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有态度 | 六问喜马拉雅山脉烟花秀

9月19日,户外品牌始祖鸟联手艺术家蔡国强,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江孜县热龙乡举办《升龙》烟花秀,引发舆论激烈质疑。不少网友质疑该行为破坏了脆弱的高原生态环境,多家主流媒体发布评论,《我的阿勒泰》作者李娟发文《气得编不出标题》,表示“强烈谴责,不胜痛心”。

这场烟花秀,确实有许多待解的疑问。

追问一:不在保护区,就能放行?

日喀则市生态环境局江孜县分局的一位负责人回应称,此次活动在生态环境局备案过,手续也合规。最终的选址不属于生态保护区。

“不属于生态保护区”,就可以对可能影响生态系统的活动开绿灯吗?江孜县热龙乡位于青藏生态屏障区内,承载水源涵养、气候调节等核心生态功能,这里的任何人类活动都应遵循“最小干扰”前提。更别提活动涉及高寒草甸与流石滩过渡带,区域生态保护具有显著脆弱性,可为何该活动,能够如此轻松地通过审批?

追问二:“周围无人居住”,标准在哪?

上述负责人称,选址周围无人居住。但当地居民的反馈,显然与该说法有出入。据北京日报报道,燃放点附近的热龙乡马玉村村民尼玛多吉接受采访时表示,烟花秀“惊扰了村民,而且味道很浓,大家担心可能会影响周围的动植物”。“周围无人居住”的“周围”,判定范围是什么?和烟花秀实际影响半径是否一致?

追问三:“环保材料”在高原真的环保吗?

这名负责人还表示,由于烟花使用的是环保材料,因此不需要进行环境评估,乡、县等政府同意即可。所谓“环保材料”在海拔5000米左右的高原地区是否依然环保?又是否有实际案例支撑?

尽管主办方强调活动使用的是“生物可降解彩色粉”,并制定了所谓的“全链条生态保护方案”。但据半岛都市报报道,高原的氧气含量低、气压低,其对于任何物质的降解能力连地面的40%都达不到。实验也表明,这类材料在高寒环境中的分解时间比平原更长,残留的化学物质可能长期污染土壤和水源。环保概念能否跨越环境差异?这些“可降解彩色粉”到底能否在高寒环境下快速降解,是否成了一个粉尘落地后才知道的问题?喜马拉雅山脉是否被当成了一片“试验田”?

追问四:无需环评的结论是否站得住?

《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办法》规定,对可能影响生态系统的活动从严管理。仅凭“环保材料”这个挡箭牌,就能否定环评必要性吗?烟花对环境的影响,又怎能只看材料是否环保?

追问五:生态监测为何只看“目前”?

面对质疑,日喀则市生态环境局江孜县分局表示,“目前来看,当地生态暂未受到破坏,后续也会持续观察”。“目前”没问题,是如何得到的结论?它能代表之后也没问题吗?生态破坏往往有滞后性,仅靠肉眼观察就下结论,既缺乏严谨,也难让人信服。据媒体报道,植物学家顾有容表示,该地区土壤结构不稳定,一旦被破坏,植被恢复需数十年至百年,并且爆破产生的冲击波可能导致草甸土层松动,引发小规模滑坡或泥石流。这些可能造成的后续影响,都是难以仅凭肉眼观测的。主办方及当地部门是否也将其纳入评估范围?

追问六:始祖鸟的双标道歉,是否在推卸责任?

9月21日,始祖鸟在海内外分别致歉,致歉信被网友指责内外有别。其海外平台致歉信写道,“我们正与涉事的当地艺术家及中国团队直接沟通处理此事,并将调整工作流程以确保不再发生类似事件。我们要求所有活动都必须体现环保理念,绝不容忍任何与之相悖的行为。我们已开始着手减轻该事件对环境和社会造成的影响。”

不论是“与涉事的中国团队直接沟通”,还是“将调整工作流程”,都给人一种内部信的错觉。品牌要追究责任,大可自己关起门来细究。但是把这些内容放进致歉信里,未免有回避矛盾、偷偷甩锅之嫌。

今天上午,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工作人员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当天上午自治区就此事开了专题会,第一时间会派工作组到现场,到时候会形成一个三级的调查组,全部工作开展完后会进行通报。

我们静待后续的通报与调查结果,相信该事件会成为一次环保意识深化与教育的典型事例。

报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报料”一键直达;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如需内容合作,请拨打政企服务专席19176699651。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3

标签:时尚   喜马拉雅   山脉   烟花   态度   日喀则市   江孜县   生态   西藏自治区   生态环境   始祖鸟   环境   高原   保护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