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羊排之谜:预制菜冒充现做菜,你的钱究竟花给了谁?

最近去商场,发现那些曾经排队的人均百元餐厅,现在冷清了不少。

比如我家附近商场,以前西贝和云海肴面对面竞争,如今云海肴已撤店,西贝虽在,饭点也安静得像是包场。

1

近年来,这些品牌也频频遭遇挑战。云海肴创始人英年早逝,令人惋惜;西贝曾因产品问题被公开批评;云海肴在新加坡还出现过食品安全事件。这些曾经备受认可的品牌,为何接连陷入困境?

这要从十几年前说起。当时,中国餐饮业兴起一股“连锁化”浪潮,西贝、云海肴等品牌希望像必胜客那样,把地方菜做成标准化、可复制的连锁模式。

人均百元的定价,在当时恰到好处:适合家庭聚餐或朋友小聚,有档次又不算太贵。于是它们迅速进驻各大商场,成为吸引人流的主力。

2

要想快速扩张,就得引入资本。但资本要求回报,这就逼着品牌必须把规模做大。

而规模化的关键,在于解决中餐的标准化难题。于是它们大幅精简菜单,并依靠中央厨房进行预制,门店只需简单加热。这样既控制了口味,也节省了门店成本和空间。

可话说回来,中央厨房做出来的菜,味道虽然稳定,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那种现炒现煮的鲜香,厨师手里的那份灵动,都没了。取而代之的,是规规矩矩的工业化味道。

咱们中国人吃饭,图的就是个新鲜劲儿。偶尔吃预制菜图个方便可以,但老是吃,味蕾就容易疲倦,少了惊喜。

就像听歌,录音室版不错,但现场演唱更有感染力。荣小馆客单价高出一倍,却依然有人去,就因为它坚持现点现做,要的就是那份新鲜。

更关键的是,2020年以后,大家手头紧了,出门吃饭更挑剔。以前图个乐呵,现在花钱得琢磨值不值。

数据显示,北京2024年餐饮收入下降4.9%,大企业利润更是暴跌88.8%,只有0.37%的利润率。云海肴创始人也说,99%的餐饮店都在亏,他们1%的利润率就算“跑赢大盘”了,可见这生意有多难。

利润这么薄,成本却降不下来。房租、水电、工资是硬支出,连锁品牌还有中台、营销开销。菜卖得少了,钱收得少了,开销却没变,自然就陷入了困性。

云海肴店面数量六年不增反减,就是被困住了。

3

有人可能会说,国内市场不好混,那可以出海啊,去国外赚外国人的钱。但出海哪有那么容易?云海肴在新加坡的食品安全事件,就是血淋淋的教训。

不同国家的法规、当地人的口味偏好、管理上的巨大差异,都是一道道难以跨越的坎儿。这些餐饮品牌大多是从小店一步步做起来的,在组织架构、管理经验上,相比那些国际餐饮巨头,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跑到国外开店,稍微有点差池就容易出大问题。

说到底,现在这些百元餐饮店,就像被卡在了一个尴尬的中间地带。往下看,它们比不过路边那些夫妻老婆店。

夫妻店房租便宜,老板一家人自己上阵,没有那么多员工工资、中台运营、营销推广的开销,成本低得惊人。往上看,它们又很难像荣小馆那样,通过提高品质、做现点现做来提升客单价。

因为现在大家伙儿觉得100块钱比以前“值钱”多了,价格稍微一涨,顾客就可能扭头走人。

西贝也意识到了问题,说要改造门店,改成“现制门店”。可改造要花钱啊,这是一笔不小的投资。改造完了,出餐速度能不能跟得上?成本能不能降下来?这些都是悬而未决的问题。

4

所以,以后咱们逛商场,可能会看到更多百元餐厅悄悄换了门脸。这不是说这些牌子不努力,而是大环境变了,顾客胃口变了,竞争更凶,成本压得人喘不过气。这份苦,只有真正做餐饮的才懂。

咱们普通人呢,下次逛街可能就少了个吃饭的选择。但从大趋势看,这或许意味着百元餐饮的一个时代落幕,也是餐饮业重新整理,走向更细致、更独特、更看重体验的新开始。

就像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更迭,旧的去了,新的才会来。谁能真正抓住老百姓的胃和心,谁才能在这场激烈的餐饮竞争中站稳脚跟,走得更远。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4

标签:美食   百元   云海   餐饮   品牌   开销   成本   新加坡   利润率   餐饮业   房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