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发现:秋季还坚持喝冰饮的人,用不了多久,身体或会有5变化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章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45岁的张先生是个"冰饮爱好者",即使到了秋风习习的九月,依然保持着每天喝冰咖啡、冰饮料的习惯。最近他发现自己总是消化不良,腹部常有隐痛,体检时还被查出慢性胃炎。

医生在了解他的饮食习惯后直言:"秋季还这样大量喝冰饮,你的肠胃是在'过冬天'啊!"

这样的情况在临床上越来越常见。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指出:"秋季是人体阳气收敛的时候,此时继续大量饮用冰饮,就像在即将熄灭的火堆上浇冷水,会对身体造成多重伤害。"

秋季喝冰饮到底好不好?

从中医角度来说,秋季对应的脏腑是肺,而肺与大肠相表里。过食生冷会直接损伤脾胃阳气,间接影响肺脏功能。这就能解释为什么秋季贪凉饮冷的人,不仅容易消化不良,还经常感冒咳嗽。

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了这一观点。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显示:低温饮品会使胃部温度在5分钟内下降2-3℃,完全恢复正常温度需要30-45分钟

在这个过程中,胃蛋白酶活性明显受抑制,消化效率下降。

为什么秋季喝冰饮危害更大? 上海瑞金医院消化科专家解释:"夏季人体阳气外浮,脾胃功能相对较强;而秋季人体阳气开始内收,脾胃功能本就相对薄弱。此时继续饮用冰饮,对消化系统的伤害是加倍的。"

《国际环境研究与公共卫生杂志》发表的研究表明:气温每下降10℃,胃肠道血流就会减少15%-20%。秋季早晚温差大,如果再摄入低温饮品,胃肠道可谓"雪上加霜"。

坚持秋季喝冰饮,身体可能出现这几种变化

免疫力暂时性下降

咽喉部突然遇冷会导致局部血管收缩,血流减少,免疫细胞供应不足。日本京都大学医学部研究发现,饮用冰饮后2小时内,咽喉部免疫球蛋白A分泌减少25%,这为病原微生物入侵提供了可乘之机。

这就像在城门守卫最薄弱的时候遭遇袭击,秋季本就是呼吸道疾病高发期,此时喝冰饮无疑增加了感染风险。

消化功能明显减退

低温会显著抑制消化酶活性,影响食物分解吸收。研究显示,饮用4℃冰饮后,胃蛋白酶活性下降42%,脂肪酶活性下降38%。长期如此,容易导致营养不良和能量代谢障碍。

循环调节负担加重

温差过大会给血管调节系统带来额外负担。从36.5℃的体内环境突然接受4℃的低温刺激,血管会在5秒内快速收缩,血压瞬间上升8-12mmHg。对心血管功能已经开始退化的中年人来说,这种冲击不容忽视。

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医生提醒:"尤其是早晨刚起床时,人体血压处于每日高峰,此时饮用冰饮对心血管系统的刺激最为明显。"

女性生理期不适加重

对女性而言,秋季饮冷危害更为直接。中医认为"血遇寒则凝",寒冷刺激会导致盆腔血管痉挛,加重痛经。临床调查显示,秋季仍贪凉饮冷的女性,痛经发生率比正常饮食者高3倍

现代研究也证实,低温确实会促进前列腺素分泌,这是引起子宫痉挛性收缩的主要物质。

关节酸痛提前报到

传统医学早有"寒主收引、寒主疼痛"的理论。秋季气温下降,关节液黏稠度增加,如果再受到内寒侵袭,很容易出现关节不适。

统计表明,有风湿倾向的人群在秋季饮冷后,关节疼痛发作时间平均提前1个月

这就像给机器零件浇冷水,会加速磨损和老化过程。

建议这样做,这几招帮您健康度过秋季

循序渐进改习惯

从"去冰"到"常温"再到"温饮",给身体一个适应过程。可以先从减少频率开始,比如从每天3次减至1次,再逐步改为隔天1次。

替代方案:用常温酸奶代替冰镇酸奶,用去冰果茶代替加冰果汁。研究表明,21-25℃的饮品对消化道最为友好,既能解渴又不会造成刺激。

选对饮用时机

如果一时难以完全戒除冰饮,至少要避开几个特殊时段:早晨空腹时、运动后大汗时、女性生理期、感冒咳嗽期间

相对安全的时间是午后气温较高时,此时人体阳气较盛,消化能力较强。但也要小口慢饮,避免一次性大量摄入。

巧用温性食材

通过食疗平衡寒凉之性是不错的选择。在饮品类中加入生姜片、肉桂粉等温性调料,既能调味又能中和部分寒性。

推荐饮品:红枣生姜茶、桂花蜂蜜水、陈皮普洱茶。这些饮品在温热时饮用,既能满足口感需求,又有养生功效。

建立替代习惯

很多时候我们想喝冰饮是出于习惯而非真正需要。培养新的饮品习惯,如各种养生茶、温热的果蔬汁,既能满足口腹之欲,又不会伤害身体。

健康,其实就在每天的小事中。今天开始,不妨调整一下饮品习惯,让身体更好地适应季节变化。

如果已经出现明显的胃肠道症状或其他不适,具体健康情况仍需前往当地正规医院消化科面诊,获得专业诊疗建议。

注:文中所涉人物均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授权。

参考资料:

《中医饮食营养学》第四章:四季饮食调养

《国际环境研究与公共卫生杂志》温度刺激对消化功能影响研究

《中华消化杂志》低温饮品与胃肠道功能相关研究

《中国食物与营养》季节性饮食调整指南

《中华中医药学刊》秋季养生理论与实证研究

《实用预防医学》气温变化与健康适应策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0

标签:养生   秋季   多久   身体   医生   发现   饮品   阳气   低温   功能   习惯   关节   人体   脾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