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6日,许昌市监局的一纸通报,为持续月余的“胖东来玉石暴利”争议画上句号:抽查的13件和田玉商品毛利率均低于20%,4177件销售记录显示平均售价不足7100元,且所有商品进货台账清晰、鉴定证书完备。这场始于网络主播“柴怼怼”的指控,最终被证实为一场精心策划的“商业碰瓷”——第三方数据公司监测到胖东来珠宝柜台春节销售激增237%后,某MCN机构迅速炮制“暴利骗局”话题,通过伪造成本核算表、雇佣水军刷屏,实现直播间GMV暴增800万元。
于东来以“关闭企业”为赌注的悲壮反击,恰恰暴露了中国民营经济的深层困境:当企业需要动用53页销售白皮书自证清白时,造谣者仅需6万元即可掀起舆论海啸。
这场风波撕开了网络经济的阴暗面:
成本与收益的畸形倒挂:某数据公司报价单显示,制造“胖东来暴利”热搜收费80万,安排10个KOL发声需35万,而企业维权诉讼平均耗时18个月。这种“造谣-施压-勒索”的商业模式,已形成包含舆情监测、内容生产、流量投放的完整链条。
平台算法的“共谋结构”:某平台算法将“#胖东来卖玉暴利”话题推送给2800万用户,却在胖东来公布员工餐标准(早餐5元/人)时,纵容“福利腐败”等荒谬指控。直到人民日报发声,平台才下架29条侵权视频。
维权机制的“结构性失效”:胖东来起诉“柴怼怼”需预付50万元诉讼费,而涉事主播每条造谣视频报价8万,带货佣金抽成35%——作恶成本远低于守法成本。
5月7日,@人民网评 发文定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互联网侵害民营经济组织权益”。这记重锤直击三大要害:
营商环境底线:通报强调“明码标价”“手续合规”,将胖东来的经营透明化上升为行业标杆。
网络空间治理:中央网信办“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专项行动剑指“恶意集纳企业负面信息”“蹭热点营销”等乱象。
民营企业信心:当于东来需要以“关店走人”换取公义时,折射出企业家对法治信心的动摇。人民日报的介入,实质是为全国4500万民营企业注入“强心剂”。
这场风波意外成就了中国商业史的经典案例:
透明化经营的降维打击:胖东来公布2018年至今所有和田玉定价标准(1万元以下毛利率20%),甚至公开39年前进货单据,用极致透明碾压行业潜规则。
分配制度的无声革命:企业将95%利润分配给员工(清洁工月薪7500元),却因“工资太高破坏行业体系”遭诋毁——这恰恰印证了其商业模式对传统资本逻辑的颠覆。
社会信任的重构实验:当网友自发发起#晒胖东来小票#活动(3天收集27万张凭证),当市民暴雨中守护胖东来门店,证明“善良经济学”绝非空中楼阁。
从鸿星尔克野性消费到胖东来玉石风波,中国商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价值觉醒:于东来的悲壮,是企业家对“按闹分配”生态的最后抗争;许昌市监的铁证,是法治社会对营商底线的庄严宣告;人民日报的定调,则是新时代对“两个毫不动摇”的坚定背书。
当造谣者靠着“6毛钱一条黑评”日进斗金,当守法企业需要赌上商誉自证清白,我们不禁要问:如果连胖东来都护不住,中国商界还剩下多少敢说真话的“傻子”?答案或许藏在于东来凌晨3点的动态里:“理解需要时间,静待美好未来”——这不仅是企业家的坚守,更是一个时代对良币驱逐劣币的永恒信仰。
更新时间:2025-05-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