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雪山坠亡后续,登山者未报备,死亡原因曝光,朋友难辞其咎

文| 东方芙昕

编辑 | 东方芙昕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


前言

前阵子四川康定那玛峰出了件揪心事儿,有个去登山的人没了,遗体在半山腰的碎石堆里找到后,被工作人员运下了山。

这消息一传开,不管是常登山的人还是普通网友,都挺上心,大伙儿都纳闷:好好的人,咋就突然没了呢?

可官方还没把事儿说清楚呢,网上就流出了当时的现场视频,看过视频的人立马议论开了,说啥的都有,没个准头。

可这事儿里有俩地方让人想不通:他手里有登山的协作证,本该懂雪山里的安全底线,为啥会为了拍张照片,就把保命的“生命线”扔了?

还有跟他一起去的朋友,看着他违规操作却没出声拦着,这份旁观,又该算谁的责任?

男子坠亡事件

9月下旬,四川康定那玛峰的坠亡事件,是从一段视频在网上传开开始的。

视频里能清楚看见穿红衣的洪某站在陡雪脊上,突然身子一踉跄就往下滑,中间他试着撑着站起来好几次,可雪坡滑、速度又快,根本稳不住

最后一下子就从镜头里消失了,旁边同行的人吓得当场叫出了声。

这段视频刚传上网没一会儿,就引来了好多人关注,各种猜测也跟着冒了出来。

有人说滑下去的是个女向导,经验特别足,就是为了帮同行的人拍好照片,才解开安全绳,结果被冰爪绊倒了;还有人说运气好,滑了一百多米就被同伴救起来了,身体没伤着。

网上你一言我一语,没个准信,大家都只凭着视频里的片段瞎猜,连滑坠的人到底是谁、最后活没活下来都搞不清楚。

这边网上还在乱猜呢,另一边洪某的家里人已经急坏了。

事故发生的当晚,家里人一听说消息,就赶紧往那玛峰事发地赶,好好的人出门登山,突然出了这么大的事,那种又慌又怕还带着难过的心情,外人根本没法真正感同身受。

家里人往山上赶的时候,当地的工作人员也没闲着。

知道洪某的遗体在海拔5300米的碎石堆里,为了能顺利把遗体运下山,工作人员专门去找附近的村民协调,还特意说了“出于人道主义,尽量别收转运费”,就怕家属在悲痛之外,再添一笔额外的负担。

没过多久,四川省登协也站出来说话了,明确说洪某不是专业向导,就是个有协作证的登山爱好者,之前网上传的“女向导”说法一下子就澄清了。

违规操作

要说他们敢这么随便进山,可能也和那玛峰的“名气”有关。

这座山被归成“初级技术型雪山”,天气好的时候从大本营出发,一天就能登顶,还能清楚看到贡嘎山的风景,所以不少登山爱好者都喜欢来这儿打卡。

去年因为山上出现了冰裂缝,为了安全,所有登山活动都停过一段时间,今年才重新开放。

大家可能觉得,既然是“初级”的,又重新开放了,危险系数就低,也就没那么在意规矩了。

其实那玛峰还是贡嘎山的卫峰之一,就算是初级雪山,高海拔带来的风险也不能小瞧。

可洪某和他同行的朋友根本没把这些当回事,连最基本的报备都没做,就这么私自进山了。

要知道,那玛峰不是正规景区,属于没开放的区域,提前向教体局报备、跟乡镇政府确认能不能去,这些都是明确要求的。

他们倒好,觉得悄悄上去没人知道,省了报备的麻烦,却忘了报备不只是走流程,更是为了万一出事,能有及时的救援保障。

死因曝光

这次出事的洪某,今年三十二岁,还没成家,平时在老家种地,闲的时候会接些带游客登山的活,手里有本协作证,但不是专业向导。

这次到底是自己来玩,还是帮着带同行的朋友,连他家里人都说不清楚。

有协作证说明他多少懂点登山安全的知识,知道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可偏偏这次反而放松了警惕,挺让人费解的。

后来家属和当地登协都说了,洪某是为了给同行的人找个好角度拍照,自己把安全绳解开了。

站起来的时候没注意脚下,被冰爪绊倒,顺着雪脊滑了两百多米,最后摔在碎石堆里,当场就没了气。

说真的,安全绳这东西,在雪山上就是保命的,别说解开了,平时都得检查好几遍确保没问题。

洪某为了一张照片就把安全绳解开,这已经够冒险了,同行的朋友就在旁边,居然没人拦着他,也没人提醒他冰爪可能没放好,这真的让人想不通。

出事之后,同行的向导和朋友马上就下山去救了,没花多长时间就找到了洪某,可那时候已经晚了,剧烈的撞击早就没了生命体征。

其实救援的速度不算慢,但再快的救援也赶不上之前的疏忽。

要是当时有朋友能制止洪某解开安全绳,或者提醒他注意脚下的冰爪,哪怕只多一句嘴,可能就不会是这个结果。

因此很多人都觉得,同行的朋友真的难辞其咎,他们不是旁观者,而是一起参与这次登山的人,看着同伴做危险的事不制止,就是对同伴的安全不负责。

结语

这场雪山出事,说白了就是侥幸心理和没人担责任凑一块儿搞出来的。

洪某为拍张好照片解开安全绳,一群人也没按规矩提前报备,这些明明能避免的错误操作,偏偏成了要人命的坑。

同行的朋友更不用说,看着他解安全绳不拦,知道没报备也不提,这种看着不管的不负责任,也脱不了干系。

雪山从来不是随便瞎闹的地方,那些报备流程、安全规矩,从来不是绑人的玩意儿,是保命的保护罩。

一起登山本来就该互相盯着安全、彼此帮衬,这事儿得让每个登山的人记牢:别拿运气赌命,更别让朋友的不上心,变成再也补不回来的后悔。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9

标签:旅游   报备   雪山   男子   原因   朋友   同行   向导   家里人   康定   视频   碎石   遗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