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邪门了,这年头买个东西还得拿命拼?
顾客冒高温排队买商品,晕的晕、倒的倒、流血的流血、救护车的救护车。
甚至还有消费者因为排队而大打出手....让人不得不问一句“这到底是何必呢?”
近日,上海静安商场,就因为一家新店开张而造成场面失控现象。
这群年轻人到底在抢什么?这商品真的值这么疯抢吗?后续店铺又是如何处理的?
8月15号晚上十点,距离新店“TWOI”开业还有整整十个小时,商场门口已经排起了几十人的队伍。
这些人大多是二十出头的年轻女孩,背着折叠椅,揣着充电宝,像是要参加一场通宵派对。
可谁也没想到,这场“派对”会变成一场灾难。
到了后半夜,队伍开始疯长,凌晨三点,队伍已经绕着商场拐了个弯,目测超过五百人。
有路过的市民拍了视频,黑暗中密密麻麻的人影在路灯下晃动。
有人裹着毯子打盹,有人捧着手机刷着这家店的新款预告,嘴里还念叨着“那个蝴蝶发夹一定要抢到”。
8月16号清晨六点,太阳刚冒头,气温已经窜到了28度。
队伍里开始出现骚动,有人往前挤,有人喊着“别插队”,争吵声此起彼伏。
几个穿着黑色T恤的壮汉混在队伍里,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周围,后来才知道,这些都是黄牛团伙的“先头部队”。
上午八点,温度计的指针稳稳地指在35度。
太阳烤在人身上火辣辣的,队伍里的女孩们纷纷撑起遮阳伞,可伞与伞之间挤得密不透风,热气根本散不出去。
有个穿白色连衣裙的姑娘突然晃了晃,旁边的人刚想扶她,她已经直挺挺地倒了下去。
周围顿时乱了套,有人喊“快叫救护车”,有人试图把她抬到树荫下,可队伍太挤,挪一步都难。
这时候,商场保安才慢悠悠地走出来,拿着大喇叭喊“大家别挤”,可手里连瓶水都没带。
有女孩质问保安“为什么不准备点遮阳棚”,保安头也不回地说“我们管不了”。
距离上午十点开业还有半小时,队伍已经延长到几百米,保守估计得有上千人。
有人已经在太阳底下晒了八九个小时,早饭没吃,厕所不敢去,就怕位置被人占了。
有个戴眼镜的姑娘说,她从昨天晚上就没敢喝水,嘴唇干得爆了皮,说话都费劲。
十点整,卷帘门刚往上抬了十厘米,人群突然像开闸的洪水一样往前冲。
“砰”的一声,最前面的几个女孩被后面的人推着撞在门上,尖叫声、哭喊声瞬间炸开。
有个穿牛仔短裤的女孩被绊倒在地,后面的人根本来不及反应,差点踩着她过去。
旁边的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她拉起来,她的膝盖已经磕出了血,但仍不管不顾的往前跑。
混乱中,两个男人突然扭打起来。
后来听说是因为插队,其中一个掏出手机要拍对方,另一个伸手就抢,拳头跟着就挥了过去。
没一会儿,其中一个的额头就见了血,顺着脸颊往下流,染红了白色的T恤。
保安这才冲上去拉开两人,可店里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就在这时,救护车的声音由远及近,这已经是今天第二辆救护车了,早上是那个晕倒的女生,这会听说是有个阿姨因为劝架被推倒,受了伤。
店里的情况更让人窝火,那些提前混进来的黄牛像疯了一样往筐里塞东西,尤其是那些热门款,几乎被他们一扫而空。
有个黄牛一次就拿了二十多个发夹,收银台的店员看了一眼,什么也没说,照样扫码结账。
等到普通顾客挤进去的时候,货架上已经没剩多少东西了。
有个排队最久的女孩,看到空荡荡的货架,当场就哭了,一边哭一边说“我晒了十个小时,就为了这个?”
更气人的还在后面,下午的时候,有人在二手平台上刷到,同款蝴蝶发夹已经卖到了328元,碎花发圈更是涨到380元。
有记者联系品牌方,问他们为什么不限制购买数量,为什么不打击黄牛。
品牌方就回了句“开业人流量超出预期,我们会改进”,再问就没动静了。
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要是真不想让黄牛得逞,收银的时候多问一句“是不是代购”,或者限制每人买两个,黄牛能这么嚣张吗?
不过,这场闹剧背后,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那些被抢破头的“宝贝”,真的值吗?
TWOI这个牌子,对外宣称主打“奶油风”设计,说白了就是颜色粉粉嫩嫩,带点蕾丝、蝴蝶结之类的装饰。
可这个品牌既没有设计师的名字,也没有所谓的原创理念,连产品材质都写得含糊其辞,只敢标“合金”“人造宝石”这类模糊的字眼。
为什么这样的东西,偏偏能让年轻人疯抢?其实这背后的套路,说穿了一点不新鲜。
就因为有流量女明星带了同款饰品拍照,品牌官微紧接着转发了照片,并配文“和XX一起解锁夏日温柔”。
然后不到两小时,#XX同款发夹#的话题就冲上了热搜。
紧接着,品牌方开始玩起饥饿营销,线上预售时,故意把每种款式的库存压到几百个,号称“限量发售”。
抢到的人在社交平台炫耀,没抢到的人心里痒痒,自然而然就把目光投向了线下门店。
开业当天,店里的操作更是把“套路”二字写在脸上。
收银员故意放慢结账速度,后面的人越等越急,看着货架上的东西一点点减少,恐慌感越来越强,也就越容易冲动消费。
这招数,跟去年某网红奶茶店雇人排队、某潮鞋品牌故意控量炒价的路数如出一辙。
先找明星站台制造热度,再用限量款吊足胃口,最后靠营造抢购氛围逼消费者下单。
说白了,卖的不是产品,是“我抢到了别人抢不到的东西”的虚荣心。
而这场因为发夹引发的闹剧,也暴露的是当下年轻女性被消费主义缠上的困境...
事件发酵后,网上炸开了锅。
有人翻出那些女孩晕倒、流血的照片,评论区里满是“病态”“社会病了”的骂声。
有位妈妈留言说:“我女儿也差点去排队,说同学都在抢,我跟她说‘你要是中暑了,妈心疼的不是那几百块钱,是你的命’。”
迫于舆论压力,相关部门很快介入了。
市场监管局的人到店里检查,发现很多产品连成分标签都不全,当场要求停业整顿。
街道办也约谈了品牌方,要求他们必须采取限流措施,不能再出现踩踏、中暑的情况。
几天后,TWOI宣布改成预约制,每天限量200人,凭身份证预约。
可这招根本治标不治本,其实大家都明白,只要这种扭曲的消费观念不改,换个牌子,换个产品,照样会有人通宵排队,照样会有黄牛趁机炒作。
去年是某网红奶茶,今年是TWOI的发夹,明年可能就是别的什么东西。
本质上都是一回事:用营销手段制造稀缺感,利用年轻人的虚荣心和焦虑感赚钱。
更值得深思的是,为什么被收割的总是年轻女性?
打开购物软件,针对女性的“消费陷阱”一抓一大把。
“女生要对自己好一点”“爱自己就要买贵的”,这些听起来暖心的话,背后都是算计。
好像女性的价值,只能靠身上的衣服、头上的饰品来证明。
停业整顿的牌子挂在TWOI店门口,可那些曾经为了抢发夹中暑、受伤的女孩,真的能醒过来吗?
当她们不再把“抢到限量款”当作成就,不再用身上的牌子来衡量自己的价值,或许才能真正摆脱这种被消费主义牵着鼻子走的困境。
毕竟,一个人的品味和价值,从来不在发夹上,不在潮牌里,而在她清醒的头脑和独立的判断里。
更新时间:2025-08-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