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中美第四轮经贸谈判于9月14日在西班牙马德里开启。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与贸易代表格里尔率领美方代表团,中方代表则是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
就在会谈开始前一天,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呼吁32个北约国家对中国商品加征高达100%的关税。
同时,美国商务部将23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精准打击半导体和生物技术公司。
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在当地时间9月12日(北京时间13日)宣布,将32家企业新增至出口管制清单,其中23家为中国企业。
这些实体包括13家半导体机构和3家生物技术公司,以及其他多个领域的企业。被列入清单的企业中,包括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等。
图| 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
美方给出的理由显得十分牵强,声称这些中国实体支持中国先进半导体和生物工程技术发展,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这一决定将给这些中国企业带来严重影响,其国际供应链将面临全面中断的风险。
图| 美国总统特朗普
面对美方的挑衅,中方表现出冷静与克制。
中国商务部仅以一句“美方此时对中国企业实施制裁,意欲何为?”作为回应。这句话看似简单,却明确向美方传递了中方的的不满和警告。
中方不仅言辞冷静,反制措施也相当精准。9月13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模拟芯片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模拟芯片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工业控制等领域,虽然技术门槛不高,但美国企业在该领域具有竞争优势。
中方选择这一领域出手,既打击了美国的痛点,又避免了事态过度升级。这种精准反制展现了中方的战略思维和克制态度。
图|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
在批准制裁中国企业的同时,特朗普还在其自创社交平台“Truth Social”发布长文,罕见以公开信形式喊话北约盟国。
他要求“全面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并提议“对中国加征最高100%关税”,声称唯有如此“才能迅速结束俄乌战争”。
这篇帖子与其说是“致北约与全世界的信”,不如说是一份“最后通牒式”的施压宣言,不配合,就“别浪费美国的时间、精力和金钱”。
图|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言主持召开圆桌会议
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特朗普直言“对普京快速失去耐心”,但他也强调“一个巴掌拍不响”,将谈判僵局归咎于俄乌双方时机不对盘。
特朗普的提议并未得到北约国家的积极响应。
欧盟官员私下表示,对中国和印度这种重要贸易伙伴征收高额关税“几乎不可行”,不仅将严重冲击本国经济,还可能引发中方报复。
图| 印度总理莫迪
《金融时报》透露,欧盟正试图说服美国采取替代方案,比如加强现有对俄能源制裁、提前切断俄罗斯油气进口期限等,但特朗普团队似乎不为所动。
同样,在G7财长会议上,各国虽表态“要继续对俄施压”,但关于集体对中国加税一事,均未明确支持。
加拿大尤其尴尬,正努力修复与中印的关系,难以突然转向强硬。
图| 加拿大总理卡尼
针对美方提议,中方早已多次表明立场。中国根据国家利益自主决定能源贸易与合作,反对任何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
“胁迫与施压从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关税战更没有赢家”。中方这一立场在国际社会获得不少认同。
许多经济学者指出,特朗普式的关税威胁不仅可能破坏全球供应链,还将加剧通胀、损害各国消费者利益。
图|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圣经博物馆发表讲话
在9月10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林剑表示:“中方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一贯秉持客观公正立场。中国不是这场危机的制造者,也不是当事方。我们坚决反对动辄拿中国说事,坚决反对对中方施加所谓的经济压力。”
分析认为,特朗普此番操作有三大意图。
图|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
一是塑造强势领导人形象,在竞选周期中展示“能同时应对中俄”的强硬姿态;二是试探北约凝聚力,通过极端提议测试盟友忠诚度;三是转移国内矛盾,将公众注意力从内政难题转向国际博弈。
特朗普急于推动第四轮中美经贸谈判的真实意图已经昭然若揭,其核心目的就是要通过施压手段迫使中国作出让步,从而达成他想要的政治目标。
图|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言签署行政令
在成功通过关税手段迫使欧盟、日本等盟友就范后,特朗普正在全球范围内发动对华贸易围剿。
他正以涉嫌支持俄罗斯为由,强压欧洲国家对中国商品加征100%的高额关税,企图借刀杀人,坐收渔利。
中美2025年爆发的新一轮贸易战已经持续数月。从年初第一次谈判开始,双方你来我往,已经进行了三轮磋商。
图| 美国总统特朗普召开内阁会议
今年7月,双方曾达成阶段性共识,决定暂停互相加税,维持至11月10日。这本是一个缓冲期,也是为马德里会谈创造条件。
但进入9月,美方突然改变策略,不仅没有降温,反而变本加厉。美方此举被分析人士视为“虚空造牌”,没有实质筹码,就制造一个;没有议题,就捏造一个。
中美马德里谈判前景不容乐观。双方议题复杂,且中国领袖对中方处于优势抱有信心,达成成果面临挑战。
图|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及贸易代表格里尔出席新闻发布会
若谈判达成共识,MSCI全球指数可能上涨2.5%-3%,铜、锂等工业金属价格或突破历史高位。反之,若出现新制裁,亚洲股市可能回调5%-8%。
中美经贸摩擦带来的变数不止在中美两国之间,还会外溢到全球市场。
有财经专栏写道,如果谈不拢,西班牙的葡萄酒可能意外受益,出口量增加,成了这场交锋里的小赢家。
图| 美国纽约,交易员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工作
特朗普政府试图拉拢欧盟国家对中国加征关税,但响应者寥寥。德国、法国、意大利全都不买账,这些国家深知一旦实施对华高额关税,自己将面临严重经济损失。
欧盟在中美之间的态度一向谨慎,既依赖美国安全合作,又在经贸层面离不开中国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想构建的“全球对华制裁联盟”,注定是空中楼阁。
中美这场博弈远未结束,10月在韩国举行的APEC会议,将是下一个关键节点。
参考资料:
1.《中美在西班牙马德里开始举行会谈》2025-09-14 20:25 | 来源:人民日报
2.《特朗普声称北约对中国加税有助于停战》2025-09-14 06:53 | 来源:观察者网
3.《中美在西班牙举行经贸会谈,将讨论美单边关税措施、滥用出口管制及TikTok等问题》2025-09-15 07:01 | 来源:环球网
4.《商务部:美方此时对中企实施制裁,意欲何为?》2025-09-13 19:28 | 来源:观察者网
更新时间:2025-09-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