠呢?那么没有好气儿呢,是不是这几天的销售并不像想象的那么高呢?
有点累了,走到东关桥,累得我都有点儿不愿意走路了。东城墙路上停满了车,有汽车,有电动车,有三轮车。心中暗暗庆幸没有骑车来,但还要走到铁塔商场去坐车。天气也越来越冷了,有冷风吹。
逛了一天的葫芦节,什么也没买,两手空空的回来了。其实不买也无所谓,因为这一届一届的葫芦节下来,家里的葫芦不少了,阳台上放着很多的葫芦。我和妻子开玩笑说你想当贩子吗?妻子也笑着回应我说你去夜市上摆摊儿卖葫芦吧。
我是不可能去摆摊儿卖葫芦呀。葫芦节我来了。也就知足了。
把葫芦带回家里,不如装在心里。没把葫芦带回家,把福禄带回家就可以。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日难,虽然谈不上难,但真的挺累,两条腿累得都快走不动路了。回家回家再慢慢品味,慢慢体会。
把我今天在葫芦节上拍的图片分享给我亲爱的读者,这一次拍图片儿尽量尽量不拍人了,免得再投诉我侵权。而且拍葫芦的时候我也都问一句人家可以拍吗?征得主人同意我才拍的照片。
文字配上图片。才是更好的表达方式。


























这届葫芦节逛懵圈了,竟然有那么多的想不到。参观完葫芦节回来之后,最大的感触就是很多商家宣传做得不好。虽然葫芦摆在那里自己会说话,但是葫芦后面的潜在价值和艺术还是要讲出来才好。否则的话来去匆匆,有几个人能够有真正认真、仔细、耐心呢。要想销售好,首先要把故事讲好。艺术虽然无价,你要告诉用户艺术价值在哪里,销售才能会更好。
更新时间:2025-10-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