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后秋冻要灵活掌握
'春捂秋冻”是古代劳动人民流传下来的重要的养生方法。所说的“秋冻”是指入秋以后,气温下降,不要马上就穿上厚厚的保暖衣服,而是要让身体适当“挨冻”,也就是民间所说的七分寒。这是由于处暑以后,天气虽然已经开始转凉,可是由于“秋老虎”的影响,气温不会一下子降得很低,有时还有可能气温忽然升高使人感觉酷热难受因此,这个时节适当“秋冻”,是最好的养生之道。
“秋冻的好处在于,适当的“挨冻”可以提高我们的身体对寒冷的防御能力,从而增强身体在深秋以及入冬后呼吸系统对寒冷的适应能力,降低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概率。虽然“秋冻”的好处甚多,但是“秋冻”的同时还要注意:
入秋以后,不要马上就穿上厚厚的保暖衣服,而是要让身体适当“挨冻”
处暑时节要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
处暑节气,天气凉爽,人们的睡眠质量会大大提高。但是这个时节为了拥有更好的睡眠质量,注意睡前禁止饮食、饮茶等不利于睡眠的行为。
附:与处暑有关的耳熟能详的谚语
一场秋雨(风)一场寒
处暑时期,我国真正进入秋季的只是东北和西北地区。但每当冷空气影响我国时,若空气干燥,往往会带来刮风天气,若大气中有暖湿气流输送,往往会形成一场秋雨。每每风雨过后,特别是下过雨后,人们会感到比较明显的降温,所以人们常说:“一场秋雨(风)一场寒。
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
处暑以后,南方天气也有渐凉的表现,只不过没有北方那么明显。《大气科学词典》进一步指出:秋老虎一般发生在阳历八九月份之交以后,持续一周至半月,甚至更长时间。有不少年份,立秋热,处暑依然热,所以人们总结出了“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这句谚语。
更新时间:2025-08-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