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留坝栈道博物馆拿下全国大奖!

9月11至12日,第八届旅游交通大会在湖北省宜昌市举办。来自交通运输部、中国公路学会的领导和专家,以及来自全国28个省(区、市)的相关单位负责同志、专家学者、科研工作者和企业界的代表参加会议。

留坝县文化和旅游局、留坝县交通运输局等单位联合申报的“栈道博物馆:解码千年交通史的智慧”荣膺“2025年度交通与旅游融合创新项目”。

为了活化千年栈道文化资源,留坝县紧抓“交通强国陕南交通旅游山水画卷”试点工作机遇,积极探索“农村公路+旅游”发展模式,以栈道文化为核心切入点,建成开放栈道博物馆,深入推动生态旅游与乡村文化融合发展,全力构建具有留坝特色的文化旅游交通体系。


这是一条穿越千年、连接古今的文化根脉之路


地处秦岭南麓的留坝,素有“秦汉咽喉”“栈道之乡”的美誉。自秦汉以来,穿越秦岭的七条主要栈道中,褒斜道、连云道、文川道、陈仓道等四条重要通道穿境而过,境内现存各类关隘、驿站和集市遗迹2600多处,是“石门十三品”中诸多栈道遗址的集中分布区,历史上“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等典故皆与此地密切相关。留坝不仅承载着深厚的交通历史记忆,更是连接古今的文化动脉和中华栈道文明的重要活态见证。

栈道博物馆位于中国栈道水世界AAAA级旅游景区内,于2024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博物馆展陈面积1500多平方米,设“山河动脉”“横空出世”“文川通途”“云栈为道”“巧夺天工”“文明辉煌”六大单元,通过拓片、展板、视频、沙盘等多种形式,系统展示褒斜道、连云道等古栈道的悠久历史及其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彰显了留坝“天下栈道,于斯为要”的独特地位,成为研究和体验中国栈道文化的绝佳平台。


这是一条科技赋能、唤醒记忆的创新体验之路


面对栈道实物遗存稀少的挑战,博物馆多方征集、精心梳理,汇集境内碑石、古籍、拓片等各类实物60余件(套),并积极引进《陕境蜀道图》《云栈八景》《汉江以北三省边舆图》等海外珍贵文献,通过高清图片、影像资料和文字解读,全面呈现栈道历史风貌。

馆内系统展示了平梁立柱式、重叠连缀式等7种栈道形制,以及碥道、铁索桥、拦马墙等典型设施,突显古代交通建筑的多样性和智慧。这些遗存不仅是跨越天险的通道,更是文明交流的纽带,见证着历史的变迁与融合。

博物馆突破传统展陈限制,采用开敞式空间布局,以核心展项形成视觉焦点,强调留坝作为南北交通“主动脉”和蜀道“大枢纽”的历史地位。通过自然光与人造光的有机结合,以及触摸屏交互等数字化手段,生动再现栈道遗址、行纪诗文和古代城镇风貌,与实体展板相得益彰,极大丰富了观展体验,为观众营造出“身在馆中、游在景中”的沉浸式感受。


这是一条文旅融合、赋能乡村的产业兴旺之路


留坝县以栈道文化为引领,全面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在加强栈道遗迹系统保护的基础上,通过举办栈道文化节、开发主题文创产品、建设栈道风情村镇等措施,积极构建“馆内研究+徒步体验+水上观光+驿站民宿”的全产业链条。

依托栈道线性文化遗产,留坝有效整合沿线生态景观、传统村落和康养资源,串珠成链,打造融历史与现代、文化与产业于一体的主题游径,使古老栈道焕发新的生机,成为推动区域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文化引擎。

留坝,这座底蕴深厚的栈道之乡,正以文化为笔、以创新为墨,在秦岭深处绘就一幅古今交融、产村共荣的壮美画卷,让千年栈道文明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来源:留坝发布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3

标签:旅游   留坝   栈道   博物馆   大奖   千年   全国   文化   留坝县   交通   秦岭   乡村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