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有人等,有人爱,我们才能鼓起勇气,更加自由地探索世界。
——“言论”,《读者》2021年第21期
作家三毛曾说:“家,是每一个人欢乐的源泉。”
人这一生,有一个相亲相爱的家庭,无疑是难得的幸运。
但好的家庭,从来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需要每位家庭成员的用心经营。
很多人凭着血缘关系随意挥霍家人的付出,却忘了再亲密的关系,也要有来有往。
当你发现一家人突然变得不亲了,那很可能是因为一直任劳任怨的人,不愿意再继续付出了。
日常的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默默付出
前段时间,一个名为“隐形家务清单”的大学生作品冲上热搜。
作品将家庭中每天要做的事情一一列出:做饭、擦灶台、洗碗、洗水槽……
清单有将近2米长,被发出后,引起了广泛讨论。
有网友直呼全职在家不比上班轻松,而有人觉得这些都是举手之劳,不必上纲上线。
最后有博主总结,能说出“都是小事”的人,很明显没做过这些家务。
毕竟在家庭生活中,好像每件事都是芝麻大的小事,可满地的芝麻也会让人捡到精疲力竭。
邻居李阿姨,自从儿子有小孩后就被接来帮忙带孩子。
说是带孩子,实际上是照顾儿子一家的生活。
每天凌晨五点,李阿姨就要起床做早饭。
儿子和儿媳爱吃面食,孙子早餐必须搭配丰富、营养均衡。
早餐过后,她还要把孙子送去学校,随后赶去市场买菜。
从外面回来,家里的卫生还在等着她打扫。
待李阿姨收拾好房间,简单吃完午饭,歇不上一会儿,又要去接孙子放学,开始准备晚饭了。
儿子他们还有周末,李阿姨却是全年365天连轴转。
直到有一天,李阿姨在做饭时突然头晕,倒在了厨房。
住院一周,全家人的生活都乱成了一团。
儿子和儿媳工作都忙,家里没人整理,没过两天就十分杂乱;
孩子早饭经常只能带着面包在路上吃,上学还迟到了好几次。
无奈之下,儿媳只能请假来照顾小孩。
这时,他们才意识到,之前的安逸生活,都是母亲牺牲自己的时间换来的。
来源:视觉中国
有句话说:“家庭贡献者的隐形劳动,是一个家庭稳定的基石。”
在现实中,承担这些隐形劳动的人,往往很容易被人忽视。
他们被这些事情填满了时间,可又由于太过琐碎,特意说出来就显得斤斤计较。
久而久之,长期单方面的付出,让人身心俱疲。
要知道,有时我们以为岁月静好的生活,其实正是困住另一个人的枷锁。
再亲近的关系,也经不起随意透支
网友@阿瑾,曾在社交软件上分享过这样一个故事。
阿瑾刚结婚时,和老公感情十分甜蜜。
但没过多久,她就发现老公和结婚前不一样了。
以前家里什么东西坏了,老公会自觉去维修或者更换。
阿瑾心情不好时,他也会主动上前安慰。
但结婚后的这几年,老公却像变了个人。
每天回家吃完饭,他就直接到沙发上躺着。
阿瑾想和他聊聊天,他也只是不情愿地应付两句,手上自顾自地刷着手机。
每次纪念日或者他过生日,阿瑾早早就会准备礼物。可到了阿瑾生日,他却连一句祝福都没有。
就连孩子生病要去医院,他都嫌麻烦让阿瑾一个人去,自己却转头去和朋友喝酒。
一次,阿瑾听到老公和朋友聊天。提到阿瑾时,老公说了句:“鱼都钓上来了,还用再去喂饵料吗?”
阿瑾听到这句话后,一下子情绪失控,和老公吵了起来。
阿瑾指责老公一直在透支他们的感情,只有她一个人在用心经营这个小家,她真的太累了。
本以为老公会理解她,做出一些改变,可老公根本不认为自己有错,还觉得阿瑾矫情。
事后阿瑾冷静下来,果断提出了离婚。
有人说:“人与人之间有一个情感账户。每次让对方开心,存款就多一点;每次让对方难过,存款就少一些。”
来源:视觉中国
家人间更是如此,一味地挥霍而吝啬投入,哪怕最初储蓄再多,也总有被耗尽的一天。
人心不是一天变凉的,而是攒够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不要把家人的爱当作理所当然,去随意透支亲人间的情分。
学会察觉对方的需求,回应对方的情绪。
家人之间能够互相体谅,才是一个家庭长久幸福的秘诀。
有爱的家庭,是彼此常觉亏欠
热播综艺《我家那小子》中,井胧的家庭关系让不少网友羡慕不已。
井胧和井迪是一对龙凤胎,与很多想逃离原生家庭的子女不同,姐弟俩都不想离开家。
小时候,井胧家里条件不算宽裕。
多子女的家庭,父母的压力非常大。
在上大学之前,家里连洗衣机都没有,衣服都是母亲用搓衣板一件一件洗的。
可尽管如此,父母从小就培养姐弟俩学习艺术,为了托举他们花光了家底。
而姐弟俩也把这些看在眼里,成绩一直非常好,没有让父母失望过。
后来,井胧小有成就后,第一件事就是给父母买了市里的房子,让父母放下工作,安心养老。
在外人看来,无论是井胧还是父母,都在能力范围内做到了最好。
可在节目的结尾,母亲在写给井胧的信中,却惭愧自己没能给孩子们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
而井胧也在回信里写道,这些年在外打拼,经常会在深夜睡不着时,反思自己这几年没能陪在父母身边,错过了与父母相处的太多时间。
井胧说,自己最后的梦想,就是能让一家人都生活在一起。
来源:视觉中国
有句话说:“在一个有爱的家中,哪怕为彼此付出再多,也总觉得不够。”
一个家庭里,倘若每个人都只盯着自己的付出,埋怨对方给的太少,那迟早会渐行渐远。
而若是大家都能及时反思自己的不足,关照家人的感受,关系自然会日益亲密。
我心疼你的疲惫,你理解我的辛酸。
一家人彼此扶持,双向奔赴。
这样的家庭,爱意才会流动起来,不断汇聚,日子才能越过越兴旺。
写在最后
居里夫人曾说:“一家人能够相互密切合作,才是世界上唯一的真正幸福。”
所谓亲人,不是非要谁为谁牺牲,而是我们一起托举起这个家。
不要让重担都压在一个人身上,试着主动承担一些家中的责任。
懂得知足,常怀感恩,珍惜当下。
只有如此,才能让家越来越有温度,让每位成员都能感到自己在被看见、被尊重。
往后余生,愿我们都能拥有温暖有爱的家人,共同营造舒适自在的家庭氛围。
作者:人亿,不要麻木,不要庸碌。
更新时间:2025-05-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